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歴史】台湾の歴史を語るスレPart2【台湾史】at TAIWAN
【歴史】台湾の歴史を語るスレPart2【台湾史】 - 暇つぶし2ch408:美麗島の名無桑
23/01/16 13:24:17.40 .net
国定古跡に鎮座する「神獣」、グッズに 「幸運もたらす」/台湾・台南
10/6(木) 11:17
南部・台南市の国定古跡「赤崁楼」の中央に鎮座する9つの石碑。それを背負うのは、亀のような姿をした神獣「贔屓」(ひき)だ。同市はこのほど、贔屓のグッズを開発。市政府文化局は「幸運をもたらす」としてPRしている。
赤崁楼は1653年にオランダ人によって建設され、清の時代には中国式の楼閣が増築された。同局によれば、石碑は台湾で起きた反乱を鎮めた武将に皇帝が贈ったものとされる。戦後にこの武将を祭る生祠から赤崁楼に移された。石碑を背負う贔屓は、竜が生んだ9匹の子「竜生九子」のうちの1匹とされ、長寿や吉兆の象徴だという。
グッズは陶器でつるっとした質感で、手描きの表情はかわいらしさを感じさせる。白を基調に、赤や青など赤崁楼の建物をイメージした色が使われた。大と小の2種類あるが、いずれも手のひらに収まる大きさで、ペン置きなどとして活用できる。
赤崁楼など市内の古跡や観光スポットで販売されている。

409:美麗島の名無桑
23/02/18 04:48:53.82 .net
過年走春趣林鐵 探索舊車站新風貌
11:00 2023/01/15

阿里山林業鐵路係日治時期為開採森林資源而鋪設的產業鐵道,沿途林相豐富,
鐵道本身極具特色,是臺灣寶貴的文化資產,沿線特色車站各有風貌,吸引旅人造訪。
為提升林鐵服務品質,林鐵及文資處以美學導入設計,近2年積極整建竹崎、
奮起湖及神木車站等沿線場站,展現細膩的友善服務及林鐵之美,為老車站重新注入新生命。
竹崎車站原材料 原工法修復
竹崎車站於1954年興建完成,為林業鐵路登山起點,典型日式時代木造車站,
主體以阿里山檜木為木構架,室內使用台灣傳統建築工法「編竹夾泥牆」構法,富含建築特色,
具縣定古蹟身分及鐵道文化特殊價值。隨時間演進,車站本體地基沉陷,屋架受蟲蛀損壞,
經林鐵及文資處全面檢視,以原材料、原工法修復,百年老靈魂注入新思維。
整修後的竹崎車站及周邊場域,於加煤台原址重設觀景平台外,站區內巧妙搭配地景位置,
利用國產竹材特性,將「共生」、「竹軒.天井」竹構作品融入竹崎車站。
2022年底更延伸林鐵竹構建築新佈局,增加1座「竹。之境」,代表林鐵象徵符號「之」,
闡述了阿里山林鐵極具特色的之字形鐵路與折返式車站路徑,再現曾經的歷史紋理。
減法設計 奮起湖車站反璞歸真
奮起湖車站海拔高1,403公尺,周邊區域在自然、人文與鐵道文化交融下,
呈現別具特色的山城景緻,是嘉義山區熱門景點之一,林鐵及文資處為優化車站周邊景觀,
採減量設計,移除過往不同時代添加的人工設施,重新梳理周邊景觀,將車站與月台裝飾物移除,
整體塗料選用在自然環境中最不突兀的抿石子灰為主調,讓自然山景成為場域主角。
配合奮起湖車站立地環境條件,除種植原生種小苗,林鐵及文資處在車站護坡處進行土壤改良,
以最自然野放方式,讓土壤中的種子自行生長出屬於奮起湖區域的原生種植栽,
恢復最自然的山林樣貌,讓車站景觀舒適地回歸自然群山之中。
神木車站全新升級 友善服務更加成
早期神木車站為島式月台,遊客從候車亭處邊上下車,後因火車運量與載客數增加,
遂在第二股線鋪設木棧道與增置下車月台,讓上下車遊客分流,2022年整建後的神木車站,
已拆除原第二股線鋪設的臨時木棧道與下車月台,恢復原有站內雙股線,
讓列車可在神木車站交會,縮減列車等候閉塞解除的時間,為2023年全線通車預作準備。
為保護珍貴的紅檜生長,典雅木構的神木車站採取生態檢核縮小與迴避措施,透過邊坡維護,
將舊月台向外延展,整建為3倍面積,可依乘客量彈性調整候車空間,
順應地形的月台也兼具觀景功能,可近觀神怡流瀑,更是遠眺塔山最佳地點,
另月台上方加設遮雨棚,並將月台升高至車廂出入口高度、增設無障礙坡道等,
感受林鐵細膩的友善服務。

410:美麗島の名無桑
23/03/01 01:54:51.04 .net
228中樞儀式首移台南 蔡英文親頒受難者「回復名譽」證書
2023/02/28 16:55:00

今天是二二八事件七十六週年,中樞紀念儀式移到台南二二八紀念公園舉行,
總統蔡英文頒發受難者回復名譽證書,為1947年失蹤至今的二二八受難者蘇水木平反。
致詞時提到,「國家轉型正義教育行動綱領」已核定上路,
是史上首度將轉型正義系統性納入教育全面推廣。
蔡總統親自將二二八受難者蘇水木回復名譽證書頒贈給家屬,
二二八事件76週年當天中樞紀念儀式首度移到台南,蔡總統有感而發。
總統蔡英文:「讓台灣人尊嚴地追求自由與繁榮、尊嚴地跟世界交往、
尊嚴地做自己是我做為總統的責任,讓台灣人尊嚴地活是紀念二二八最好的方式。」
包括行政院長陳建仁、文化部、內政部等相關部會首長都陪同出席,
蔡總統也下令轉型正義,還原二二八真相不能停。
總統蔡英文:「國家轉型正義教育行動綱領幾天前已經核定上路,
這是首度將轉型正義系統性的納入教育,行政院主持的推動轉型正義會報也已經開始召集。」
蔡總統更強調共同面對曾經的錯誤才有機會「和解共生」。
總統蔡英文:「希望透過修法讓政治檔案可以全面的公開,
我希望相關法案在一年內都能完成立法,讓我們法制更加完備。」
台南市長黃偉哲:「辜寬敏老先生在昨(27)日離開了我們,
辜老先生不畏威權為台灣奔走一生,就和當年二二八事件中守護這塊土地的
民主前輩一樣都是我們台灣人的英雄。」
台南市長黃偉哲藉此機會悼念27日逝世的台派大老辜寬敏,
蔡英文重申轉型正義是和時間賽跑,更是深化台灣民主必經之路,府院將持續推進。

411:美麗島の名無桑
23/03/07 18:04:28.37 .net
「2・28事件」から76年 台北で記念イベント 蒋市長に謝罪求める声も/台湾
2/28(火) 17:37
国民党政権に抵抗した台湾人が弾圧された1947年の「2・28事件」から76年となった28日、50以上の民間団体による記念イベントが台北市内であった。一行は事件ゆかりの地を歩き、権威主義の象徴の撤廃を訴えた。
同事件は1947年2月27日、同市で闇たばこを販売していた女性に官憲が暴力を振るったのを発端に同28日以降、抗議デモが台湾全土に広がり、国民党トップの蒋介石に派遣された軍隊がデモ隊などを武力鎮圧した事件。多数の死傷者・行方不明者が出た。
イベントには人権派弁護士、李勝雄さんが参加した。メディアの取材に応じた李さんは、蒋介石のひ孫に当たる蒋万安(しょうばんあん)台北市長が謝罪すべきかと聞かれた際、「万安氏本人の問題だ」としながらも、蒋介石像など権威主義の象徴を「愛の力」で撤去してほしいと期待を寄せた。
万安氏はこの日、台北市内で開かれた関連のイベントに昨年末の市長就任後初めて出席。「複雑な心境だ」と明かした他、闇たばこの取り締まりが引き金となって起きた同事件に対し「心からお詫びする」と謝罪した。会場では市民らが万安氏に抗議する場面も見られた。

412:美麗島の名無桑
23/03/19 03:46:41.54 .net
帶動觀光發展 「台灣第一水庫」力推湖濱旅館BOT案
2022/08/30 22:01

有「台灣第一水庫」之稱的台南虎頭埤風景區,由於青年活動中心老舊,不利觀光發展,
市政府要改建為湖濱旅館,採BOT模式,最新版的標案已經上網公告,全力招商。
市政府觀光旅遊局最新推出的虎頭埤湖濱旅館BOT案,與之前的版本相較,內容有進行調整,
雖然地價上漲,仍下修固定權利金,就是希望提高業者的投資意願。
虎頭埤在日治時期被列入國內12大勝景,遠近馳名,市政府之前曾經採取ROT模式,
要將活動中心委外經營,以利觀光發展,但廠商進駐意願低,持續流標。
市政府觀光旅遊局策略調整,決定開放BOT,推動改建湖濱旅館,原本已有廠商得標,
並完成簽約,後來卻自己退場,讓該案又回到原點。
修正內容後,觀旅局再推出新版的BOT案,已經上網公告招標,將持續至9月下旬,盼能順利招商。
觀光技術科表示,該案投資額可達8億元,基地面積將近1.37公頃,包含樓層與房間數,
都由業者依照自身品牌定位來進行規模的評估。
觀光技術科提到,雖然地價有上漲,但新版標案的固定權利金則下調,
等於市政府與業者分擔前期的風險,藉此提高投資意願,加速完成招商。

413:美麗島の名無桑
23/03/19 03:47:33.40 .net
來宜蘭「輕旅行」!老宿舍變身故事館 找回純真童趣
2022/08/30 23:22:00

宜蘭是許多人假日旅遊的首選。但來到宜蘭,除了有好山好水之外,
其實宜蘭還有深厚的台灣文化,不一定要去人擠人的風景區,
可以來一趟不一樣又充滿藝文風的輕旅行。
宜蘭市除了有大家熟悉的幾米公園之外,還有宜蘭人故事館、阮義忠台灣故事館、
以及李科永紀念圖書館,每一處就可以感受最純樸的台灣文化,
還有充滿跨國藝術交流的丟丟銅蘭城國際音樂節。
來到宜蘭,大家一定不會錯過好拍的幾米公園,但宜蘭好拍又有內涵的地方,還不只這一處,
像是「宜蘭人故事館」,在充滿濃濃懷舊風的老建築裡,可以讓你找到童年的回憶以及童趣,
還能找回童年的初心。
宜蘭人故事館,位於宜蘭市公所旁邊,由舊的宜蘭縣議會活化再利用,
歷史建築內展示蔣渭水先生常設展,在二樓有的VR體驗館,園區內還有美味餐廳,
愛法餐廳以提供宜蘭風格法菜聞名,波堡則是有親子DIY披薩與美味義式披薩料理,
找尋一個屬於宜蘭城的午後時光。
另外,鄰近還有阮義忠台灣故事館,房子原本是宜蘭縣政府舊員工宿舍群,
當年入住的員工多為福州人,也有人稱之為「福州巷」。
再往前走一點,即可看到由宜蘭市公所與阮義忠攝影大師一同合作規劃的「阮義忠台灣故事館」。
將三間舊員工宿舍的歷史空間修繕規劃成「阮義忠台灣故事館」影像寶庫,
邀請阮義忠老師進行系列展覽的策展人,保存與重現影像歷史,
除阮老師作品外也提供在地攝影家展出作品與分享,每年策劃春、夏、秋、冬四檔展期。
宜蘭市公所於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旁,斥資約1億800萬元,建造李科永紀念圖書館,
是縣內繼羅東鎮之後,第2座掛名李科永的圖書館,館藏約7萬冊。
李科永圖書館除了藏書與借書功能,還會有新科技互動空間與有別於傳統的表演廳,
新科技互動空間將有VR等設備,將帶給民眾全新的閱覽體驗。
宜蘭市是個文化與歷史兼具的城市,江聰淵市長2015上任後,
期望用國際活動的舉辦提升城市之多元文化,才會首創「丟丟銅蘭城國際音樂節」活動,
希望透過音樂搭起和世界各國合作之橋樑,以音樂藝術交流實現宜蘭成為國際文化都會之理想。
市長江聰遠表示,文化就是生活,日常的一切都離不開文化。
用故事館、音樂,讓文化向下扎根,讓宜蘭成為一座動靜皆宜的藝文城市。

414:美麗島の名無桑
23/03/19 03:48:07.83 .net
集結百年歷史 花蓮市公所新書紀錄城市發展脈絡
2022/9/2 17:42

花蓮市長魏嘉賢任期屆滿,卸任前邀集文史工作者葉柏強、黃家榮等人,集結老照片、
老故事,出版「帶你回花蓮:穿梭街市百年」一書,紀錄花蓮市百年城市發展。
黃家榮告訴中央社記者,「帶你回花蓮:穿梭街市百年」
一書紀錄1914年到2018年間的城市發展,最早可追溯到16世紀原住民族來花蓮,
講述到近期的花蓮。
黃家榮說,地震是最不受歡迎的土產,書中也紀錄1951年10月22日花蓮大地震,
造成花蓮市區損傷嚴重,彷彿大空襲現場,2018年2月6日花蓮才經歷一次大地震,
對他來說更能體會過往歷史照片當下的情境。
葉柏強、黃家榮歷時14個月出版,集結246篇故事,400多張今昔照片。
黃家榮分享,日治時期之前沒有留下太多史料,照片取得較為困難,
他們在日本拍賣網站、古玩市場尋覓花蓮老照片、老資料,盼能將這些珍貴歷史留在花蓮。
魏嘉賢致詞指出,這本書是卸任前最好的禮物,希望透過這本書讓每個人了解這座城市的
紋理及脈絡,看到前人如何建造花蓮這座城市,作為公部門主事者,
應思考10年後甚至更久的建設,給後代子孫帶來更好的前景。

