【歴史】台湾の歴史を語るスレPart2【台湾史】at TAIWAN
【歴史】台湾の歴史を語るスレPart2【台湾史】 - 暇つぶし2ch460:美麗島の名無桑
23/10/26 06:31:15.78 .net
日治「水礱間」發電重現天日 百年文化遺產超珍貴

2023/03/02 13:57


屏東車城統埔村昔稱「統領埔」,近年因台劇《斯卡羅》廣為人知,
文史工作者念吉成前往研究個著古老村落,意外發現當地有百年歷史的「水礱間」,
雖然只剩下零件,但仍考證出許多當年歷史,見證客家先民百年前引水灌溉及發電的高度智慧史實。

統埔村在清末至日治時期與今牡丹鄉原住民族交好,與原住民情感甚篤,
當地不少居民都從事閩客原族群貨物交易的生意,當地貿易商機旺盛,當地先民懂得引上游,
來自加芝萊、女乃與竹社溪滙流的「車城埤大圳」灌溉,後來當地客籍先民張炎那,
腦筋轉的快,也率先在被視為禁地荒埔的恆春半島引進第一座「水礱間」。

張炎那的81歲孫子張?搨j指出,「水礱間」又叫水龍鼓,祖父張炎那在1915年,
恆春半島還沒電力時期(恆春火力發電所1931年興建),就懂得透過貿易,
由海口港從日本進口運入今統埔村,利用流經上游的水,轉入統埔今張家祠堂前,
以板阻水造成高低落差衝擊之力,帶動有葉片設計的水龍鼓,以皮帶高速轉動發電機發電,
供給整個村落之用,觀念相當先進。

念吉成調查,「水礱間」在新竹竹北被重新規劃展示,成為珍貴歷史景點,
統埔這個「水礱間」雖然只剩零件,但背後故事相當精采,看的到水力碾米與帶動發電,
讓整個村有電外,也成為貿易中心,張家當時也因此拓墾種稻作田自今統埔到四重溪,
超過300甲,父伯叔奉命巡田地,都得騎馬代步,對比如今平凡小村落,
看的到時代的社會變遷,值得有關單位整體規劃導覽。

461:美麗島の名無桑
23/10/31 21:43:18.99 .net
迎原住民族運動會 太魯閣族奇萊山取聖火

2023年3月8日 下午6:10


2年1度的全國原住民族運動會24日將於台北市登場,花蓮秀林鄉長王玫瑰今天
與太魯閣族耆老至奇萊登山口舉行太魯閣族聖火取火儀式。

為迎接原住民族運動會,3月1日起至9日由16族分別於各族指定地點進行聖火母火取火儀式,
10日將各族母火匯聚至台北田徑場毛公鼎,成為本屆賽會聖火,13日起傳遞到全國各縣市。

太魯閣族聖火母火取火儀式今天在花蓮秀林鄉奇萊登山口舉辦,由耆老準備傳統祭儀器具,
向著祖居地方向進行祈福儀式。秀林鄉公所發布新聞資料指出,
南投縣平生部落台地是族人最原始的聚居地,因人口?揄チ、耕地有限,
部分族人越過中央山脈散居在花蓮縣立霧溪、木瓜溪流域。

日治時期於太魯閣戰爭後,日本人對太魯閣族實施集團移住政策,
將太魯閣族人遷移至如今的秀林鄉、萬榮鄉及卓溪鄉延續至今。

王玫瑰說,選在奇萊山登山口作為聖火取火儀式的地點,象徵著太魯閣族為了尋求獵場、
延續血脈的勇敢精神,全心向祖靈祈求,讓代表著文化、智慧、勇敢的神聖之火順利引燃。

2023年全國原住民族運動會將於24至27日於台北市舉辦,賽事包括田徑、籃球、柔道、
傳統射箭、樂舞、拔河、鋸木等17項目,除了一般運動種類外,還有原住民傳統運動。

462:美麗島の名無桑
23/11/05 12:16:53.82 .net
土浦市長、自転車で台湾・台南市を視察 4月に交流協定を締結

7/22(土) 16:55

茨城県土浦市の安藤真理子市長や同市議会の島岡宏明議長らが南部・台南市を訪問し、自転車で市内の観光スポットなどを視察した。

両市は4月、友好交流協定を締結。黄偉哲(こういてつ)台南市長は、文化や芸術、スポーツ、観光などの分野での相互交流に意欲を示していた。

台南市政府によると、安藤氏らは20日に台南入りし、21日に黄氏と面会。双方の交流深化に期待を寄せた。22日には自転車で沿岸部の安平エリアにある台湾最古の城「安平古堡」(ゼーランディア城)や清朝時代に建設された砲台「億載金城」などを見て回った。また安藤氏らは新化青果市場や林百貨なども訪問し、台南グルメのおいしさや市民の温かさを高く評価したという。