415:美麗島の名無桑
23/03/24 01:46:34.68 .net
阿里山林鐵木造北門驛3/20起整修不再停靠 鐵道迷送別末班車
2023/03/19 21:58

位於嘉義市共和路的阿里山林業鐵路北門車站,日治時期以木造建築興建,至今超過百年歷史,
為嘉義市定古蹟,阿里山林業鐵路因應繁重行車業務及建築結構更新,3月20日進行維修工程,
木造站房的北門車站將不再停靠定期列車,列車改停靠對面的新北門車站,許多市民、
鐵道迷今天拍照記錄末班車,在營運最後一天送別百年北門車站。
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資產管理處透過臉書公告,木造北門車站過去扮演阿里山林鐵客貨運中樞,
期間有30餘年退出第一線服務,於2007年重回崗位直到今天;為應付繁重的行車業務及建築結構更新,
木造站房的北門車站3月20日展開維修工程,整修後不再停靠定期列車,列車停靠站改為對面的新北門車站。
鐵道迷賴國華說,木造北門車站有許多鐵道迷的回憶,更是阿里山林鐵火車自平地到山區的重要樞紐,
明天起進行整修封閉,今天等於是木造北門車站營運最後一天,特地來拍照記錄、送別。

416:美麗島の名無桑
23/03/29 02:12:45.09 .net
小水力大商機 中衛中心攜手水律共創第三大綠能產業
2022/09/02 23:38

「滴水穿石」小兵立大功,小水力大商機!
來到花蓮,跟著綠色的路牌標誌開往木瓜溪方向,再向前一小段路程就可以到達「小水力發電園區」,
早在日治時期,日本政府就已經挑選到這塊應許之地,這裡有得天獨厚、源源不絕的水力資源,
便在此興建花蓮地區第一座水力發電廠。由於水流區域內有高低落差得以發電,
因此這裡遍布各類的水輪機,水輪機等同於水力發電站的「心臟」,
能將水流轉化為機械能,進而產生電能。
沿著溪流旁的渠道走,就能看見小型的發電機正在運轉著,它就是由水律能源所開發的-初英小水力,
它使用的是阿基米德發電機組,參考德國機器參數並與日本大學合作,打造螺桿式水力發電機組。
執行長陳谷汎一邊介紹機組一邊低頭尋找說:「這裡生態豐富,除了魚之外還能看到鱉出沒!」
中衛顧問團隊也跟著仔細查找,果不其然,有隻鱉從水底探出頭來,就像在跟大家打招呼。
水律公司的水力發電機組,經過特殊設計,屬超低轉速,扇葉也做鈍化處理,
能與大自然共好,保存原有的生態環境。
財團法人中衛發展中心長期耕耘能源管理領域,也是唯一官方指定的能源人培機構,
這二十年來中衛不遺餘力的推動能源相關業務,目前也積極布局能源管理、綠電媒合、
淨零碳排與永續企業輔導等技術服務。綠能產業在台灣發展困難,像是地理環境限制、
環評問題、與顧慮民情等,要再建置大型的水力工程幾乎是不可能的事,中衛顧問認為,
未來朝向利用既有水力設施來發展小水力,是最有機會的。
執行長陳谷汎表示:「小水力發電尚在萌芽階段,在水權與法規上需要整合與突破,
中衛對我們而言,是重要的產業加速器,能協助推動小水力這個再生能源項目,
未來成為台灣第三大的綠能產業。」
台灣的水力發電技術,已經有150年的歷史,過去因仰賴大型水力發電設施,
因此能發展小水力的潛力場址幾乎未被開發,中衛發展中心產業經營部經理黃騰瑩表示:
「現階段必須從法規、技術、工程、環境、教育等各方面著手,結合公民電廠與地方創生,
活用水電技術,才能讓台灣的水利設施產業更加蓬勃發展。」
中衛與水律共同合作,除了開發小水力電廠之外,並取得再生能源設備認定以及綠電憑證,
協助水律完備申請所需之相關資源。
不只花蓮的木瓜溪能做水力工程,其實台灣各地都有豐沛的水力資源,匯集不斷流動的水能量,
所產出的電能除了可以提供工廠、社區自給自足之外,也能進一步為他們帶來收益。
小水力隨著科技的腳步,已經來到低水頭、小流量、高效率、智能化的電廠時代,
未來很有機會能夠滴水穿石,小兵立大功。

417:美麗島の名無桑
23/04/02 06:09:40.95 .net
台北神秘大地主曝光!大稻埕百年家族「土地多到數不清」
2022年9月14日 下午7:37

北投士林科技園區近期成為各建商推案熱區,其中包括有台北神秘三大地主之稱的「隆遠集團」,
一項低調鮮少在鏡頭前曝光的隆遠集團,其新接班人董事長莊子華今(14日)接受媒體採訪表示,
家族不動產和土地大多為曾祖父、祖母留下,目前還沒全數整理,究竟有多少土地和資產仍無法估算。
根據工商時報報導,源自大稻埕的百年家族「隆遠集團」最早可追溯至清朝,
最初在日治時期以「莊義芳商行」開業,主要經營黑糖、麵粉等雜貨生意,後轉為組織型,
多角化發展的「株式會社」,進行不動產交易生意。
隆遠集團在北部有不少不動產、土地,莊子華估算,家族在台北市北投、士林、萬華、
內湖、社子島,新北市汐止、八里台北港,以及桃園等地都多有置產,
但這些大多是從曾祖父、祖母所留下,而其他有不少為母親陸續買進。
他表示,目前尚未全數整理,究竟有多少坪數和資產還不得而知。
莊子華坦言,他母親即將要過大壽,曾告誡不要接受媒體採訪,不過他後來並未遵守;
而父親則經常勉勵他要多作公益回饋社會,「莊義芳商行」取名正是反應家族的核心價值。
「隆遠集團」近期擬推的建案「心仝聚」,莊子華指出,他母親多年來買下不少房地產,
後來都被指定為古蹟,對這些老東西非常有感情,因此在北市科首推的住宅新案,
也以「心仝聚」命名,仝即為同,也連結隆遠集團對土地和建築的同心關注。

418:美麗島の名無桑
23/06/04 02:35:14.69 .net
北市神祕大地主 插旗北士科
2022-09-15 02:31

台北市神祕大地主之一的隆遠集團董事長莊子華昨(14)日首度公開亮相,宣布插旗北士科,
推出總銷40億元的「心仝聚」。
莊子華表示,從曾祖父開始就四處買地,土地範圍遍布雙北市、桃園航空城、苗栗山區等,
雖歷經過《耕地三七五減租》公地放領,目前整個家族手上仍有約200多公頃土地。
隆遠集團源自於北市大稻埕的百年家族「莊義芳商行」,最早可溯及清朝。
莊義芳商行在日治時期大稻埕(永樂町)開始營業。初期經營黑糖、麵粉等南北雜貨生意,
後轉為組織型,多角化發展的「株式會社」,開始進行不動產買賣和租賃的生意。
近年由董事長莊子華接班後,秉持大稻埕的人文觀點,更多關注於家庭、生活、
鄰里間的情誼與互動,近期也適逢政府規劃,搭上科技園區議題,插旗北士科推案。
莊子華表示,從祖先手上繼承不少土地,目前隆遠集團名下有多少土地,其實很難估算,
土地範圍遍布北台灣,包括北市內湖、大直、士科二期、萬華、社子島、新北市淡海新市鎮、
八里、汐止、桃園航空城、苗栗山區等都有土地,集團過去比較被動,
都是等有意願收購的人士找上門,才會處理資產,不過近年集團積極動起來,
大約每兩年會推出一個新案,之後也會愈來愈密集。
莊子華指出,由於手上土地太多,許多都還有待整合,但未來土地規劃有商辦、住宅、長照機構等,
相當多元,像近期內湖一帶有四個工地申報開工,未來還有內湖潭美段的商辦釋出
以及淡海新市鎮一帶籌備的養老村、長照宅等,且長照宅計畫採只租不售,也盼望集團能落實永續的精神。
莊子華認為,土地不應該閒置,要有所運用,土地才有活力,因此除了「心仝聚」的住宅產品,
也規劃樂齡宅、商辦、音樂廳等類型,未來發展不限於住宅產品,期望為社會創造更大更多元的價值。
「心仝聚」位在台北市北投區文林北路,基地面積525坪,規劃興建地上20層,地下五層,
每戶規劃坪數35、38、73坪,每坪開價110至130萬元。

419:美麗島の名無桑
23/06/04 02:35:43.76 .net
美翻!台南第一座古蹟裡的圖書館樣貌曝光
2022-09-15 09:43

台南市第一處設在古蹟裡的圖書館─中西區圖書館本周日將啟用,美麗的圖書館內部樣貌曝光,
結合原台南州會有87年歷史的老建物,圖書館顯現出在歲月沈澱下的美感,文化局表示,
3層樓的州會2、3樓是圖書館,1樓則是228紀念館,2樓還有老相館常設展,
與周邊台灣文學館等老建物連成一氣,漫步其中彷彿回到百年前時光。
文化局表示,興建於1935年日治時期的原台南州會,為台南州廳(現台灣文學館)的附屬建物,
2004年公告為市定古蹟,2018年8月展開修復工程,總經費4470萬元,文化部與市府各半,
完工之後,轉型為228紀念館暨中西區圖書館使用。
未來串聯周邊的老建物林百貨、原日本勸業銀行台南支店、原台南合同廳舍、原台南測候所、
原台南州廳及台南警察署等重要古蹟,重現日治時期的建築原始風貌。
市長黃偉哲下午前往參觀,對各項設施相當滿意。文化局表示,1樓的228紀念館,
展出228事件後台南地區發生的變動,與戰後追求民主人權的經過。
中西區圖書館則規劃兒童區與外文圖書區、樂齡暨報刊區、青少年區、視聽區等空間,
還設有討論室、多功能室、更保有舊議會時的家具常設展。
而新光榮照相館原為中西區老相館之一,為喚醒民眾重視過去相館產業的「技藝」與「記憶」,
中西區公所於2樓設置「新光榮:老相館.營業中」常設展,重現相館產業的故事。

420:美麗島の名無桑
23/06/04 02:35:55.25 .net
展現「茶創生」成果 新北推廣客家茶文化與纏花工藝
2023年3月20日 下午11:52
在國立臺北大學熱鬧登場為期二天的2023三峽綠茶季19日閉幕,現場多達78攤特色攤位、兒童闖關遊戲,
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推出體驗活動攤位,與客家局歷年開課所培力出來的種子教師共同設計,
以纏花(春仔花)工藝,設計「花現」。
客家局長林素琴表示,茶為臺灣客家族群象徵性產業之一,浪漫臺三線北部沿山丘陵皆能看見客家族群
在茶產業的煞猛精神。日治時期有部分客家族群自桃竹苗客庄二次移民到三峽沿山聚落,
從事開採樟腦與種植茶產業,在三峽青心柑種種植與推廣上,也能看見客家族群的努力精神。
她說,客家局串聯在地特色產業,透過參與地方性節慶活動深耕社區,持續結合台北大學海山學研究中心、
新北市立北大高中、三峽區農會、三鶯社區大學及三角湧文化協進會,以「新創生」面向推廣在地產業,
共同感受三峽之美,展現新北共好願景。
為期二天活動現場結合客家擂茶DIY與展售文創商品,讓民眾從手作體驗中認識客家茶文化,
為推廣三峽綠茶,首創以青心柑種茶葉加入客家擂茶,行銷在地茶品牌。
客家局今年也邀請三峽在地客家藝文團體「新北市三峽區客家文化協會」表演客家歌曲及鼔藝,
將客語及客家藝文融入活動中,讓不同族群認識客家藝文團體表演與客家文化,
以落實「族群主流化」精神。
此外,兔gether」纏花書籤DIY活動,民眾報名參與相當踴躍,運用兔年設計理念,
結合五寮客庄創生質感書籤紙材,吸引遊客認識纏花工藝與客家族群文化。
種子教師蘇小姐表示,透過攤位展示與教育推廣,讓傳統工藝能以新穎、
生活化的方式呈現,共同傳承工藝與客家文化。
林素琴指出,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上半年以「技藝客家」為主題設計系列活動,
主場活動結合三峽「染」與「茶」於4月29日至5月20日辦理「112年新北藍茶藝術季」,
活動內容包含藍染與植物染DIY、茶席野餐派對、文創市集以及親子劇展演。
希望能透過活動的意象,讓民眾於手作體驗過程中認識三鶯在地文創產業及客家文化。
她說,客家局針對藍染、纏花、竹編等多項工藝開設初階與技藝課程,培力客家技藝人才。
系列活動相關訊息請至新北市客家局臉書粉絲專頁查詢。

421:美麗島の名無桑
23/06/04 02:36:08.66 .net
2023/05/21
有一種勇氣叫出版 臺文館推「人文出版史特展」
2022/07/22 18:11:43

「江湖有字在——臺灣人文出版史特展」22日在國立臺灣文學館開展,
以「有一種勇氣叫出版」為主題,現場由1881年臺灣第一台活字版印刷機為開始,
展現臺灣出版人抵抗各種壓力,創造言論出版自由的奇蹟。
文化部長李永得指出,「沒有好的出版社,作家可能無法存在,也無法有好的出版」,
此展覽向所有的出版人表達最大的敬意,也強調文化部一定會持續重視、支持出版產業。
國立臺灣文學館館長蘇碩斌表示,出版以物質形式傳遞思想與想像,歷經日治時期思想檢查、
戰後白色恐怖,一起打造出臺灣現在的樣貌,是支撐臺灣成為民主自由國家的基礎。
展覽的緣由來自一年多前,遠流出版公司董事長王榮文傳給李永得部長的一個訊息,
希望文化部能為臺灣的圖書出版歷史留下一些紀錄。
王榮文表示,今日的特展開幕是一個好的開始,
期待「出版界拿出好的東西,讓出版的歷史充滿光榮」。
臺文館表示,臺灣出版史上有許多傳奇,有的獨自練功、有的義氣結盟,有時共同抵抗強權,
猶如闖蕩江湖的高手。本次展覽以臺灣人文出版演進為主軸,展現出版人如何披荊斬棘,
走到當今出版業百花齊放、網路媒體新興的盛況。
展覽現場展出「1994年第四屆台北國際書展紀念藏書票」、
「1975年出版的《查禁圖書目錄》」等珍貴典藏品,並以動態投影呈現中國時報、
聯合報副刊,包括李昂《殺夫》獲聯合報中篇獎第一名等轟動一時的新聞。
此外,展場中令人眼睛一亮的還有特別向長老教會借展140年前臺灣第一台、
也是現存唯一一台活字版印刷機。
為呼應由活版、紙本躍上雲端的出版進程,展覽還特別邀請擅長運用多元媒材的藝術家蔡坤霖,
創作〈江湖影(引)文〉、〈文字雲〉、〈雲端雲〉藝術裝置,民眾可沉浸並感受出版人的奮鬥歷程。
展場最後,民眾更能化身為出版人,發揮想像力,完成屬於自己的作品。
文化部長李永得與此次借展單位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總會教會歷史委員會主委王昭文,
以及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代理館長吳佩修、遠流出版公司董事長王榮文、
獨立出版聯盟理事長陳夏民等貴賓齊聚,邀請民眾一同感受名為出版的勇氣。
臺文館表示,「江湖有字在——臺灣人文出版史特展」展覽期間將推出體驗活字版印刷機等活動,
更多展覽相關資訊,歡迎持續關注臺文館官網與臉書粉絲專頁。
「江湖有字在——臺灣人文出版史特展」
地點:國立臺灣文學館一樓展覽室C(臺南市中西區中正路1號)
時間:即日起至2023年5月21日,週二至週日09:00-1800(每週一休館、逢國定假日照常開館)

422:美麗島の名無桑
23/06/09 18:59:08.00 .net
挖掘台灣人成長共同記憶歷時6年拍攝!追火車「時機」成關鍵
2023/06/03 07:58

由蕭菊貞執導的紀錄電影《南方,寂寞鐵道》,歷時6年將南迴鐵路電氣化前的鐵道壯闊地景,
以及被遺忘的人文歷史故事搬上大銀幕,並從不同面向挖掘屬於台灣人特有的鐵道成長記憶。
導演蕭菊貞表示:「從鐵道文化來閱讀台灣庶民生活的軌跡和歷史情感是很珍貴的,
我希望藉由島嶼南方的鐵道故事來喚起大家的共同記憶!」
憶起艱辛的拍攝過程,和從民間熱心提供的許多影像史料,她有很深的感受,
認為這條鐵路或許讓很多人覺得陌生、偏遠、老舊、寂寞,但接觸了這些人和鐵道故事之後,
讓她深深覺得這是一段台灣很美麗又溫暖的鐵道。
南迴鐵路穿越中央山脈南段,連接太平洋與台灣海峽兩邊的居民生活動線,
全長不到100公里卻有35座隧道,再加上鐵道沿線缺乏公路系統支援,因此對紀錄片拍攝工作來說,
是非常困難的,就連空拍機拍攝甚至也差點失去訊號,只好緊急返回。
拍攝團隊不只追歷史、追人的故事,還要追火車,火車在群山、隧道、高架橋間穿梭,
團隊需出動多台攝影機,分組蹲點拍攝並即時回報,導演蕭菊貞分享:
「拍久了比較會聽火車的聲音和風聲的變化,但遇到特定的編組,壓力更大,
有時候還要請認識的司機員在快出隧道時,幫我們鳴笛一聲,不然錯過就沒機會了。」
導演直說,這是她拍攝紀錄片快30年來,難度最大的挑戰。
《南方,寂寞鐵道》將於6月9日在台上映,片中紀錄下台灣人專屬的鐵道記憶與在地人文風景,
適合各企業、社團、學校包場。電影預售票現正於博客來獨家熱賣中,
套票組合包含2張交換券和1張電影海報。更多詳情請見官方臉書專頁。

423:美麗島の名無桑
23/06/26 00:29:05.50.net
搬家挖到「53年前臨時股票」保存超完整 網一看驚呆:當時的鉅款
2022/09/27 22:46:00

許多物品堆積久了,都忘了它的存在,讓人再次整理時,有如挖寶般,從中找到樂趣。
近日就有網友因為搬家整理了許多陳年物品,沒想到意外發現2張民國58年與民國60年的「臨時股票」,
詢問大家「還有用嗎?」照片曝光後,意外掀起熱議。
該名網友在臉書社團「爆廢公社公開版」分享一張照片,表示近期因為搬家,正在整理家中的物品,
其中一個櫥櫃中卻意外發現了兩張紙,只見畫面中,兩張紙合在一起約莫A4紙張大小,
上面則大大地寫著「臨時股票」字樣。
仔細一看,這是民國58年與民國60年,南投縣鹿谷鄉股農會的股票,每股金額為新台幣5元,
一張有30股,共計150元,另一張則有20股,共計100元,兩中總計為250元;在
當時可說是非常大的一筆金額,讓原PO忍不住詢問「搬家翻到這古董不曉得還有沒有用 」。
貼文曝光後,立刻掀起議論,有的網友說「去查一下,而且說不定有人會收藏欸」、
「問一下當地農會主管有沒有協助處理辦法,沒有的話先護貝起來等有處理方式在解開」、
「應該可以去鹿谷農會換點比賽冠軍茶葉回家泡了」、「300塊欸!當時的鉅款」、
「拿去農會問問看吧,如果不划算就錶框當歷史文物好啦」、「經過半個世紀,狀態保存的真好」
也有內行表示,「這是農漁會信用部、信用合作社只要是貸款戶都會入股,當股東才可借貸」、
「憑以換取正式股票或證券的臨時單據;在公司股票紅利發放中用於取代零星股」還有人說想收藏。

424:美麗島の名無桑
23/06/26 00:29:36.38.net
國家郵政博物館 收藏中華民國珍稀郵票
2022年9月30日 下午3:13

在華府眾多博物館中,美國國家郵政博物館最了解中華民國近代演變的歷史,該館展有台灣各時期的郵票,
述說中華民國的成長故事,保留許多傳奇記事。
國家郵政博物館或許不像其餘的華府博物館有名氣,但館內有全世界最大的郵票畫廊,集結各地郵票,
堪稱「郵票聯合國」,且藏有中華民國早期發行過的郵票,包括台灣民主國郵票、
日治時期往返台美的信箋、美國版孫逸仙郵票,以及國府遷台後的風景郵票等。
其中還包括一張1921年雙翼飛機越過長城的航空郵票,紀念當時京滬航線開通,
這也是民國政府主政大陸時發行的第一張航空郵票,該郵票上清楚寫有「中華民國郵政」字樣。
以嚴謹出名的美國郵票諮詢委員會,對於郵票發行主題的選擇非常謹慎。
很少發行外國偉人圖像郵票的美國郵政,曾在40年代以國父孫逸仙設計美國郵票;
而珍珠港事變後,美國與中華民國結盟抗日,為紀念雙方合作,
1942年美國就首次發行孫逸仙與林肯並列的郵票。
郵政博物館富藏美國歷史,透過各種郵票了解古往今來,並見證科技給信息傳遞帶來的改變。
該博物館也適合親子活動,有許多互動展覽。六個展廳探索從殖民地和早期美國的郵局系統,
到小馬快遞、郵件運輸,和藝術郵箱模式等主題,不僅可以探索郵票歷史,也能欣賞成千上萬的郵票和郵政文物。

425:美麗島の名無桑
23/06/26 00:29:59.47.net
企業家捐助百萬 興建地方北管館閣傳承文化
15:08 2022/10/03

響徹雲霄的鑼鼓聲,「北管」是傳統廟會不可缺少的音樂,其中彰化更為發展南北管歷史最悠久的縣市,
彰化縣員林市山腳路百果山附近,更是全彰最多北管樂團密度最高的區域,而彰化員林東山國小就坐落在此,
其中擁有百年了時的「東山鳳梨園」現任團長曹榮源,3日捐助110萬元,將以東山國小為基地,
興建興建地方北管館閣,期盼傳承百年文化技藝。
北管是台灣重要傳統藝術之一,其中彰化員林擁有百年歷史,由林朝湖老師所創立的『員林東山鳳梨園』,
是當地相當知名的館閣,承繼「園派」北管,曾榮獲彰化縣文化局登錄為無形文化資產保存團體,
現任團長曹榮源就是東山國小傑出校友。
從事營造業的曹榮源,也是東山國小傑出校友,他說時代變遷,娛樂形式的演進,
北管這種傳統音樂逐漸消失,甚至可能面臨失傳,東山與地方北管藝師合作,
將北管納入每週一節課的課程教學,將北管文化扎根校園。
曹榮源說,校長相當重視文化傳承,2019年先是在學校成立東山北管社團,打開學生對北管的興趣,
2020年開始與東山鳳梨園合作,推廣北管文化,今天率先捐出111萬元,
拋磚引玉希望相關單位與熱愛文化的民眾,也能夠共同守護重視傳統戲曲文化。
在地議員曹嘉豪表示,東山鳳梨園是他從小看到大的館閣,感謝曹榮源團長拋磚引玉,為文化推廣盡一份心力;
校長李世勳說,感謝曹榮源團長贊助經費,未來將持續推動共同保存台灣傳統戲曲文化,讓北管音樂風華再現。

426:美麗島の名無桑
23/06/26 00:30:31.18.net
客樂音樂會霧峰登場 推廣客家文化
17:51 2022/10/02

為促進客家文化能見度,台中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與霧峰區公所合作,2日舉辦
「2022客家音樂會~客樂悠揚愛在霧峰」活動,現場客家流行音樂創作樂團阿比百樂團、
大襟客文化藝術團、大屯客家藝術團等帶來豐富的音樂饗宴,更結合重陽節邀請長輩走出戶外。
今日活動由霧峰幼兒園六股分班小朋友帶來客語舞作為開場,展現熱情活力。
客家流行音樂創作樂團阿比百樂團,透過結合傳統與現代的不同曲風,交織出嶄新的樂章,
帶給現場觀眾不同的聽覺體驗;大襟客文化藝術團與大屯客家藝術團則分別帶來客家採茶歌舞劇
及演唱客家傳統歌謠,表演相當豐富。
市府客委會主任委員江俊龍表示,市府客委會連續3年在霧峰辦理客家藝文活動,推廣客家文化,
讓市民有機會深入認識客家文化底蘊,盼也能以此落實台中市長盧秀燕打造「幸福城市」的政策理念,
感謝市民朋友支持及在地樂團的精彩演出。
江俊龍指出,市府團隊力推「公托公幼倍增計畫」,今年初市府利用閒置空間,
將霧峰國中熱音教室變身公托,打造更優質的育兒環境,讓年輕父母在育兒方面得以無後顧之憂。
此外,霧峰草湖溪畔第4、5期工程自行車專用道,今年也完工啟用;霧峰聯合行政中心斥資5.3億,
也將在年底動工,提供市民更舒適的洽公環境,完善市民朋友生活機能。
霧峰區長陳宗祈表示,霧峰有上萬名的客家鄉親,今日活動特別結合九九重陽節,
希望長輩走出戶外與民同樂,表演十分豐富精采,節目多元豐富,精準傳達客家樂曲的美妙,
期未來同樣能繼續合作辦理更優質的藝文活動,促進不同文化的交流與發展。

427:美麗島の名無桑
23/06/26 00:30:55.43.net
2022-10-09 09:14
台東天后宮 籲縣府還地

百年歷史台東天后宮6筆土地1951年被軍方借用,作為收受傷兵及蓋辦公室,
且續約時明確寫出借到「反攻大陸」,軍方於2007年搬離,縣府去年將廟宇及廟前停車場2筆土地歸還廟方,
但廟後方4筆土地仍待處理;縣議會專案小組日前通過請縣府歸還,縣府強調,該4筆土地曾出借國防部,
建議廟方向國防部申請證明才能進行後續處理。
台東縣政府說明,本案都依法定程序執行,但相關法令規定「土地須連續使用」,
縣府才能將地捐贈歸還天后宮,最大癥結點是,該土地曾出借軍方,廟方非連續使用,
建議廟方向國防部申請證明,以利後續作業。
台東天后宮表示,當年戒嚴時期,廟方迫不得已讓國軍借土地收傷兵、蓋辦公室,
合約還寫「反攻大陸」後地上物贈送廟方,這部分已有判決書,國防部也依約處理;
廟方已提供相關文件及日據時建廟資料,向縣府申請土地歸還,希望這次縣議會決議,
縣府盡速開會審議將土地歸還。
台東縣議會天后宮土地案專案小組召集人林參天表示,天后宮土地1933年完成建廟,
光復後廟方土地被登記為縣有地,當年國軍撤退台灣,因傷兵無處容身、強行入住借用土地,
天后宮屬「被迫無奈之事」,應不符合「未連續使用」理由,專案小組調查後一致同意,
請縣府速辦理土地返還天后宮。

428:美麗島の名無桑
23/06/26 00:31:23.60.net
《台南文獻》出包?小南城隍廟主神淪「連續劇創造」廟方氣炸發公告抗議
2022/10/12 23:44:00