463:美麗島の名無桑
23/11/06 22:03:46.35 .net
成大博物館將整修 閉館前推出三大主題特展
2023年3月14日 下午7:10

國立成功大學博物館今年邁入第16年,校方預定暑假起展開為期2年的實體閉館整修工程,
閉館前推出包括「1643熱蘭遮虛擬實境」等三大主題特展,展期至4月30日。
成大博物館閉館維修前推出「台灣工程教育史系列展V-建築與都市計劃特展」、
「疫苗邊界2.0:COVID- 19迷你疫廊」、「1643熱蘭遮虛擬實境:堡壘、市鎮與市民」
等三大主題特展今天開幕。
成大發布新聞稿指出,成大博物館1999年開始籌備,2007年11月11日正式成立,
今年邁入第16年;館方預定暑假起展開為期2年的實體閉館整修工程,
期待未來以更具創新和包容角色相見。
成大表示,「台灣工程教育史系列展V-建築與都市計劃特展」,
是成大博物館工程教育史研究系列展覽第5檔,主題是建築與都市計劃,
主軸涵蓋創設於日治時期台灣最早建築高等教育及研究開端、歷經中國到台灣的建築史發展與轉型、
美援政策的影響、結構及系統理論與實作紮根、綠建築發展與推動等。
「疫苗邊界2.0:COVID-19迷你疫廊」延續2021年「疫苗邊界─疫苗科學展」
的疫苗製作原理與預防觀概念,聚焦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及相關防疫知識,
以提問為導向,將複雜資訊圖像化,多元展示當代社會高度關注議題。
「1643熱蘭遮虛擬實境:堡壘、市鎮與市民」延續2021年「鯤首之城」特展,
展場設有VR和360影片,重現1643年熱蘭遮堡壘、市鎮與市民,
體驗當年活生生且熱鬧繁榮的熱蘭遮市鎮。

464:美麗島の名無桑
23/11/13 21:41:16.28 .net
歷史建築台銀彰化日式宿舍動工修復 文化景點再添一處
2023-03-15 14:21

歷史建築台灣銀行彰化日式舊宿舍修復再利用工程今天開工,舊宿舍興建於日治昭和時期,
已有88年歷史,彰化副縣長林田富說,此次台銀自籌近5千萬元修復舊宿舍,
減輕縣府財政壓力,預計明年6月完工,未來活化後也會成為彰化重要文化觀光景點。
「台銀彰化日式宿舍修復再利用工程」今天由台灣銀行總行不動產管理部經理林炳鴻、
台灣銀行彰化分行經理陳絮美與林田富等人主持動工典禮,與會來賓還有立委黃秀芳、
彰化市長林世賢等人。
林田富說,台灣銀行彰化日式宿舍群在彰化縣是非常有歷史文化價值的建築,
台灣銀行彰化分行於日治時期昭和9年(西元1934)開始營運,
同一時期台銀彰化日式宿舍群也興建完成,當時按照臺台灣總督官舍建築的標準所建,
非常有特色,期待修復完後,除周遭環境也能大幅改善外,可恢復到當初日治時代的樣貌,
不僅乘載著彰化縣民共同的生活記憶,也將成為彰化重要文化觀光景點。
林炳鴻表示,在縣政府與各級民代的協助下,台銀彰化日式宿舍群從被登錄為歷史建築後,
到調查研究、委託建築師規劃設計、發包,經歷了一段時間,在尚未修復之前,
也先做頂棚保護建物,招標過程中,因遇到疫情,人工、物價漲了不少,希望未來完工後,
能夠與在地的文化團體合作,進一步活化建物。
彰化縣文化局長張雀芬說,位於彰化市博愛街的台銀彰化日式宿舍群是2012年
從被登錄為歷史建築,「頭取」日文意思是頭領、首領,在銀行界就是指總經理或董事長,
目前這2棟宿舍即是建造於昭和10年(1935年)至昭和11年提供株式會社台灣銀行彰化支店頭取、
副頭取居住。
台銀彰化日式宿舍群戰後依然被台銀職員使用,直到民國70年以後,職員才逐漸遷出宿舍,
並配合台銀的土地利用規劃,拆除宿舍群,僅保留其中2幢保存較佳的宿舍,
此次宿舍整條完成後,台銀會對外招商,可能做為餐飲輕食、具發展潛力的人文休閒空間利用。

465:美麗島の名無桑
23/11/23 22:08:51.34 .net
高雄大岡山二戰遺跡遭噴漆 文史工作者撻伐籲保護
2023年3月16日 下午2:11

大石塊用紅漆噴上大崗山秘境,在二戰日軍砲台入口,16日上午大崗山三個字已被塗掉,
但秘境兩字還是很醒目。進到內部,牆上留著日軍座標,一旁卻被裝了鐵梯,
部分牆面被破壞,看在文史工作者眼裡,只能搖頭嘆息。
森林城市協會理事楊吉壽說:「壽山的西海岸(之前)也是被噴漆,現在是在大崗山這邊,
因為我們的主管機關的教育性都不夠。」
位於高雄大崗山的砲台建於1944年,過去用來防守岡山機場及彌陀海岸線,戰後由國軍接管。
隨著武器進化,不再具備戰備價值,在1995年解編後逐漸荒廢。由於內部地道、
彈藥庫及鐘乳石保持完整,吸引遊客來一探究竟,沒想到也因此遭到破壞。
舊城文化協會理事長郭吉清認為,「公部門的土地管理單位,土地管理單位還是要有一些管理措施。」
高市文化局文化資產中心主任曾宏民說:「我們其實要從整體的早期的日治時期防禦系統來看,
才能確定相關的文史價值,以及相關它的歷史意義。」
文化局表示會介入了解文資價值,國軍也將派人巡查。
文史工作者表示,當地地貌是由高位珊瑚礁及鐘乳石所組成,容易隨時間或地震等因素崩落,
進去有一定危險性,呼籲遊客避免孤身前往,同時也應發揮公德心,不要隨意破壞相關設施。