位於台南市中西區的小南城隍廟在臉書上發出公告,抗議台南市文化局出版的《台南文獻》
中一篇雨廟方有關的論文造謠是非,稱廟方的主神朱一貴是看了連續劇後順勢自己創造出來的,
控訴這篇論文並未採訪也沒有經過廟方同意就直接出版,對此,台南市文化局表示,
已經致電廟方總幹事致意說明,並儘速安排作者向廟方說明,將在下期《台南文獻》進行勘誤或說明。
小南城隍廟在臉書上發出公告,抗議台南市文化局未經同意、採訪就出版《台南文獻》
第20輯的其中一篇論文,「擅自亂寫一通,說本廟的主神是1993年看六點檔鴨母王連續劇,
順勢自己創造出來的主神」,廟方指出,本廟在1973年寺廟登記,主神就登記朱一貴,
相信當時電視台還未有六點檔。
廟方強調,當時的管理人是方先永先生,本廟城隍爺也不是因為媽祖的渡化成神,
廟方沿革記載寫的很清楚,是接受觀音菩薩的渡化成神,所以廟宇的二樓才會供奉觀音菩薩,
此外廟方會雕塑仿鎮南媽 媽祖金神奉祀,是因為城隍爺過去曾經在府城寧靖王府登基當皇帝,
現在那個地方為大天后宮,供奉仿鎮南媽金身,有飲水思源的含義,
廟宇後殿的鎮殿媽祖則是湄洲媽祖的香火。
對此,文化局表示,有關小南城隍廟抗議《台南文獻》第20輯的一篇論文,
局長葉澤山已親電廟方吳姓總幹事致意說明,經聯繫文章作者,
作者表示願前往向廟方說明寫作旨趣及資料採集過程,會盡速安排雙方見面,
如文章有未竟之處,文化局也將在下期《台南文獻》進行勘誤或說明。

429:美麗島の名無桑
23/06/26 00:31:47.96.net
月老廟求姻緣袋!單身妹「招到一堆爛桃花」崩潰:可以直接丟掉嗎
2022/10/13 18:35:00

許多人為了拜託單身都會去月老廟求姻緣,希望能夠遇上屬於自己的真命天女/子,但一名女網友卻抱怨,
自己從月老廟求到的「姻緣袋」居然「都招來一堆爛桃花」,讓她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只好問大家可以直接丟掉嗎?
一名女網友在臉書《爆廢公社》發文,貼出一張照片問大家「月老廟求來的姻緣袋要怎麼處理?可以直接丟掉嗎?」
原po表示這個月老袋都招來一些爛桃花,似乎讓她不堪其擾,於是想要脫手,但又怕直接丟掉會觸犯禁忌,才會上網求助。
對此網友也紛紛留言討論,「自己看不上就說爛桃花,結果那已經是最適合你的了」、
「這問題可以去問問月老」、「確定都是別人的問題嗎」、「送給討厭的人啊」、
「一定是沒有跟月老說清楚要求」。
但也有網友認真回應,「欸…我以為只有我的這樣,(姻緣袋)不見之後遇到了很正常的異性,目前穩交4年多」。
也有網友建議原po,把姻緣袋拿去廟裡的金爐燒掉即可,「金爐火化,請神做主」、
「丟到廟的燒紙錢的金爐燒掉就好」、「超過一年的話,就有拜拜的時候跟金紙一起化掉就好;
沒超過一年的,拿回去原本的廟,問廟公怎麼處理,畢竟各地做法不同,不要隨便丟掉」。

430:美麗島の名無桑
23/06/26 00:32:24.94.net
《斯卡羅》入圍金鐘13項大獎!曹瑞原為這2遺珠抱屈
2022/10/15 12:29

《斯卡羅》的導演曹瑞原與主角法比歐、周厚安和程苡雅昨晚一同出席「2022臺北時裝週SS23」
年度開幕秀《遇見:原住民族人間國寶跨界時尚》,該劇今年入圍13項金鐘獎,再度成為關注焦點,
但曹瑞原替法比歐和周厚安抱屈,認為他們是金鐘遺珠,
「可能是大家用歷史劇的角度來看這部戲,白人演員就被忽略掉了。」稱讚他們的演技沒有話說。
至於已逝的查馬克・法拉屋樂飾演排灣族大股頭「卓杞篤」,入圍金鐘戲王,曹瑞原最希望他獲獎,
「跟其他演員相比,查馬克讓你看到他本身的靈魂,感受到謙卑與包容,這是很多職業演員做不到的。」
法比歐和周厚安這對戲中的好哥兒們,坦承當初得知劇組替他們報名時,心裡多少有點期待,
「但這就是緣分吧!」法比歐認為參與這部旗艦劇已是莫大的光榮,見證台灣戲劇發光發熱就很滿足;
周厚安透露身為演員,自己對金鐘獎有點小憧憬,但看到吳慷仁的精湛演技就心服口服,
「能夠透過戲劇與歷史有所交流已經是很大的收穫。」兩人表示會再精進演技。
周厚安與法比歐還不確定當天是否會跟《斯卡羅》劇組一起出席這場電視人的盛會,
但周厚安說如果有機會,他想穿蘇格蘭裙走紅毯,呼應他飾演的英國人必麒麟這個角色。
此外,下週就是金鐘獎典禮,年僅16歲的程苡雅今年入圍最具潛力新人獎,昨天提前曝光金鐘戰袍,
來自屏東的她說這身北排灣族的族服是曾祖母親手縫製,已有百年歷史,只要是重要場合,
都會穿上它,認為族服會帶來好運。
程苡雅在劇中飾演部落裡的公主,現實生活中也是部落的貴族,她指著身上的特殊圖騰和珠繡,
表示這是部落裡的少女服,兩條長耳環更是未婚少女才能配戴。
提到得知入圍的情況,程苡雅說當時在睡午覺,突然電話和訊息湧入,
原本抱著順其自然心態的她難掩興奮:「哇!太不可思議了!感覺一切都不是真的。」
不過她話鋒一轉,認為對手實力進強勁,尤其是同劇飾演「二股頭」的雷斌・金碌兒。
問她得獎感言準備好了嗎?程苡雅嬌羞地說:「稍微,方向大概是感謝。」
但她目前最怕別人提起金鐘獎,「先不要講,我好緊張喔!」

431:美麗島の名無桑
23/06/26 00:32:41.99.net
大稻埕「這處」很文青! 太平町走讀19日開跑
15:14 2023/03/16

位於台北大稻埕的太平町,也是現今延平北路一至三段,除有全台最豪華的「第一劇院」,
文化沙龍代表「山水亭」也坐落於此,蔣渭水文化基金會推出「太平町漫遊趣」,
3月起至7月規畫12場走讀活動,蔣渭水文化基金會執行長蔣朝根表示,1.3公里的路程,
匯聚近40個景點,屋屋都有精采故事。
位於台北大稻埕的太平町因有太平街而得名,日治時期俗稱「太平町通」,蔣朝根指出,
首次籌畫「古街町巡禮」系列導覽活動,以街町特色來導覽,並由「太平町漫遊趣」打頭陣,
太平町屋屋有故事,1.3公里的路程就有近40個景點,除了是早期社運聚集地,還有許多台灣第一也在此誕生。
蔣朝根分享,太平町內有台灣人第一家咖啡廳「維特」、全台最豪華的「第一劇院」、
北市最大茶行「錦茂茶行」等,也是台灣最大的菊元百貨創始人重田榮治的發跡地
「菊元榮商」所在處,文化及商業活動都非常興盛。
除了有許多台灣第一,蔣朝根也說,太平町曾是台灣人的書街,與日本人的書街本町抗衡,
本町為現在的重慶南路一帶,大稻埕賣台菜的「山水亭」在1922年也被稱為台灣的文化沙龍,
並與西餐廳「波麗露」併稱為戲劇、美術推手,可說是文青集散地。
太平町的酥糕、香餅也是口碑載道,因為與永樂町相鄰,農產品批發商聚集,原料能就近取得,
1864年開設的全台最知名糕餅店寶香齋,支店就位在太平町三丁目角,老字號的糕餅店義美、
龍月堂也都師承寶香齋。
蔣朝根表示,這次「古街町巡禮」從太平町出發,若反應不錯也會接續推出永樂町、日新町等地的走讀,
預計一年推出2條走讀路線,除了導覽古街町,未來也想規畫主題導覽,比如茶行、洋行、領事館之旅,
讓大家更全面了解大稻埕的文化故事。
蔣渭水文化基金會表示,「太平町漫遊趣」從3月19日起至7月2日,規畫12場走讀活動,
路線包括菊元榮商店、黑美人(寶香齋支店、維特咖啡店)、亞細亞大旅社、波麗露、大稻埕公學校、山水亭、
增全齒科等,可上臉書粉專填表報名,每梯次開放25人,報名費為250元,邀大家一探繁華榮景的那些年。

432:美麗島の名無桑
23/08/02 05:00:40.67.net
百年老廟大園五福宮 開漳聖王驅瘟護民神蹟多
10/16 18:18

桃園市境內除了南崁五福宮外,另有一間同樣叫「五福宮」的廟宇,
就位在大園區五權里,主祀 開漳聖王,且已有超過百年歷史,
廟身在數年前經過翻修、整建,並舉辦祈安三朝建醮大典,是當地重要的信仰中心。
廟方說明,大園五福宮源自咸豐二年(1852年)有黃義郎先生自桃園大廟景福宮
迎請開漳聖王之神靈分火,供奉於自己的家中,當時正逢瘟疫猖獗、病魔肆虐,
又當地經歷械鬥、征戰,陣亡之庄勇眾多,眾信士虔誠向開漳聖王祈禱,
蒙聖王顯靈,護佑庄民消災解厄得到平靜,此後占卜求安者眾多,可說是絡繹不絕。
廟方進一步提到,光緒廿八年(1902年),橫山、青埔、五塊厝地方人士倡議要建廟,
當年度完工,取「長壽、富貴、康寧、好德、善終」五項福氣象徵,
將廟名命為「五福宮」。歷經日治時期皇民化運動,部分神尊曾被囚於桃園文昌廟,
光復後才迎請回廟。五福宮落成後於民國卌六年地方人士倡議重修正殿、新建前殿;
五十六年籌組重修委員會進行大規模整修,但前殿歷經數十年寒暑,屋頂漏水、
梁柱腐朽、有坍塌之虞,村民決定再次籌組重建委員會,於一百零二年九月興工。
興工之新廟斥資上億,因開漳聖王長年庇佑地方,信徒有感,宣布建廟後一直捐獻,
於民國一百零六年十一月廿十七日入火安座,奉祀主神開漳聖王,同祀玉皇上帝、
觀音佛祖、關聖帝君、天上聖母、福德正神,兩側因應民眾需求增加文昌殿、太歲殿。
主委張正興提及,以前五福宮沒有這麼大間,後來經過多次整修,
整修後將過去的龍柱都還留下來,未來考慮要再設立文物館來擺放;
宮中的神尊部分,除開基聖王等歷史超過百年,
另外還迎請了大陸漳州雲霄威惠廟開漳聖王讓信徒參拜,
在媽祖殿也有鹿港、北港、新港媽祖的分靈神尊,也有數十年歷史。
大園五福宮百年老廟翻修已是新的面貌,今年廟方持續協助地方爭取設立石碑、
祠堂,並希望由市府編列預算每年舉辦祭祀,來紀念應戰於大埔(今龍樹坑)之役陣亡的庄勇,
希望藉此讓地方獲得平靜。另外廟方在兩年後還要舉辦圓醮科儀,也將回饋地方、
發放獎學金、低收入戶補助等公益工作列為未來的目標。

433:美麗島の名無桑
23/08/02 05:00:53.50.net
民進黨可能對鄭成功有新解讀
2022年10月17日 上午4:10

台南市安平古堡內兩處古蹟「台灣城殘蹟(安平古堡殘蹟)和「熱蘭遮城城垣暨城內建築遺構」
被蔡政府決議合併,並改名為「熱蘭遮堡」,受到各界質疑。台南市文化局表示,
更名牽涉工程浩繁,可能包括教科書等都要改動。
「熱蘭遮堡」源自荷蘭語的「ZEELANDIA」有「海之城」的意思或指荷蘭西南地區的熱蘭省。
兩岸甚至全世界的觀光客只知道安平古堡大名,而大概不知「熱蘭遮堡」是指什麼,
台文化部將世界有名的安平古堡「合併」為「熱蘭遮堡」,總有多此一舉的感覺。
安平古堡是台南最具代表性景點,更名為「熱蘭遮堡」會誤導觀光客。
台南當地能將教科書、導覽書甚至指示改為「熱蘭遮堡」,
但外國或對岸出版的觀光指南依然會稱之為安平古堡。
到訪台南的觀光客必定會找安平古堡,如果全部觀光指南和路標皆指向「熱蘭遮堡」,
會否造成遊客諸多不便,這是應該考慮之事。
大清康熙年間,熱蘭遮城逐漸失修而傾毀,後被完全剷平,目前安平古堡西洋建築為日據時期所建,
安平古堡是台灣光復後由國民政府命名。1662年,鄭成功攻下「熱蘭遮城」,
鄭氏因為懷念閩南第二故鄉泉州府晉江縣的「安平」,將該城改為「安平鎮城」,
這就是現今「安平古堡」這個名稱的由來。
鄭成功在數百年以來在中國以至世界一直有不同的形象,明朝遺臣鄭成功驅走荷蘭人的事跡,
令他作為民族英雄的標誌長期留在中國人心中。
他誓不降清的事跡被反清者以及儒家封為忠義之士,到1949年國民黨當局播遷台灣後,
蔣介石則利用鄭成功之形象來提高反攻大陸的士氣。
蔡英文上台後,似乎希望台灣與鄭成功割裂。2019年行政院發言人就在社交媒體上指因鄭成功有如
「台灣版哥倫布,殺擄掠、侵奪土地、強迫殖民」,所以要「拒絕殖民史觀,取消中樞祭拜鄭成功」。
今年是鄭成功收復台灣360周年,大陸在泉州舉辦盛大紀念活動,國台辦和國民黨代表亦有出席。
大陸認為鄭成功率部驅逐荷蘭殖民者、收復寶島台灣,是擔起民族大義的義舉,是抗外力、
促統一的圖騰,明顯民進黨當局希望抽離這段對歷史的解讀。
「安平古堡」這個遺址的歷史脈絡、分量和定位已經十分清晰。
「安平」之名就是鄭成功驅走荷蘭人的歷史見證,既然現址所能觀光早已非熱蘭遮城古跡,
當局反將遺址改名為熱蘭遮堡,是不是會予人有喧賓奪主、鵲巢鳩占之感。「
熱蘭遮堡」是荷蘭東印度公司所起之名,台灣當局反而以此來蓋過與鄭成功有關係的「安平」,
其意圖十分清楚。
當局日後是否有計畫逐步將鄭成功與台灣的歷史割裂,企圖將收復台灣這段史實抽離,
只講鄭成功誓不降清、舉「前朝」「明鄭」大旗、在台灣「另起爐灶」以鼓舞台灣本土意識,
這亦十分值得觀察。「不降清」和「前朝」兩種概念對民進黨的暗喻亦容易操控,
只不過不太願意以「中華民國」自居的民進黨執政團隊將如何偷換概念,將其本土化,
這亦需要大量改動文史脈絡甚至教科書中的評價。
這場改名的緣由看來不是為了「復古」或「還原現址風貌」,
應該是有人不希望將台灣第一古蹟連結上鄭成功的泉州故鄉,「合併」改名的動作,
強硬將福建省一個地名脫離、故意將台灣光復後的古跡「易名」,實在刻意得令人匪夷所思。
這場「合併」背後到底是真正是基於考古挖掘原因、還是另有目的,真是需要認真思考。

434:美麗島の名無桑
23/08/02 05:01:05.61.net
台灣光復77周年...許淑華曬復刻懷舊活動照 網直呼:好懷念
15:25 2022/10/25

今天是台灣光復77周年,國民黨南投縣長候選人許淑華PO出日前她和南投市長候選人張嘉哲
在南投中山公園舉行「歡慶光復節復刻懷舊活動」的照片,許多網友看了直呼「好懷念」。
許淑華今在臉書PO出許多前天她與張嘉哲在南投中山公園舉行「歡慶光復節復刻懷舊活動」的照片,
透過劍玉、釣酒瓶、橡皮筋跳繩、踩高蹺、丟沙包等趣味活動,讓前往參加的家長與小朋友們
都能回味昔日,一起紀念光復時刻,度過快樂的午後時光。
對此,許多網友回應表示「竹筷槍小時候常玩好懷念」、「我想喝彈珠汽水」、
「這是兒時回憶,祝高票當選」、「南投市要多辦這樣子的遊戲,讓小朋友走出護外追趕跑跳,
而不是假日放假都窩在家玩手機」、「好懷念,小時候玩的」。

435:美麗島の名無桑
23/08/07 17:57:12.53 .net
白色恐怖受難者互助團體 籲擺脫台獨史觀

04:10 2022/10/30


台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昨天在台北馬場町紀念公園舉辦
「50年代白色恐怖犧牲受難人秋祭追思慰靈大會」,
現場受難者遺族與台灣關心此事的各界代表,一同紀念白色恐怖下犧牲的受難者。

會長周弘奇致詞說,自1991年起,台灣地區受難人互助會便公開追悼白色恐怖犧牲烈士,
30多年來不斷回到馬場町刑場,緬懷當年烈士追求改造社會的理想,
更要向台灣社會表達白色恐怖受難者及家屬對台海局勢的擔憂與呼籲兩岸和平統一。

周弘奇說,由於台灣長期反共教育與對社會主義制度的妖魔化,
台灣白色恐怖被簡化為「抗中保台」,甚至被李代桃僵轉化為「台獨」的政治資源。

他指出,隨著新冷戰興起,「統獨」成為激化地緣政治緊張的關鍵因素,
隨著中美對抗的加劇,兩岸又再度被推向戰爭的邊緣,只有擺脫台獨史觀,
完成統一志業,才能真正結束兩岸的軍事對峙。

台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於祭文中指出,台灣目前面臨內憂外患的環境,
但台灣政府仍施行親美抗中的政策,罔顧民生發展,替美國剝削台灣人民,
以網軍暴力控制台灣人民的言論思想自由,但經濟、疫情卻都無法處理,
放任疫情發展至今,未來台灣老百姓將吃更多苦。

白色恐怖受難人彭金木表示,在俄烏戰爭中,美國在全世界製造地區混亂與各國矛盾,
引起戰亂,因此,他高喊應該要反對台獨、反對美日反中的力量,追求兩岸和平統一。

436:美麗島の名無桑
23/08/10 05:59:04.34 .net
2022年11月05日 23:54

連俞涵自嘲被歷史報復 「無限投胎」50年代


《流麻溝十五號》為台灣首部以描述「女性政治受難者」的紀實電影,
金鐘得主連俞涵、 演員余佩真及導演周美玲在受訪時,
爆出原來劇組裡有工作人員的家屬正是當年流麻溝事件的真實受難者,
這個秘密隱藏了四、五十年都不敢說,直到電影曝光才敢透露,
讓兩位女主角驚呼「我們到現在才知道!」。

導演周美玲在接受《電癮好選?普t主持人簡立?副当K時大爆料說,
劇組裡的收音師以及飾演分隊長的演員家屬正是當年流麻溝的受害者。
其中飾演分隊長的演員楊鎮,在為拍戲做準備時與奶奶分享角色和戲服照,
才知道奶奶曾被帶到?酷?翠氈C劇照讓奶奶回憶起隱藏半世紀的內心秘密,
當時的思想犯被禁止談及此事,所以即便是自家人,奶奶先前也隻字未提。

兩位女主角連俞涵和余佩真聽見此事大感驚訝,並感嘆如果不是《流麻溝十五號》
這部電影的問世,也許很多受難者只能將這段過去埋藏在心中。

被問到如何為角色做事前功課,飾演山東煙台人的連俞涵表示,
自己特意去找山東人學習講話腔調,學會的第一句話是「吃飯」,
更笑著說「尋找過程看到用山東命名的店,老闆卻講著一口流利的閩南語」,
所以在找口音參考對象時困難重重,甚至為此加入山東同鄉會,
和長輩們一起爬山,只為了偷學山東腔對話的口音。

余佩真則分享自己每天早起練習發聲,以改變說話的共鳴使角色更加傳神,
更坦言「台灣國語比日文還要難。」,因為各地鄉音都不同。

除了學習語言,兩位女主角也參觀和參考了大量人權博物館的紀錄片,
為讓角色下了不少工夫。尤其連俞涵從《一把青》、
《茶金》到這次的《流麻溝十五號》,演出背景都是1950年代,
她笑說:「只是用不同身分回去,這段歷史我等於親身經歷,十分有感。」,
並期望觀眾透過這部電影喚醒對彼此的理解,珍惜我們現在擁有的自由。

《流麻溝十五號》描述1950年代白色恐怖時期,政府對三位不同身分的女性進行
「思想再教育」的真實故事,改編自曹欽榮的《流麻溝十五號:?酷?乱カ分隊及其他》;
為了完整重現當時的時空背景與真實情感,製作團隊花費超過一年的時間調查研究史實場景、
訪談受難者家屬和作者曹欽榮等等。

由於拍攝成本相對高加上題材敏感,出品人姚文智於挖貝平台和電影網站發起群眾募資計畫,
成功募集超過1200萬元,榮登2022年電影類集資冠軍。

437:美麗島の名無桑
23/08/14 06:06:41.62 .net
基隆和平島遺址考古新發現!再發現一具新遺骸

15:44 2022/12/06


為辦理「和平島B考古遺址」解說中心工程,基隆市文化局正於已暫停開放參觀的和平島諸聖教堂考古遺址,
進行落柱坑位試掘及工程整備作業。不過,近日卻在考古遺址中,發現一具新遺骸,
目前已經開始清整遺骸並進行研究調查。

基隆市文化局副局長李添慶表示,目前新發掘遺骸從人體脛骨處發現,出土自18個試掘坑位其中之一,
大致可以看出整體輪廓,但仍須進行年齡、性別與人種的初步辨識。
已知此具遺骸與前幾年出土墓葬方位相同,頭朝向西南,目前尚未發現有陪葬品。

李添慶說,文化局為更有效保護和平島諸聖教堂考古遺址現場,基隆市政府積極爭取
「和平島B考古遺址」解說中心興建工程,通過中央核定後,
在進行前置作業落柱坑位試掘及工程整備作業,沒想到竟發現了新的遺骸。

李添慶表示,解說中心在盡最大可能不傷及考古遺址的考量下,採落柱最少的工法來設計。
由於考古遺址範圍內的工程必須遵守文資法相關規範,不可損及考古遺址珍貴價值,
遂針對解說中心結構落柱的位置,優先委託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試掘,
於今年10月17日啟動現場發掘,並暫停開放現場參觀,計畫進行18個坑位的發掘,
試掘完畢後將由施工單位接手工程。

文化局文化資產科長郭麗雅補充,現階段團隊會將新出土遺骸,清整完畢後移至研究室繼續研究,
針對性別、年齡與人種等背景深入探究。

和平島諸聖教堂考古遺址自2011年起便有考古學家團隊陸續進行試探挖掘,自2018年起
「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畫」進行較大規考古發掘計畫,
除了發現西班牙修道院遺構及相關文物,本考古遺址共出土了20具墓葬。

438:美麗島の名無桑
23/08/16 05:48:00.35 .net
基隆和平島諸聖教堂遺址 再發現一具遺骸

04:10 2022/12/07


基隆市政府將成立「和平島B考古遺址」解說中心,
目前進行落柱坑位試掘及工程整備作業,暫停開放民眾參觀和平島諸聖教堂考古遺址。
不過,近日在考古遺址中,再發現1具遺骸,目前已開始清整遺骸並展開研究、調查。

基隆市文化局為更有效保護和平島諸聖教堂考古遺址現場,
積極爭取「和平島B考古遺址」解說中心興建工程,
通過中央核定後,在進行前置作業時,沒想到竟發現了遺骸。

文化局副局長李添慶表示,目前新發掘出的遺骸從人體脛骨處發現,
出土自18個試掘坑位其中之一,大致可看出整體輪廓,
已知遺骸與前幾年出土墓葬方位相同,頭朝向西南,目前尚未發現有陪葬品。

他指出,解說中心採落柱最少的工法來設計,盡最大可能不傷及考古遺址,
由於考古遺址範圍內的工程必須遵守《文資法》相關規範,不可損及考古遺址珍貴價值,
遂針對解說中心結構落柱位置,優先委託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試掘,
今年10月17日啟動現場發掘,並暫停開放民眾參觀,
計畫進行18個坑位的發掘,試掘完畢後由施工單位接手工程。

文化局文化資產科長郭麗雅補充說明,現階段團隊會將新出土遺骸清整完畢後
移至研究室繼續研究,針對性別、年齡與人種等背景深入探究。

和平島諸聖教堂考古遺址自2011年起便有考古學家團隊試探挖掘,
2018年推動「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畫」,進行較大規考古發掘,
除了發現西班牙修道院遺構及相關文物,考古遺址也已出土了20具墓葬遺骸。

439:美麗島の名無桑
23/08/20 00:23:53.24 .net
新屋漁船擱淺 地方憂破壞石滬遺址2023再啟滬口普查

15:29 2022/12/07


桃園一艘漁船3日擱淺在新屋蚵間,在地文史工作者許立志發現,
該處是擁有百年歷史的石滬基座遺址,因擱淺事故導致年久失修的鵝卵石平台
與基座被破壞,恐讓石滬歷史出現斷層。
目前中壢區漁會與桃市府海岸管理工程處等單位在場協助,預計明早將船拖出。
海管處說,雖擱淺地點靠近蚵間1號石滬,但當地未列入造冊,明年將再啟動滬口普查。
漁會也強調,救援過程會特別留意不影響附近石滬。

中壢區漁會總幹事黃?コ汶表示,3日接獲通報,該艘漁船因冷卻水管脫落,
導致引?フ熄火,被海浪推至蚵間岸邊,擱淺無法動彈,第一時間與海巡報備後,
豈料船隻又被海浪往岸上推約30公尺,依處理SOP,
要在船末端開出一條溝將船隻拉出,漁會、海管處與海巡等單位都到場協助。

許立志指出,新屋蚵間石滬群幾乎每座都擁有百年以上歷史,
他長年致力石滬及海岸先民文化調查相關工作,3日有漁船不慎擱淺在蚵間,
經調查該地為未經修復的石滬遺址,退潮時在現場能看見鵝卵石平台及石滬基座遺址。

許立志認為,未來若要修復這座石滬,勢必要找出原本基座,若因天然因素損壞,
最底層基座都會保存良好,如今遇上擱淺事故被破壞,令人心痛。
除列入造冊的石滬群外,其他遺址也相當重要,後人如要考古石滬歷史,
追溯遺址就是調查重點,重要線索被破壞,恐造成歷史斷層。

海管處說明,桃市府文化局與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當初普查未將擱淺點列入石滬遺址造冊,
此處距離蚵間1號石滬約50至100公尺,會密切注意船隻是否往南漂向1號石滬,
開挖通道時也會避免影響現有石滬。