466:美麗島の名無桑
23/11/28 00:06:55.70 .net
野百合學運33週年 賴清德:感謝不分世代的全力付出
23:45 2023/03/18

身兼民進黨主席的副總統賴清德18日出席野百合世代學運世代聯盟餐敘,
賴清德表示,謝謝不分世代的台灣人,為這塊土地的勇往直前、全力付出。
「我們繼續努力,團結每個世代的力量,走向更民主、更和平、更繁榮的新未來」。
野百合學運33週年,賴清德今晚出席野百合世代餐敘,大家還手持百合花合影,
賴清德晚間在臉書指出,不忘初衷、捍衛民主,謝謝永不懈怠的野百合。
他說,33 年前,野百合學運為台灣民主運動史,寫下了波瀾壯闊的一頁;
33 年後的今天,和野百合世代的好朋友共聚一堂,感謝大家對民主的犧牲奉獻,
心中既感動又感佩。
賴清德說,1990 年的野百合學運,改變了許多人的生命。當年,
野百合學運結合台灣社會的力量,提出了「解散國民大會」、
「廢除臨時條款」、「召開國是會議」、
「訂定民主改革時間表」四大訴求。幾年後,他有幸成為國大代表,
參與了解散萬年國會的任務,也就此改變了他的政治路。
賴清德表示,從專制獨裁的黑暗時代,台灣今日的民主得來不易。
外國朋友常常誇讚台灣的民主成就,是因為野百合世代,
懷抱著為台灣前途奉獻的精神,一步一步,才能得到令人稱羨的成果。
而下一個階段,守護台灣民主,為人民持續拚鬥,更是我們無可迴避的責任。

467:美麗島の名無桑
23/12/02 23:24:31.49 .net
台南古蹟學校結合美學 立人國小用閱讀鑑古觀今、以科技迎未來
2023-03-23 12:10

創校126年的台南市北區立人國小,市定古蹟「忠孝樓」歷經2年多已完成整修完成,
這棟仍保留日治時安置象徵天皇的神聖文物的奉安室與奉安箱,更具歷史意義。
學校也結合古蹟優勢,連結區內古蹟創新課程,並且結合科技,推動閱讀,
用閱讀鑑古觀今、以科技迎向未來,角逐教育部閱讀磐石學校。
立人國小在日治時期為台南第二公學校,以目前水仙宮後的永樂市場為校舍,
1908年在現址興建校舍,1911年完工,因學生增加,不敷使用,興建新校舍忠孝樓。
依國家文化資產網公告資料,立仁國小忠孝樓以「退縮而建」手法設計,
建築呈L型線性空間序列,配置由「車寄」作為主要入口導引,內接玄關、樓梯等,
再往兩翼發展,為此建築的核心動線。
入口門廊、基座採花崗石,並以分割線呈現出石材堆砌感;立面採橫向溝面丁掛磚,
其餘外牆面為洗石子牆面,皆為日治時期的流行建材。
最特別的是,一樓玄關旁仍保有日治時期留下的奉安室,內有「奉安箱」,
台灣現僅新竹國小及立人國小保留日治時期的奉安室。
走進忠孝樓,無不被美麗、古典、雅致的建築所吸引,立人國小也將古蹟文化融入課程,
認識忠孝樓特色與建築之美,以及校外其他古蹟文化,
透過「藝術與美感深耕計畫-發展校園美感角落/校園地圖」計畫,扎根美學教育。
校長王全興表示,作法包含與文史古蹟的結合、校園美感的提升與改善、
科技運用-校園GIS地圖、透過國際地圖協作平台雙語解說校園,
執行上如在園南側的德慶溪溪旁人行步道植栽、沿德慶溪旁校園圍籬彩繪,
推展校園環境美學,透過GIS推動建置校園美學地圖,結合地理學與地圖學的科技,
廣泛的應用在不同的領域,以及和巴洛克建築風的富信大飯店合作,
希望讓雙方成為南市帶動兒童美學教育的楷模學校與示範飯店。
王全興說,無線網路普及下,學生習慣多媒體刺激,對於文字的專注力正流失中,
為此,希望孩子能找回閱讀樂趣,結合數位科技閱讀文史,了解歷史如何影響今日,
學習古人智慧,定義問題及解決問題,並透過美學閱讀,提升眼界、心靈與創意,
累積觀察力與思辨力,辨識正確訊息及整合所需資訊;也透過國際閱讀,
帶引學生思考在地文化價值、尊重異國文化及關注全球議題,以科技迎向未來。
今年代表台南市角逐全國閱讀磐學校,希望努力能開出美麗花朵。