據統計,新屋蚵間剩9座石滬,市府2019年啟動修復,經歷4年終於在今年10月修復完成,
其中蚵間1、2、3、4、5、6號石滬已列入市定文化景觀,剩餘3座將於明年底前全數登錄。
海管處提到,明年將再次啟動「滬口普查」,訪問在地耆老搜集口述歷史,
若發現新的石滬遺址,經現場評估有修復可能,會再列入追蹤名單並規畫修復行動。

據悉,目前中壢區漁會正協助漁船脫困,出動怪手往西北方要開出溝道,
今早因水位不夠深救援未果,預計明日上午漲潮時,會再出動船隻將擱淺船隻往外拉。
黃?コ汶也強調,救援過程會特別留意,不會影響到附近石滬群。

許立志則說,誰都不希望碰上類似事故,漁船對漁民非常重要,
歷史文化對地方也不可或缺,相信船主也非故意,溝通過程中也許造成誤會,
盼將傷害降到最低,呼籲大眾能瞭解遺址保存重要性。

440:美麗島の名無桑
23/08/22 18:26:49.37 .net
清水建國國小考古體驗課程 就地取材挖掘體驗遺址文化

15:26 2023/01/05


台中市清水區建國國小考古體驗課程,讓小學生親手挖掘體驗遺址文化,
小學生們拿著小鋤頭和小平鏟挖掘興奮期待自己有新發現。
學生們強調,如此難得的學習經驗,希望可永續保留在學校,
將考古資產規畫到活動中心重新設計案,發展獨一具特色的校本課程。

建國國小指出,「很久很久以前,我們還沒出生,有一群人曾經在這裡生活…」,
學校新建活動中心位址工程開挖地基過程中,經巿府文資處會同成功大學
考古學研究所劉益昌教授、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人類學組劉克?щウ授、
東海大學歷史學系劉超驊教授共同現場勘察,確認活動中心基地為中社遺址的範圍。

各界已於2022年5月進行緊急第一期搶救發掘,建國學生也參與導覽課程,
認識考古專家於考古發掘時的專業精神,以及理解遺址之重要及文化內涵。
因第一期考古範圍有大量考古遺物、現象及墓葬的發現,所以再進行第二期更大範圍的搶救。

建國國小說,因學校所在區位重要性,藉此搶救發掘計畫,
創造出「當下」「現地」的教學情境,藉著第二期計畫,除中年級現場導覽課程以外;
教師協同成大考古專業團隊,規畫高年級體驗挖掘的課程,
讓學童在現場化身為小小考古學家,動手挖掘過程中打開不同的知識邊界。

建國國小強調,因高年級學童已經有第一期導覽的先前知識,
第二期體驗課程的規畫主要是在考古現場,運用各項採集的工具進行挖掘,
體驗考古的過程;參與的學童進人探坑拿起小鋤頭、小平鏟挖掘時,
興奮的期待著自己可以有新發現。

441:美麗島の名無桑
23/08/26 07:03:55.20 .net
鐵路高架化的見證 北興街35號登錄為嘉市歷史建築

14:58 2023/01/06


遭祝融之災的嘉義市北興街35號早期木構造建築,將登錄為嘉義市第32處歷史建築,
名稱是「原『南國運送店』」,曾見證台鐵、林鐵、糖鐵交會,
位處鐵路高架化後轉運中心客運的出入路徑,未來修復可成為木都及鐵道的入口意象。

2021年10月28日傍晚北興陸橋下的北興街35號民宅失火,燒毀木構造建築物僅剩屋架
及部分屋面,屋主郭張?e鳳與兒子郭天志主動提出申請登錄歷史建築,希望修復,
未來作為鐵道運輸、森鐵、糖鐵的歷史解說導覽空間,市府文化局啟動文資審議。

文化局表示,北興街35號及隔壁棟31巷18號鐵道局宿舍共2棟建築物,火災前列冊追蹤,
災後經文化局會同專家學者現勘,為彰顯其工藝價值及嘉義早年車站運輸的歷史定位,
因而決議2棟都持續列冊追蹤。

去年12月29日嘉義市文資審議委員會審議北興街35號民宅後,認為該建築見證了早期嘉義市
「運送店」的歷史,其具入母式屋頂與西式屋架,且木窗框線腳修飾典雅,
符合歷史建築登錄基準,決議登錄為嘉義市第32處歷史建築



442:美麗島の名無桑
23/08/30 18:20:36.13 .net
約800点超の文物が出土 公共住宅の建設予定地 清朝時代の遺構も/台湾

7/6(木) 18:04

北部・台北市の公共住宅建設予定地で行われた試験的な発掘調査で、800点以上の文物が出土した。市政府都市発展局は5日、保存し、展示する方針を示した。

同局によると、予定地は日本統治時代の1910年代前後に建設された旧台北監獄のエリアにあり、市定古跡の台北監獄外壁遺跡に近い。2020年と21年に発掘を行ったところ、清朝時代の排水溝の遺構が発見され多くの文物が出土したという。

公共住宅の設計と建設を請け負う会社は出土品のリストを作成した他、遺構を分類した上で、現地保存や別の場所での再建、デジタル展示することを計画。市政府文化局は、建物が完成する前に詳細な展示計画を審査し、歴史や文化のつながりを保つとの立場を明らかにした。

443:美麗島の名無桑
23/09/05 06:03:31.82 .net
羅東國小「失鐘案」 11萬元復刻版銅鐘遭竊

2023年1月11日 下午7:29


宜蘭羅東國小發生「失鐘案」!2年多前校慶時,校方發現日治時期的老照片,
當時學校有個銅鐘,因此做了一個復刻版,價值約11萬元,沒想到,竟然被偷了,
校長懷疑,小偷摸?K翻牆,潛入學校行竊,不排除被人當資源回收品變賣了。

宜蘭羅東國小校長?ョ尚義說,「禮拜天還在禮拜一早上來,就發現不見了。」

校長的語氣,滿是無奈,因為對於校方來說,有著歷史意義的一座銅鐘,竟然被偷了。

宜蘭縣羅東國小,正在進行球場工程,一座復刻的銅鐘,被放在工地旁邊,
校方表示,週日傍晚還鎖在鋼架上,天亮後,就不見了。

宜蘭羅東國小校長?ョ尚義說,
「它本來是鎖在上面的,(所以是裝在上面不見的)對,只有銅不見而已這個鐵架都還在。」

被偷的銅鐘,直徑約有63公分,重量大概20~30公斤,2年多前,
校方根據日治時期的老照片,花了約11萬元,復刻這座銅鐘,
如今遭竊,警方懷疑,可能遭到變賣,依照最近的五金回收價格,
廢銅每公斤為140元,銅鐘約可換得4200元。

宜蘭羅東國小校長?ョ尚義說,「這個鐘應該是日治時代就有的鐘,
因為我們120周年校慶的時候,整理資料時看到,有這樣過去的一個鐘,
我們就把它復刻回來,就大概是120年以後才復刻的,所以大概兩三年的鐘。」

除了銅鐘不見,部分工程材料也被偷走,儘管施工廠商願意負責賠償,
但對校方來說,就算是復刻版,還是希望警方幫忙找會這座別具意義的銅鐘。

444:美麗島の名無桑
23/09/09 08:15:10.65 .net
台南公民史學行動 台江建庄二百年文化路徑地圖發表

2023-01-17 12:53


台南社大台江分校台江民俗文化班、結合和順國中台江社的探索實作課程,
針對台江十六寮做文獻資料及田野調查,經一學期的踏查與討論,
今天發表台江《建庄二百年》文化路徑地圖。台江分校執行長吳茂成表示,
藉此讓大家知道,所住處有悠久的歷史與文化,不是草地人。

指導老師吳茂成說,社大台江分校、海尾朝皇宮結合台江十六寮村廟,推動大廟興學,
倡議公民史學運動,開辦台江民俗文化班,成帶領學升、大廟興學志工,
以及結合和順國中台江社的探索實作課程,以公民史學的行動,
分工進行文獻資料及田野調查,經過一學期的踏查討論,比對台江拓墾文獻、
台灣堡圖、日治時期昭和11年的古地圖,找出道光年間的洲仔尾車路古道,
大抵是今日的安中路-怡安路-頂安街,海佃路、安和路及長溪路、長和路、
公學路在百年前即有,這些古道,以總頭寮、十三佃為中心,連接台江十六寮,
也是今日踏溯台江先民拓墾歷史現場的文化路徑。

台江分校為深耕台江本土教育,特別套繪日治時期昭和11年的古地圖,
同時收集安南區公所、農會、海尾朝皇宮等老照片,
印製台江《建庄二百年》文化路徑地圖,分送海東國小、海佃、
和順國中等19所高國中小,以及安南區公所,圖書館、在地大廟,
邀請台江老中青少在新春連假期間,帶著地圖,走讀台江十六寮村落大廟,
上香祈福之外,同時認識台江先民相放伴,建庄結社的歷史文化,
共同以文化學習行動,迎接台江建庄二百年。

台江十六寮文化路徑發表會在安南區公所前舉行,安南區長葉誌明、安南區里長聯誼會、
安南國中校長蔡佳宏、和順國中校長謝連陽、十三佃耆老鄭新讚、
台江民俗文化班同學代表等參加。謝連陽表示,這學期和順國中台江社同學進行
畫台江家鄉地圖及採訪家族故事書寫,特別是同學日治時期的古地圖,
分組進行台江《建庄二百年》文化路徑地圖的套繪,實際認識台江家鄉的地景及文化路徑,
同學們對畫台江家鄉古地圖特別感興趣,還會從地圖中尋找阿嬤的家在那裡。
蔡佳宏則說,學校將會把文化路徑地圖放大印製 ,掛在牆面上,
讓學生在校園中就可以認識台江家鄉,深耕台江本土教育。

社大台江分校今天也印出安南區公所在日治時期的安順庄役場、安南區農會老照片,
贈送給安南區公所,並且在一樓大門前展示,同時印製台江《建庄二百年》文化路徑地圖,
將贈送給區公所,分送給里長及鄰長,邀請里民鄉親,一起來踏溯台江歷史現場及文化路徑。
想要台江《建庄二百年》文化路徑地圖的市民,可到安南區公所、海尾朝皇宮、安南圖書館索取。

445:美麗島の名無桑
23/09/12 21:40:25.48 .net
2023年竹南后厝龍鳳宮元宵節祈福龜王 120萬大金龜亮相

14:24 2023/01/26


苗栗縣竹南鎮后厝龍鳳宮每年春節都會舉行乞龜祈福擲龜王活動,
今年的大金龜價值高達120萬元,再度由國內力大生投公司所乞得,
另外,還有數10座大小不一的祈福金龜,由數10萬元至1萬2000元不等,
都由信眾在媽祖面前擲出聖筊後請回住家公司,信眾都相信祈福金錢龜能助
個人公司財富旺盛。苗栗縣長鍾東錦26日特別前往向信眾們致意,
祝福所有縣民福氣安康賺大錢。

竹南后厝龍鳳宮擁有全台最高媽祖神像聞名,每年的春節至元宵節期間,
廟方都會舉辦乞龜祈福擲龜王活動,以及猜燈謎、做元宵湯圓、
製花燈等系列活動,讓竹南地區春節期間熱鬧滾滾。
相傳乞龜活動已傳承百餘年歷史,過去農業時代,信眾會向媽祖擲筊乞求福龜保佑全家平安,
以往的福龜是用紅龜粿或是紅龜包所組成,乞得的福龜帶回家中,
給家人親友及左右鄰居分食,以分享福氣保佑平安。前一年乞龜順利者,
隔年須以加倍的福龜還願,有的成功商家甚至會獻上數百斤的福龜來還願。

由於時代演變,分食紅龜裸或紅龜包的習慣已經大幅減少,
有的廠商建議改以現金製作福龜來代替,便於搬動及長期供奉保存,
廟方在信眾的建議下才改成現在的祈福金龜來供信眾乞福。除了廠商認購的金福龜外,
廟方也會製作小型的金福龜供信眾現場擲筊,只要擲得聖杯就代表媽祖同意,
可以將祈福金龜請回供奉。

26日上午,龍鳳宮的乞龜祈福擲龜王平安文化祭正式上場,
現場最大的龜王價值高達120萬元,是由力大生技公司所乞得,
苗栗縣長鍾東錦特別前往龍鳳宮參拜,並向現場民眾拜年,祈求全體縣長平安幸福。

446:美麗島の名無桑
23/09/19 01:11:02.85 .net
台南大秘寶!南鐵地下化4年挖出19處遺跡 網讚:果然是古都

2023年1月31日 下午2:11


台南鐵路地下化工程原本預計2024年通車,2026年全線完工,
但施工中挖到了大量歷史遺跡,包括距今約兩千年前的「聖功女中遺址」,
前後共19處遺跡出土,對此,鐵道局南工處表示,目前14處遺跡已完成移置,
尚有5處待探查、回填或移置,導致工程進度勢必會受到影響,
不過對於工程中屢屢挖到寶物,讓很多網友相當興奮,
大讚台南果然是古都,處處都是寶。

台南鐵路地下化工程,從東區林森通勤站到北區柴頭港溪長約7公里餘的鐵路沿線,
施工4年多來共發現多達19處遺跡,包含距今約兩千年前的「聖功女中遺址」,
還挖到清朝大北門城垣遺跡、人骨、糖間遺構及日治台南車站舊排水設施,
甚至有全台唯一僅存的日治時期轉車台。

對此,南工處表示,目前19處遺跡中,已有14處完成移置,尚有5處待探查、
回填或移置,不過原本南鐵地下化預計2024年切換地下通行,
全線2026年完工,受到這些遺構影響,工程勢必受到延宕,
目前仍在評估完工與通車延後的時程。

對於台南地底下的遺址,常常討論台南大小事的粉專《台南式》也幽默表示,
「新竹棒球場地底下算什麼,台南的地底下才真的是臥虎藏龍,一堆大秘寶」
這讓很多網友相當興奮,笑稱台南到果然是古都,處處都是寶,不過也有人認為,
台南地底下這麼多寶物,每每挖到遺跡就得停工,「真的可以活到它建完嗎?」

447:美麗島の名無桑
23/09/24 01:44:22.06 .net
苗栗縣苑裡鎮公有零售市場重建牛步 鎮代會排專案報告

2023-02-02 13:26


苗栗縣苑裡鎮公有零售市場4年前大火燒毀後,公所雖積極爭取經費,
但因部分建物登錄為歷史建築、清運工程拖延及重建工程招標不順等,
至今重建牛步仍遙遙無期;8日鎮代會臨時會將登場,已有鎮代揚言質詢,
希望市場重建能儘快開展。

苑裡鎮公有零售市場2018年9月間發生大火燒毀,原主體建物殘留磚牆也才裸露出來,
經地方文史工作者調查研究發現可追溯至清朝治理時期,最後日治時期重建為市場,
見證過往庶民生活,具備重要歷史記憶,災後於2019年3月登錄為歷史建築,
範圍包括据賣所建築本體、市場本館沿街現存牆體及別館山牆等部分。

苑裡公有零售市場拆除重建工程,目前爭取經濟部中部辦公室補助6357萬6千萬元、
苗栗縣政府補助1千萬元,總預算2億2千萬元整,去年底因工料雙漲,工程流標2次。

公所表示,由於原設計案並未將歷史建物納入,新任鎮長劉育育認為歷史建物
才是新建市場亮點,若能與歷史建物結合,才能延續舊市場的歷史,
近日將廣徵民意,定案後再行相關招標事宜。
且為了讓鄉親更了解市場文史,已在市場搭設觀景台,提供民眾參觀,並設置解說牌。

代表會主席黃晃?g則表示,針對公有零售市場重建案,大多代表都不清楚公所目前新的規畫內容,
確實有鎮代強烈質疑,目前臨時會已排定議程要請公所做專案報告。
他說,舊攤位是141個,新建案不管如何變化,都會要求攤位必須超過,
妥善安置原攤商及維護其權益,這樣才合理。

448:美麗島の名無桑
23/09/26 01:00:30.01 .net
史博館南海辦公室揭牌 史哲:一棒接一棒

2023-02-04 12:22


國立歷史博物館上午舉行南海辦公室揭牌典禮,由文化部部長史哲與史博館館長
梁永斐共同主持,也宣布史博館整建工作開始,史哲表示,文化工作一棒接一棒,
自己接下了這棒,也會把工作做好。

史哲指出,史博館的整建,工程都由史博館直接處理,除感謝史博館的用心,
史哲表示,史博館地處南海路,不只有日治時期的建設,
也有1949年後的發展,是文化聚集之地,十分重要。

449:美麗島の名無桑
23/09/27 05:34:19.90 .net
歷史建築帖佐醫院 市府啟動修復招標

2023/02/08 05:30


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前醫官帖佐直喜氏,在當時高雄堀江町開設帖佐醫院,
二○一六年登錄為歷史建築,市府獲文化部補助,啟動修復招標,
將斥資逾四千四百萬元,重現日治街屋風華。

斥資4千多萬 將重現日治街屋風華
帖佐醫院屋齡近九十年,位於現今建國四路、必忠街口,建於昭和八年(西元一九三三年),
當年台灣總督府醫官帖佐直喜,因健康因素請辭後,
在高雄州堀江町一丁目六番地開設醫院,主治耳鼻咽喉、皮膚疾病。

文化局表示,帖佐醫院於二○一六年登錄為高市歷史建築,今年由文化部補助經費,
市府日前啟動修復招標,預定兩年後完成,將重現「堀江町日式街屋」百年風華。

地方人士指出,堀江町近高雄港濱線(現為哈瑪星),為日治時期最繁榮地段,
期待醫院改建吸引文創、餐飲進駐,與駁二藝術特區、高雄港棧二庫串聯活絡商圈。

文化局強調,帖佐醫院位於大路轉角,二戰後短暫作為高雄商業公會會館
及市府職務宿舍使用,正廳由前羅馬柱撐出圓弧門面,外觀呈現昭和和洋折衷式樣,
一樓為診療所,二樓為帖佐醫師住家,當時非常流行住商併用、下店上宅。

450:美麗島の名無桑
23/10/03 06:45:09.17 .net
西螺大橋通車70週年 西螺藝陣文化祭主視覺亮相

2023年9月30日 下午10:03


雲林縣政府於一○九年首次在西螺大橋上辦理西螺藝陣文化祭系列活動,
號召上萬人高舉火把齊上「遠東第一大橋」,透過「萬人祈福-點亮幸福」活動,
點亮整個西螺,除了帶來正向、安定、鼓舞的力量,更是直接行銷西螺的觀光與在地文化,
成為台灣觀光新地標。今年適逢西螺大橋通車滿七十週年,
為推展行銷縣內觀光及傳統宗教文化,文化觀光處規劃於今年十月廿一、廿二兩天
將與彰化縣政府聯手盛大舉辦「西螺大橋藝陣文化祭」慶祝活動,
活動也會與在地福興宮及西螺七崁文教基金會合作,邀請武術師傅、舞者、
藝陣表演,號召兩縣市的鄉親們十月份一同來為西螺大橋慶生。

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表示,西螺大橋興建於日治時期,全長一九三九‧○三公尺、
?ェ度七‧三二公尺,一九五二年完工後使用至今,擁有「遠東第一大橋」美名,
更是雲林鄉親的共同記憶,今年適逢西螺大橋通車滿七十週年,
文化觀光處特此策畫十月廿一、廿二日連續兩天的活動,此次主視覺設計構圖是以
「西螺大橋通車七十週年」為意象,使用西螺大橋的鋼鐵紅為底色,
凸顯出此次活動想傳遞的雲林人自信、力量與熱情。

設計中融入數字七與大橋元素,透過數字的線條傳達著大橋過去世代與現在持續前進的連結,
說明展現出西螺大橋通車七十週年對雲彰兩縣市獨特性及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451:美麗島の名無桑
23/10/07 07:46:36.05 .net
在地文學作家蔡秋桐新書發表會
2023年2月21日 下午10:30

雲林縣政府為響應聯合國「世界母語日」及推廣在地文學作家蔡秋桐先生之作品,
於文化觀光處策劃系列活動,包含二月三日至三月二十六日精選主題書展及二月二十五日主題講座
《咱的日子—我們的日常》,並在二月二十一日上午九時辦理蔡秋桐新書發表記者會,
「保正作家」蔡秋桐先生作品《蔡秋桐詩文集》、《蔡秋桐影像集》由雲林縣政府文觀處、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國立臺灣文學館共同編纂出版,其文學與影像見證著戰前、
戰後雲嘉農村的社會發展與地方事務,是臺灣文學作家與作品研究的重要資料之一。
當日記者會議員林文彬也特別到場與會。
雲林縣長張麗善表示,蔡秋桐先生出生於雲林,日治時期曾任地方保正,故有「保正作家」之稱,
戰後亦曾擔任第一任元長鄉鄉長,並當選臺南縣第一屆參議員。其創作文字語言以漢文、
臺灣話文夾雜書寫,具有強烈的本土語色彩,像是紮紮實實從臺灣的土地上長出來的文學,
厚重而樸實,有臺灣原味。深厚的文化底蘊,歡迎民眾一同發掘。
文化觀光處陳璧君處長指出,記者會當天特別邀請到文學家陳淑容博士,
分享及探討秋桐先生文學作品,讓民眾能更暸解與欣賞秋桐先生的文學造詣,
秋桐先生身兼保正及糖廠委員留下珍貴的文件,以及蔡氏家族和當地早期生活影像,
同時為農村社會文化變遷做見證,這些文學小說及影像資料成為今日我們暸解日治時期
農民生活最真實的生活紀錄,而這股文學創作的氣息至今仍在延續著,
也增添雲林文化觀光休憩廊帶的亮點。
信義國小所在的五塊村正是秋桐先生的故鄉所在,他深知教育對孩子、社區發展的重要性,
因此信義國小的校地、校歌、校徽及設置等無一不與他息息相關,
於此,在史利明校長的努力之下,將現「讀冊館」轉型活化為「蔡秋桐文學館」,
並於四月十八日蔡秋桐誕辰紀念日揭牌,以期讓更多人暸解秋桐先生的生平事蹟,
也激起社區民眾及學生對秋桐先生的典範學習。
臺語是我們的母語,也是臺灣這片土地的語言,蔡秋桐為臺灣文學史上的重要作家,
其作品對於農村文學、臺語文學、地方史事都有重要意義,為提升人文素質,閱讀文學經典,
培養良好的文化底蘊,希望藉由此機會使民眾深入暸解蔡秋桐先生事蹟及其作品,
進而發掘更多雲林在地的文學創作。

452:美麗島の名無桑
23/10/09 07:40:04.39 .net
黃土水大型個展 明起國美館登場
2023年3月24日 上午11:23

文化部所屬國立台灣美術館籌備已久的「台灣土・自由水:黃土水藝術生命的復活」
展覽將於25日開幕,這是過去將近100年以來台灣近代雕塑第一人黃土水最盛大的個展,
展出藝術家37件經典作品及重要文獻資料。策展人、國美館資深研究員薛燕玲表示,
將透過作品與史料呈現黃土水短暫卻璀璨一生的創作心血。
黃土水(1895-1930)生長於日治時期的台灣,畢業於總督府國語學校,
而後獲得保送進入東京美術學校雕刻科木雕部,直到研究科畢業,
他是第一位進入東京美校的台灣人,也是第一位入選日本官辦展覽
「帝國展覽會」的台灣藝術家,從1920年到1923年連續4屆入選「帝展」。
黃土水生命最後幾年廢寢忘食致力於創作〈水牛群像〉,企圖再次問鼎帝展,
可惜於1930年12月21日因腹膜炎病逝,成為最後遺作。
短暫36載人生,黃土水卻為台灣留下無數不朽的經典作品,成為台灣藝術史的巨擘,
既奠定台灣近代雕塑走向現代雕塑的基礎,也為台灣美術史開啟了後代可以追隨前進的道路。
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昨天在記者會上,感謝彰化高中、太平國小等收藏單位
及民間藏家的共襄盛舉,成就了黃土水在台灣最大規模的一次展覽。
黃土水以短暫的人生及創作生涯,不斷的將台灣原素、精神、風土民情展現在他的作品裡,
而其作品也跨越了政治、文化、歷史,實踐了他心中所追求「一個藝術上福爾摩沙時代的來臨」。
李靜慧強調,文化部會持續重建台灣藝術史工作,繼續挖掘台灣歷史脈絡中藝術家的
貢獻與藝術能量,讓台灣的藝術家能夠站在自己土地上,向下扎根,並擴展至國際,
「也要讓所有台灣子民為自己的文化、土地感到驕傲,一起努力邁向福爾摩沙時代」。
國美館長廖仁義表示,作為一位台灣美術史學者,看見這次黃土水大展的盛大舉辦,
內心感到很激動,「我在20幾歲時沒聽說過黃土水,直到快30歲時才知道有這個人,
因此我在日後研究台灣美術史,在課堂上教導學生認識這位偉大的雕刻家。」
他說,很榮幸能在服務國美館期間,在文化部重建台灣藝術史政策下,
辦理黃土水這次的重要個展;而原本要在今年年底舉辦的展覽,
後來提前至3月25日美術節辦理,更是深具意義。
廖仁義提到,這次展覽共展出37件作品,佔了黃土水短暫一生創作的二分之一,
過去國立歷史博物館舉辦黃土水展覽,展出29件作品;
高雄市立美術館則是展出22件,能夠持續增加實屬難得。
希望未來讓更多散落在各地的黃土水作品有一天能夠再相聚,
「黃土水藝術生命的復活需要大家的力量一起完成。」
薛燕玲說,籌劃該展是公務生涯最值得驕傲的事,但馬上遇到「不知道藏家在哪裡」的瓶頸,
「尋訪的過程猶如化身柯南」,因此她非常感謝所有藏家的慷慨允借,讓這次展覽順利舉辦。
國美館表示,從黃土水過世至今,日治時期只有1931年遺作展,
戰後時期只有1989年與1995年史博館與高美館分別舉辦個展。
黃土水的榮耀與悲傷,年代已經久遠,記憶已經模糊,國美館期待藉由這個展覽,
重新展現黃土水一生的奮鬥身影及其刻劃的時代印記,既彰顯他藝術生命的不朽,
也見證台灣這塊土地的自由與美麗。
「台灣土・自由水:黃土水藝術生命的復活」是黃土水過世將近100年最大規模的專業展覽,
薛燕玲帶領團隊經過1年的研究、蒐集與梳理,重新踏查與建構,將於25日開幕,
展至7月9日,有關該展相關訊息請至官網或Facebook粉絲專頁查詢。