468:美麗島の名無桑
23/12/12 08:01:20.96 .net
重建臺灣音樂史 學術研討
2023年3月26日 下午10:06

文化部於三月廿五、廿六兩天在臺灣戲曲中心舉辦「重建臺灣音樂史︱百年臺灣新音樂史綱」
研討會,邀請專家學者發表九篇論文、舉辦二場焦點座談,
並由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名譽教授賴德和、退休教授李秀琴進行二場專題演講。
今年研討會呼應逐漸建構起的臺灣音樂史脈絡,主題為「百年臺灣新音樂史綱」,
發表的論文包含早年臺灣長老教會傳唱聖詩和風格,以及西式音樂教育在臺文化適應;
也有日治時期日本人透過教育將西洋音樂及樂器引進臺灣的回顧;戰後流行歌曲、
管弦樂作品的蓬勃發展,最後探討近現代轉折。
本次研討會邀集音樂家、文學家、教育學者等多元背景的學者參與,
包括臺北藝術大學名譽教授賴德和、詩人林淇瀁(向陽)、國立臺南大學教授陳威仰、
輔仁大學教授徐玫玲等多人,顯示各界對臺灣文化的關心逐漸提升,
期待透過學術研究計畫及論文發表,豐富臺灣音樂的內涵,
進而看見臺灣音樂的活力與文化的多元面向。
文化部表示,為系統性典藏及維護重要藝術資產,也為未來世代音樂藝術傳承建立基礎,
文化部自一○六年起進行重建臺灣音樂史,展開研究、典藏、創作、推廣等工作,
持續深耕臺灣音樂調查研究、支持辦理臺灣音樂史研討會,迄今累計發表五十多篇論文,
每篇論文都是學者對臺灣音樂付出的心血結晶,也是未來傳承交流的基礎。
文化部再次感謝學者專家的投入與付出,透過研究展現臺灣音樂在歷史長河中,
多元族群交融出的豐富樣態。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表示,重建臺灣音樂史由文化部透過前瞻計畫支持,
臺灣音樂館也持續在重建臺灣音樂史的路上與大家共同努力。
研討會連續幾年在臺灣戲曲中心辦理,透過研討會回顧過去、前瞻未來,
透過爬梳歷史,進而感動於現在的文化,並對未來有所發想。

469:美麗島の名無桑
23/12/17 21:29:19.50 .net
新竹浸水楊家古厝 列竹市第42處古蹟
2023/3/21 21:49

新竹市政府今天表示,新竹市浸水南街楊家古厝的家族成員日前向竹市文化局申請列為古蹟,
經文資委員現勘及開會討論後,決議列為市定古蹟「浸水楊家古厝」。
新竹市政府今天發新聞稿表示,昨天召開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聚落建築群審議會,
經文資委員前往位在浸水南街的楊家古厝現勘及開會討論,決議將其指定為市定古蹟
「浸水楊家古厝」,成為新竹市第42處古蹟。
竹市府表示,「浸水楊家古厝」產權屬私人所有,土地及建物所有權人均同意指定。
竹市府表示,「浸水楊家古厝」有十分古老的斗砌磚牆,磚色極美,保存狀況亦佳,
建材構築優美,為原浸水聚落內最具特色之古厝,符合古蹟指定基準,
委員一致通過指定為新竹市定古蹟,將爭取相關經費進行古蹟修復,再進一步活化。
新竹市文化局表示,「浸水楊家古厝」形制完整,棟架的雕刻、
比例及屋脊剪黏裝飾皆相當優美,正堂高聳,格局大氣,壁面尚存對聯、彩繪、剪黏、
泥塑等傳統技藝美學,保存狀況佳,且多有落款,值得研究。
文化局表示表示,浸水楊家古厝建物為承重牆硬山擱檁構造,斗砌牆內含土埆在轉角
及基礎作法,具當地域構造特色,局部R.C(鋼筋混凝土)構造及日治時期磚材,
混合不同時期的營造技術。
另外,新竹市楊氏古厝土地被所有權人售給建商,有家族成員盼留下,
向新竹市文化局申請列為古蹟,市府日前召開古蹟審議委員會後決議,
楊氏古厝維持暫定古蹟身分,將啟動調查研究計畫,
等待補充歷史沿革等相關細部資料,再審議是否指定古蹟。
新竹市文化局說明,私有古蹟可以進行買賣,但需事先通知主管機關,
而古蹟身分不會因所有權轉移改變,購買者仍須依文資法維護古蹟建築。

470:美麗島の名無桑
23/12/30 21:46:54.30 .net
台湾大、固有種のワニの化石発見 体長は7メートル前後か
8/9(水) 18:10
台湾大学は4日、生命科学科の蔡政修准教授らが、4年以上にわたる研究の結果、台湾の生物史上最大の爬虫(はちゅう)類で台湾固有種のワニの化石を発見したと発表した。体長は推定で7メートル前後に達するという。
同大によると、化石は1972年に南部・台南市左鎮区で発見されたもので、日本人古生物学者の鹿間時夫が見つけ、日本の博物館に収蔵されていた。
蔡氏はこの化石を取り寄せて調査を行ったところ、当初はすでに絶滅したマレーガビアルの亜種かと思われていたものが、かつて生息していたとされるマチカネワニの亜種であることが判明した。6月には古生物学誌に関連の論文が掲載された。
同大は、今後行われる古生物学研究が、絶滅の原因究明や気候変動問題への理解向上に寄与することを期待するとコメントした。

471:美麗島の名無桑
24/01/13 08:55:25.40 .net
文化部媒合青年創作成果 展現新世代創作者聲音
2023年3月27日 上午11:02

文化部在臺灣文學基地舉行青年創作成果媒合會,邀請獲得青年創作獎勵的謝宜安、溫智儀、
吳億偉、洪宏、鄒宛臻、林國峰、余亭薇等7位創作者,搶先發表最新作品,並廣邀國內相關出版社、
線上寫作平臺及影視業者等到場,讓青年作家的作品能有出版與多元跨界發展的可能。
文化部從106年起,辦理青年創作獎助計畫,大力支持青年作家創作,頗受好評,
累計至今年已核定獎補助260件申請案,展現出年輕世代豐沛創作能量。
結案作品中,已有近50本書籍出版,不少作品獲得金鼎獎、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
openbook好書獎等獎項肯定。
本次媒合會邀請甫完成創作的7位青年作家,分享創作內容及書寫歷程。
謝宜安《可愛的仇人》以臺灣日治時期為背景,透過男女戀愛關係,呈現殖民的複雜性;
溫智儀《太陽之南,霧中島國》為日治臺灣武俠小說,使用語言多元,融合歷史、族群、
傳說信仰等元素;吳億偉《實境遊戲秀》以臺灣為背景,描寫社會流行的實境節目、
實況及直播帶來「集體瘋魔」現象。
洪宏《勇士之路:內本鹿消失的獵人》以「原住民自己書寫自己」的角度書寫布農族和抗日歷史,
透過小說的方式呈現原住民自我認同的過程;鄒宛臻《黑鮪魚之歌》
以曾經捕撈過黑鮪魚的小琉球漁民為主角,描寫臺菲漁業歷史關係、漁民海上生活風俗、
東港小琉球漁民信仰等;林國峰《快手澳客》以臺灣人澳洲打工經驗,描寫臺灣人的移工樣貌,
也在各種境遇裡看見異地求生的臺灣精神;余亭薇《飼人》為奇幻小說,
以人類豢養迷你小人的故事,探究都市中人與寵物的關係。
文化部表示,7位青年創作者透過不同類型小說,寫出對臺灣歷史及社會議題的觀察與思辯,
展現新世代創作者聲音;文化部後續也將為已出版作品舉行新書發表會,
期待透過系列推廣活動,讓青年創作者持續發光。

472:美麗島の名無桑
24/01/20 08:48:36.64 .net
新北市定古蹟滬尾小學校禮堂修復完成開放
2023年3月31日 下午10:05

新北市定古蹟「滬尾小學校禮堂」修復完成開幕暨100周年,恰逢淡水古蹟博物館成立18周年,
因此特別邀請淡水百歲人瑞蔣建德一起來慶生,還有百年歷史淡水國小的學童獻唱生日快樂歌,
共同見證歷史。
新北市文化局長龔雅雯表示,淡水是北臺灣最重要的文化發源地之一,
擁有重要的日式文化資產,同時也是學校最好的文化教育場域;例如鄰近的淡水國中、
新市國小常進行踏查學習,未來預計與忠山實驗小學合作成為「實驗教育的後花園」,
也規劃為「新北文化遺產小小導覽員」培訓基地、
國際交流的教學場域及淡水區樂齡學習基地之一,持續推廣多元文化教育。
滬尾小學校禮堂是日治初期淡水唯一一間小學校留存至今的校舍,
也是日治時期淡水地區初等教育發展的歷史見證,2006年8月11日正式公告登錄為新北市定古蹟,
修復工程自2021年3月啟動,目前已完工並自即日起免費入館參觀。
禮堂是當時典型的紅磚造公共建築,外牆上有弧拱與扶壁柱,嵌有圓拱木窗及平拱木門,
融合東西方的建築風格,坐落於小山坡上,視野角度絕佳。
最特別的是,它是「囧臉」古蹟成員之一,比淡水海關碼頭洋樓還多了白色眉毛和鬍子,
是目前最新的拍照熱點,必須來朝聖!
除了建築特色之外,滬尾小學校禮堂規劃三大展區;舊時光的多寶格、
小學校的日常課及放學後的童玩趣。「舊時光的多寶格」展示保存的遺材殘構
及日治時期淡水地區的教育制度。「小學校的日常課」中的復舊教室實景是必拍的場景之一,
並以動畫來呈現小學生一天的課堂生活。「放學後的童玩趣」則是日本童玩體驗區,
包括沙包、劍玉、敲打達摩等傳統民俗玩具,讓民眾在動手玩中感受當時學生的下課「趣」。
今年適逢淡水古蹟博物館成立18週年,特別推出「光陰淡水—18歲靚事」系列活動,
一月一古蹟,一月一主題,讓民眾以不同的面向重新認識淡水的文化資產,
歡迎有興趣的人把握機會參與。

473:美麗島の名無桑
24/01/27 10:02:32.06 .net
300年前原漢情緣重牽!屏東跨族認親 清明祭拜先祖「嘉禮媽」
2023/04/05 23:47

屏東潮州四林庄頭的大宗族陳家,與來義陳阿修社(今丹林部落)Rairai(萊睞)
家族曾締結連理,但因日治時期禁止原漢往來,跨族聯姻歷史原已接近消失,
在一連串神奇巧合下重新牽起情誼,兩個家族清明節連袂到萬巒第九公墓跨族祭拜,
稟告300年前牽起緣分的「嘉禮媽」Badagau後人已重新牽起情誼,堪稱清明節最感人的重逢。
萬巒公墓這場祭祀非常特別,供品除了漢人的三牲四果、紅龜粿、年糕及菜頭粿,
還有排灣族的吉拿富、芋頭乾,原來,陳家先祖陳毓芝300年前入贅萊睞家族,
與二公主Badagau結婚,在萬巒、潮州一帶開創約1500公頃基業,
成屏東平原中心的主要發展地區。
儀式中,陳氏宗親會91歲耆老帶領30名子孫祭祀陳家歷代祖先,
接著由萊睞家族祭司扎瑪克手持小米酒恭請祖靈來食供品,
宗長Tjanubak.Rairai(加努巴克.萊睞)接著帶領丹林部落三大家族20名成員
以天主教儀式禱告,隨後,兩家人交換過往百年前聯誼時會互贈的禮物,象徵重啟姻親關係。
撰寫祭文的陳家家譜尋根人陳生秋說,陳家一直流傳先祖有位「嘉禮媽」,
逢年過節還會互相拜訪,但長年下來僅剩口傳,沒有任何信物或是文字記載,非常可惜。
宗親會長陳金地說,日治時期原漢互動中斷,百年後才在東港溪保育協會理事
周克任促成重新互動,雙方明年度還要籌辦「認親大會」,盼300年佳話再不斷流傳許多的300年。
周克任說,他改編陳生秋撰寫的口傳歷史為劇本,後經潮州明興閣掌中劇團到來義國小編演教學,
就讀來義國小的萊睞家族後代將劇本帶回家給媽媽ljavaus.Rairai(拉法吾絲)參考,
經與部落耆老討論,確認真有位女性先祖結婚後定居於萬巒佳佐,
期間連部落年輕祭司札馬克都曾預夢祖靈交代會和陳氏宗族辦理「認親大會」。
拉法吾絲說,在一連串巧合下,竟是由兒子發現這段已接近消失在歷史中的Badagau先祖,
現在透過重啟姻親關係,是既感動又高興,由於Badagau曾託夢告訴札馬克吃不慣漢人
食物而餓肚子,而且非常想念「吉拿富」,因此特別準備傳統食物來祭祀,以慰Badagau在天之靈。

474:美麗島の名無桑
24/01/28 14:26:30.36 .net
忠烈祠で秋の慰霊祭 蔡総統や頼副総統らが英霊に祈り/台湾
9/3(日) 15:01
台北市の国民革命忠烈祠で3日、国のために殉職した英霊の慰霊祭が営まれ、蔡英文(さいえいぶん)総統や頼清徳(らいせいとく)副総統、陳建仁(ちんけんじん)行政院長(首相)らが英霊の魂に祈りをささげた。
忠烈祠には辛亥革命や抗日戦争、金門砲戦などの戦役で国のために犠牲になった軍人が祭られている。慰霊祭は毎年春と秋に開かれる。

475:美麗島の名無桑
24/01/28 14:36:13.19 .net
蔡焜霖さんが死去 旭日双光章受章者、白色テロでの投獄経て雑誌創刊/台湾
9/4(月) 17:36
子供向け雑誌「王子」などの創刊者で、日本政府の「旭日双光章」受章者の蔡焜霖(さいこんりん)さんが3日夜、死去した。92歳。戒厳令下で国民党政権が市民の思想や言論を弾圧した「白色テロ」の被害者でもある。
蔡さんの友人で、同じく白色テロ被害者の陳欽生さんが4日、明らかにした。
1930年、中部・台中生まれ。50年に読書会に関与し、反政府組織に参加してビラを配ったとして懲役10年、剥奪公権7年の判決を言い渡され、60年まで獄中生活を送った。出所後に広告や出版業界に身を投じ、66年には獄中で知り合った仲間と雑誌「王子半月刊」を創刊。日本の漫画を参考にした台湾製漫画や小説などを掲載した他、元政治犯を積極的に雇用し、社会復帰を支援した。84年には友人と共同でファッション誌「儂儂」を創刊するなど、出所後40年にわたり、台湾の文化業界で活躍し続けた。
日本政府は2021年春の外国人叙勲で、台湾における日本文化の紹介や相互理解の促進に寄与したとして蔡さんに旭日双光章を授与した。「王子」において、漫画の紹介を通じて日本に関する情報や当時の日本の最先端の画風や作風を台湾に広く伝え、台湾での日本式漫画の発展に大きく貢献した功績がたたえられた。

476:美麗島の名無桑
24/01/28 15:43:20.37 .net
離島で鬼月の行事 外国人軍人の霊を供養 日本人には精霊馬捧げる/台湾
9/11(月) 18:57
離島・澎湖県の馬公市で10日、旧暦7月の鬼月の伝統行事「盟軍卓」が行われた。かつて戦争で命を落とした外国人軍人の霊を慰めるために供え物を用意する行事で、日本人向けには精霊馬などが捧げられた。
澎湖は台湾海峡の東に浮かぶ。大航海時代から世界との交流が始まり、さまざまな貿易が盛んに行われた。だが、波風が強く、船の沈没事故も多かった。
市内にはオランダ統治時代に建てられた要塞の遺跡がある他、日本統治時代に馬公港で沈没した旧日本海軍の防護巡洋艦「松島」の犠牲者を慰める慰霊塔や清仏戦争で殉職したフランスの軍人の記念碑が設置されている。軍艦「松島」は日清戦争で連合艦隊旗艦として活躍したが、1908(明治41)年4月、遠洋航海を終え馬公港に寄港する際、火薬庫の爆発により沈没した。
この日、日本やオランダ、フランスの料理人が腕を振るい、それぞれの国の料理を作った。日本の料理人はナスとキュウリで精霊馬や精霊牛を作り、殉職した将兵をもてなした。
旧暦7月は「鬼月」と呼ばれ、先祖や無縁仏の魂があの世からこの世に戻るとされる。今年は8月16日から9月14日まで。台湾には鬼月にごちそうを用意し、無縁仏の魂をもてなす風習がある。

477:美麗島の名無桑
24/01/28 22:11:55.43 .net
臨終前袁世凱把兒子叫到床前:你不要送葬!拿槍打死穿紅衣服的人
2023/04/08 00:30:00

1916年,僅僅稱帝登基83天的袁世凱重病在床,知道自己大限將至的袁世凱,
開始為自己的後事籌謀;其中最令人費解的是,他叫來了他的長子袁克定,
並告訴他不要參與他的送葬事宜,而是要盯著送葬隊伍,如果遇到穿紅衣服的人,就開槍打死他。
然而,紅色是喜慶之色,誰會在葬禮上穿個喜氣洋洋的紅衣服?
其實不然,葬禮當天的確有人穿了紅色,那就是袁世凱的乾兒子段芝貴,
而段芝貴的紅色衣服,居然就是袁世凱要求他穿上的!
原來,在袁世凱在病床上發覺自己時日不久後,他就叫來了自己的乾兒子段芝貴,
不僅要他送葬,還要求段芝貴在他的葬禮上穿紅色,段芝貴向來都是事事聽袁世凱的,
所以也就答應了這個請求;也就是說,這根本就是袁世凱做的一個局,
想讓自己的長子袁克定在他葬禮當天殺了段芝貴。
段芝貴是袁世凱早年的手下,因為他的野心和聰明才智,很快得到了袁世凱的賞識,
被提拔為幹部。
袁世凱深知段芝貴的野心和計謀,也知道他得罪了不少人,因此有了這個想法:
讓段芝貴來送他最後一程,讓他在公眾面前露面,再引起一些非議和攻擊,
讓那些想打壓他的人出手,然後再讓兒子來收拾殘局,徹底擺脫段芝貴這個心腹之患。
作為袁世凱的貼心義子,為什麼最後會被袁世凱算計呢?
其實,在這些年中,袁世凱一直都對段芝貴的所作所為一清二楚;
一方面是段芝貴常對其它高官軍閥的沒有底線的討好,最常用的手段就是送美女,
而這些美女很多都是他強搶民女得來的;不過,這還不是袁世凱想殺段芝貴的主因,
最主要的是關於袁世凱的復辟。
袁世凱復辟雖然是他自己的主觀行為,但背後少不了段芝貴的慫恿和推動,
但袁世凱卻因為復辟一事背上了千古罵名。
在彌留之際,袁世凱滿腹怨恨,自然對曾經慫恿他的段芝貴懷恨在心,
再加上以前段芝貴做過的事情,故而才做了這麼個局要殺了他;不過,段芝貴是個狡猾的人,
早就對袁世凱有所防範,在送葬那天,袁世凱的長子袁克定與段芝貴展開了激烈的交火,
最後還是被段芝貴逃掉了!但逃走後的段芝貴,沒幾年就在天津因病離世,仍舊沒有好下場!

478:美麗島の名無桑
24/02/04 00:42:44.67 .net
台東 關山台鐵舊宿舍將拆除 居民盼留下歷史
2023年4月17日 上午5:10

台東縣關山舊火車站及老站長宿舍是東部幹線僅存的日治時期建築,近年無人管理,
牆面、木柵欄也因去年地震損壞,如今傳出最後1棟紅磚屋舊員工宿舍即將被拆除,
關山鎮公所表示有意規畫為文化傳承園區,居民不捨盼能暫緩拆除,
台鐵則強調會依照監察院糾正在今年完成拆除。
關山車站旁的老車站及老站長宿舍走過104年歲月,雖被登錄為歷史建築卻冷冷清清,
近年來老站長宿舍無人經營管理,又遇上去年池上大地震,牆面、木柵欄損壞,
如今更傳出一旁2層樓的紅磚屋舊員工宿舍也即將拆除。
曾經租用該屋作為返鄉創業的居民黃惠玟不捨表示,這裡以前整區都是台鐵宿舍,
也是歷史建築,一度還被規畫為關山的文創園區,可能申請文創速度不夠快,
包括其他木造宿舍就不斷遭台鐵拆除,倒了也不修。
黃惠玟說,工作室2014年遷出,但生活圈始終在關山,不理解
「全台都在保存老房子,應從文化角度看待,而不是直接拆掉」。
台鐵員工宿舍多年來無人管理,成為治安死角,台鐵陸續拆除,
目前僅剩老站長宿舍及紅磚屋。監察院糾正,紅磚屋無使用執照,不得標租供公眾使用。
關山鎮長彭成豐說,公所有意出面承租、活化這些舊房子,規畫為關山地方創生基地,
打造文化傳承場域。但台鐵強調,紅磚屋員工宿舍有50多年歷史,因為年久失修,
內部有雀榕爬滿牆壁,無法居住使用;若要重新整修,並取得建照、使照,
恐怕得投入更多經費,因此將遵照監察院的糾正,今年完成拆除。

479:美麗島の名無桑
24/02/22 06:41:09.60 .net
2023臺南國際攝影節文史散策小走讀 探尋南門路歷史文化古蹟
2024年1月25日 下午3:24

2023年臺南國際攝影節(Tiff)「城像·成相」於2023年11月25日開展,在水交社文化園區、
臺灣府城大南門及南門公園、愛國婦人會館、臺南孔子廟及廟外街廓等4大展區,
以全新的創作呼應歷史照片,走進真實的臺南場景,映照攝影創作的現場畫面,
藉由攝影影像持續動態梳理還待書寫的臺南攝影史,將整個展覽轉進城區,
內容以市中心的歷史街區為主要內涵。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表示,臺南國際攝影節展區以南門路沿線為主,
作品展覽區域皆是台南觀光歷史區域,自水交社文化園主場館展開始,
經由臺灣府城大南門城及南門公園、愛國婦人會館、孔子廟皆為古蹟,而南門路沿線展區,
臺南市立中山國民中學,校址原為日治時期之臺南州立臺南第二高等女學校,
見證著臺南教育歷程中的點滴成長地區;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台南中會南門教會,
承載著信仰的堅定和社區的熱忱:臺灣自來水公司第六區管理處,
周邊有舊城區主要河川福安坑溪流經,守護著城市生活的流動源泉;
周邊另有許多百年歷史景點,包含五妃廟、臺南放送局、武德殿、臺南州廳等,
是臺南文化歷史古蹟密度最高的地方之一。
臺南國際攝影節不僅是視覺的盛宴,更是對臺南多元文化的愛與記憶。
除了作品之外,此次展覽也與沿線店家串連,沿途走累了可以到迷你地球人
(原波哥三店)與克林台包購買小點心補充體力,再繼續臺南街頭漫步,
也能探訪美慕里攝影禮服美髮美容有限公司,這間攝影工作室自1954年開業至今,
傳承臺南攝影歷史,是老臺南人心中攝影的回憶;如果規劃兩天一夜旅遊,
也可至「艸祭Book inn」住宿,這個以書店為主題的民宿,接待來自各地的旅人,
書友們必訪的破洞還在,大量的藏書僅獻給在此空間的人們,歡迎閱讀上癮的書蟲來此作夢。
為增進民眾對臺南國際攝影節了解,除觀賞作品之外,文化局委託「臺南市解說員發展協會」,
經由周邊帶狀沿線景點,規劃深度走讀巡禮兩條路線,其一為南門路沿線古蹟景點中山國中-
愛國婦人會館至孔廟沿線並介紹國際攝影節沿線作品,其二為水交社文化園區內展館
與戶外展示作品介紹,由專業導覽員帶領民眾進行文史小走讀。
這次攝影節展期至2024年2月28日止,文史小走讀活動持續進行到2月底,
期間還有策展人與參展攝影家對談的影迷講座,以及策展人策展人黃建亮與協同策展人
陳伯義帶領展區導覽走讀,活動精彩可期,歡迎大家一起臺南,世界交陪,
沿著南門路的歷史長廊,感受攝影藝術中的城市韻律,以及歷史篇章的深刻追憶,
更多活動訊息請上臺南國際攝影節官方網站查詢,或是臺南國際攝影節臉書粉絲專業查閱最新動態。

480:美麗島の名無桑
24/03/17 22:20:50.36 .net
遠東建築獎古蹟參訪 走讀大稻埕風華
04:10 2023/04/20

遠東建築獎邁入第25年,持續提倡建築的突破與創新。遠東集團徐元智紀念基金會
與遠東百貨合作,繼去年的古蹟參訪首部曲走訪了台北孔廟與保安宮,
今年4月「古蹟參訪月」二部曲,帶著民眾走讀大稻埕風華。
河航之利讓大稻埕走向繁華,淡江大學榮譽教授周宗賢在古蹟參訪的「歷史建築課堂」
中介紹指出,當原本發展得最興旺的港市艋舺保守地排拒洋人時,大稻埕卻開設了洋行,
讓外國領事館進駐,至今匯集了台灣大家族文化、茶葉文化、酒家菜文化、藝旦文化、
洋行教會文化、廟宇神明文化,在建築上也展現出獨特的仿歐式文化。
台灣古蹟導覽達人,出身板橋林家,也是台灣歷史學者林衡道之孫林嘉澍,
帶領參加民眾穿梭於大稻埕的巷弄,介紹著大稻埕實為台灣最早做城市規畫之處,
座落於貴德街的李春生紀念教會前,他細數李春生被譽為台灣的「茶業之父」,
因熟悉洋務,從福建購茶苗後在台灣種茶、製茶,如今的文山包種茶、
茉莉香片都是他當年所生產並成功銷向海外。
李春生後為人熟知的茶商,日治時期茶商公會會長陳天來所開設的「錦記茶行」,
更是將台灣茶葉銷往南洋,且在他的努力下,當時的台灣總督府正式廢除了「製茶稅」,
讓台灣茶商的事業版圖走上高峰,他與兒子並投資經營了蓬萊閣酒家、永樂座劇場、
台灣第一劇場等,林嘉澍更戲稱:「就是當時的娛樂界大亨」。
陳天來故居亦是大稻埕極具代表性的中西複合式建築,林嘉澍指出,
包括將「錦記茶行」名稱放上建築立面,運用了北投石、觀音山石等在地石材外,
設計工匠複合了美國19世紀的凸窗、英國式的欄杆、希臘式的石柱、法國式的勳飾、
哥德式的拱門等多元特色,他指出:「這樣的複合式風格,只出現在台灣。」
此建物作為大稻埕全盛時代茶商名人聚焦宴客之處,空間配置也反映了茶商當時的生活文化。
陳天來之子陳清汾曾經營的永樂座劇場,當時是在地及大陸戲班演出的主要場所,
見證了台灣近代戲劇的發展,也成為藝旦文化的重鎮,台語歌謠作詞家李臨秋在永樂座任職時,
記錄下藝旦口中哼唱的歌謠,即是傳唱至今的《望春風》。


最新レス表示
レスジャンプ
類似スレ一覧
スレッドの検索
話題のニュース
おまかせリスト
オプション
しおりを挟む
スレッドに書込
スレッドの一覧
暇つぶし2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