453:美麗島の名無桑
23/10/09 07:40:26.32 .net
特教班師生 走讀台江建庄史
2023/02/22 05:30

今年適逢台江建庄兩百年,社大台江分校攜手和順國中發表台江《建庄兩百年》文化路徑地圖。
安慶國小特教班六十九位親師生昨循著同安路、海中街古道,從學校步行到海尾朝皇宮,
進行建庄兩百年戶外教學。
台江分校執行長吳茂成說,為深耕台江本土教育,特別套繪日治時期古地圖,同時收集老照片,
印製台江《建庄二百年》文化路徑地圖,分送台江十九所高國中小學,以及安南區公所、
圖書館、在地大廟等,邀民眾帶著地圖走讀台江,同時認識台江先民建庄結社的歷史。
安慶國小特教班昨日進行台江建庄兩百年戶外教學,吳茂成為親師生介紹台江海尾寮大道公信仰文化,
以及村民保境護生的拓墾村史,適逢土地公生日,親師生們也一同禮敬海尾大道公及土地公、
觀音佛祖,祈禱身體健康,閤家平安。

454:美麗島の名無桑
23/10/13 01:39:40.46 .net
蘭潭姊妹亭將開放 枯水期限定百年古井再現

2023年2月23日 下午7:39


二二八連假春風和煦,嘉義市有許多充滿魅力及特色的景點與祕境,蘭潭不僅有湖光山色,
甫完成優化工程的姊妹亭與小公園環潭步道也將於2月25日正式開放;
還有新舊融合的歷史建物,更是文青最喜愛的拍照熱點,歡迎莘莘學子們帶著學士服,
來趟說走就走的旅行,留下青春的美好回憶。

嘉義市政府觀光新聞處張婉芬處長表示,有嘉義市後花園之稱的「蘭潭」,
一直是陪伴嘉義人成長的記憶,也是外地觀光客到嘉義市旅遊必訪景點之一。
市府積極爭取中央預算並編列相關經費,優化蘭潭整體環境設施。

姊妹亭及小公園周邊整體休憩環境陸續完成改善,整合步行動線與觀景平台,
讓觀景視野通透明亮,重現蘭潭無敵水景。
隨著蘭潭水位下降,許多原在水底的設施浮現,如於姊妹亭可觀賞到引水自仁義潭的進水口、
小公園環潭步道可看到巫家百年古井,都是枯水期限定景象。

嘉義市還有許多新舊融合且具藝文氣息的景點,十分適合拍攝畢業照。
如「嘉義市立美術館」,由日據時期菸酒公賣局嘉義分局改建而成,
建築形式兼具現代建築簡潔風格及面磚大量使用時期的特色,外牆轉角為弧形,
古典建築風格蛻變為現代主義建築風格歷史見證。

沿著阿里山林業鐵路來到舊火車英雄戰場「車庫園區」,
能近距離觸摸感受退役的各式蒸汽火車、柴油機車、動力客車及客貨車廂,
一窺阿里山林業鐵路百年縮影。

此外,「嘉油鐵馬道」昔日為中油舊鐵道、日治時期建造的輸油支線,
專門運送燃油停用後,嘉義市政府保存舊鐵道珍貴歷史,規劃休?鞴o運動設施。
車道兩側光蠟樹簇擁,形成涼爽的?告F隧道,來趟嘉油鐵馬道自行車之旅,
能飽覽鄉村、田園和都市三種不同的景觀。

市府觀光新聞處表示,推薦遊客可下載「愛嘉義APP」,嘉義市公車路線及即時動態、
YouBike點位地圖、旅遊攻略、停車場車位都能一手掌握。搭配悠遊卡、
一卡通等電子票證,可免費搭乘英倫風紅、黃,?克O線市區電動公車,暢遊嘉義市各大景點。

455:美麗島の名無桑
23/10/15 00:57:04.41 .net
疑挖到4千年前文物 台南特色遊戲場延工

04:10 2023/02/27


施工中的台南市永康公園特色遊戲場,原訂去年底完工,
但因發現疑似4000年前的網寮遺址物件後,從去年9月緊急停工迄今。
事後,市府工務局依《文化資產保存法》規定,上個月提送試掘計畫書及施工監看計畫書,
目前台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正進行最後的審查階段,待核可後即可復工。

在地民眾表示,永康公園擁有一般公園沒有的文化深度及歷史故事,
早於3500年前至4500百年前,當時就有居民居住於此形成聚落,即是網寮遺址所在,
可由公園內遍布的瓦片等文物可供見證。在台南縣政府時代,
縣文化局就曾在公園豎立一座網寮遺址的說明看板,將公園內的遺址所在範圍標示出來。

工務局指出,該局考量永康公園既有兒童遊戲場一貫式的「罐頭遊具」,
已經不符合親子的需求,特別編列880萬元經費,進行公園內兒童遊戲場改善工程。

不料,去年3月進場施作後,9月7日工程施工中,竟發現疑似4000年前網寮遺址的物件,
但因工程進度已達60%以上,工務局除依文資法規定辦理停工
,還配合專家學者提出的意見,於去年12月29日完成變更設計及議價程序,
並?撈?30萬元辦理工區試掘及施工監看等業務。

工務局表示,上個月提送試掘計畫書及施工監看計畫書給文資處審查,待核可後,
考古單位即可進場辦理工區試掘作業;但因試掘區域位於遊戲場草皮一帶,
並不影響遊具設施的建置,因此遊戲場改善工程將與試掘探究遺址史物作業同時進行,
並在監看下復工繼續施作。

工務局說,未來配合試掘採樣的成果,也將邀請地方文史仕紳立牌述史溯源,
供前來公園遊憩的民眾,探究遺址的歷史故事。

456:美麗島の名無桑
23/10/17 06:29:02.75 .net
南投》台灣工藝博覽會 辦埔里紙業特展

2023/02/25 05:30


南投縣埔里鎮造紙產業發展逾百年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計劃下半年舉辦二○二三台灣工藝博覽會,將在埔里花卉物流中心舉辦「紙的故鄉@埔里」特展,
不僅讓國人了解埔里紙業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也要向世界展示台灣紙工藝之美。

埔里鎮有豐沛水源且水質優良,清末時期就有造紙產業,歷經日治及戰後的蓬勃發展,
有台灣「紙的故鄉」美譽,現今雖面臨人力成本上漲、產業外移,埔里除仍保有傳統手工造紙,
不少紙廠也轉型機器紙,並走向多功能用途,與民眾生活更貼近,也外銷世界多國。

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今年將舉辦二○二三年台灣工藝博覽會,將埔里紙產業納入展現
「地方力」的重要策展項目,預計今年六月至九月間在埔里花卉物流中心舉辦
「紙的故鄉@埔里」主題展。

工藝研發中心昨於埔里鎮公所召開說明會,邀請埔里紙廠業者針對策展主題、
相關活動進行會商,工藝研發中心主任張仁吉表示,主題館分為生態觀、歷史觀、
價值觀、經濟觀等四大面向介紹埔里紙產業,同時埔里紙產業現今也結合觀光、
教育、消費、銀髮陪伴等多元發展,不僅讓國人了解埔里的紙業,也要向世界展示台灣紙之美。

457:美麗島の名無桑
23/10/18 21:38:19.11 .net
日本時代建設の水利施設を紹介 福島・西会津で特別展/台湾

7/17(月) 19:01

日本統治時代に台湾南西部に建設された水利施設「嘉南大圳」を紹介する特別展「土川博物館」が15日、福島県西会津町で始まった。主催する台南市は、100年近い歴史を持つ嘉南大圳とこの土地の物語を伝えたいとしている。

嘉南大圳は日本人技師、八田與一が設計し、1930年に完成。台南市や嘉義県などにまたがる嘉南平原を潤し、農作物の生産性を向上させた。

同展では農業用水路を意味する「圳」という文字を「土」と「川」に分け、土地と水が水路で交わる様子を表現。嘉南大圳の整備によって嘉南平原が穀倉地帯へと生まれ変わった姿を紹介する。

台南市文化資産管理処の林喬彬処長は、嘉南大圳は嘉南平原の人々の生活を大きく変えたと言及。水資源の利用は人類共通の課題で西会津も台湾と似た条件を有していながら異なる文化が育まれたと指摘し、人々が大自然をどのように利用し、共存・繁栄させたのかが分かるとコメントした。

同展は文化交流施設「西会津国際芸術村」で9月3日まで続く。台湾の米作りや果物について映像や写真などで伝える「米果南国展」も同時開催されている。

458:美麗島の名無桑
23/10/20 06:27:42.27 .net
高雄美濃林家少牢禮祭祖 申請文化資產保存

04:10 2023/02/25


清明節掃墓將至,目前仍遵循古禮「少牢禮」祭祖的美濃區東門里林氏大家族
26日上午將有上百名後代子孫依傳統祭禮祭拜祖先,管理者合和里里長林作松表示,
為了避免該項祭祖儀式失傳,已向高雄市文化局申請文化資產保存,
希望讓此慎終追遠文化傳承下去。

高雄市文化局昨日證實接獲林氏家族申請古禮祭祀祖先文化資產保存,
表示26日將派人員到場訪查,並開會審查,審查評估基準將依據「民俗登錄認定及廢止審查」
辦法辦理,觀察其民間參與度、文化特色及傳承情況來決定。

隨著網路發達,清明祭祖已有不少人改用線上祭祀,在高雄市美濃區唯一還遵循古禮
「少牢禮」儀式的東門里林氏大家族,每年清明掃墓仍舊殺豬宰羊、行三獻禮、
穿祭服誦祝文,及請「老太伯」坐鎮祭祖。

今年美濃東門里林氏家族將於26日、27日到六龜新寮及美濃公墓祭祀緬懷先人,
4代子孫會準備全豬、全羊等祭品,將豬羊擺放主祭者林元俊左、右兩邊,
由65歲林作鍾當通生掌控祭祀典禮進度並兼禮生讀祝文,
林作清擔任引生引導主祭者進行祭拜,林作財、林旭棟擔任執事,協助拿祭品祭拜。

祭祀管理人林作松表示,上百名林氏子孫祭祖當天將請出由豬肺、
氣管做成的「老太伯」於祭壇坐鎮,底下用冬瓜支撐,將氣管畫成人形,豬油網當大衣,
氣管挖洞叼根菸,就像1位老阿伯威嚴叼菸在現場坐鎮,此意義象徵避免家族產生是非、
發生事端,也代表家族大融合之意。

林作松說,循古禮祭祖是代表對祖先慎終追遠,教育後代不忘本,
為了讓這項特殊文化傳承下去,期待文化局能將此納入文化資產保存。

459:美麗島の名無桑
23/10/22 03:18:31.57 .net
烏日庄役場同為警用 遊客止步

2023/03/03 05:30


百年歷史建築「烏日警察官吏派出所」與「烏日庄役場」,現為烏日警分局使用,
因可近性不足,鮮少民眾知道這兩座建築的歷史價值,即使知道也因該處為警察辦公廳舍而卻步。
但同為歷史建築的「石岡消防值班台暨宿舍」,前身為日治時期的石岡分駐所,
民眾能在外拍照打卡,資深消防人員也會向民眾解說建築歷史。
文化局也表示,依照原用途再利用,可維持文資建物過往的歷史脈絡,彰顯其歷史記憶。

文化局說明,台中文化資產目前做為辦公室使用場所,包括歷史建築總督府農商局食糧部
台中事務所(農委會農糧署中區分署台中辦事處)、市定古蹟內埔庄役場(后里區公所)、
歷史建築烏日庄役場(烏日警分局偵查隊)、歷史建築石岡消防值班台暨宿舍(石岡消防分隊)。

文化資產處處長李智富說明,一般而言,歷史建物在修復完成後,除非難以回歸到原用途,
才會尋求其他方式,像是轉型成博物館等,讓民眾參觀。官吏派出所當初是照文化資產修復
及使用等原則辦理,文資處立場也會希望該建築在修復完善後,
繼續作為警察辦公廳舍的同時,讓民眾也能預約入內參觀親近。

李智富表示,以進行修復工程的台中州廳為例,自興建以來即作為辦公廳舍使用,
無使用上的問題;後續仍會安排民眾參訪動線與範圍、時間等,讓民眾能親近文化資產。

460:美麗島の名無桑
23/10/26 06:31:15.78 .net
日治「水礱間」發電重現天日 百年文化遺產超珍貴

2023/03/02 13:57


屏東車城統埔村昔稱「統領埔」,近年因台劇《斯卡羅》廣為人知,
文史工作者念吉成前往研究個著古老村落,意外發現當地有百年歷史的「水礱間」,
雖然只剩下零件,但仍考證出許多當年歷史,見證客家先民百年前引水灌溉及發電的高度智慧史實。

統埔村在清末至日治時期與今牡丹鄉原住民族交好,與原住民情感甚篤,
當地不少居民都從事閩客原族群貨物交易的生意,當地貿易商機旺盛,當地先民懂得引上游,
來自加芝萊、女乃與竹社溪滙流的「車城埤大圳」灌溉,後來當地客籍先民張炎那,
腦筋轉的快,也率先在被視為禁地荒埔的恆春半島引進第一座「水礱間」。

張炎那的81歲孫子張?搨j指出,「水礱間」又叫水龍鼓,祖父張炎那在1915年,
恆春半島還沒電力時期(恆春火力發電所1931年興建),就懂得透過貿易,
由海口港從日本進口運入今統埔村,利用流經上游的水,轉入統埔今張家祠堂前,
以板阻水造成高低落差衝擊之力,帶動有葉片設計的水龍鼓,以皮帶高速轉動發電機發電,
供給整個村落之用,觀念相當先進。

念吉成調查,「水礱間」在新竹竹北被重新規劃展示,成為珍貴歷史景點,
統埔這個「水礱間」雖然只剩零件,但背後故事相當精采,看的到水力碾米與帶動發電,
讓整個村有電外,也成為貿易中心,張家當時也因此拓墾種稻作田自今統埔到四重溪,
超過300甲,父伯叔奉命巡田地,都得騎馬代步,對比如今平凡小村落,
看的到時代的社會變遷,值得有關單位整體規劃導覽。

461:美麗島の名無桑
23/10/31 21:43:18.99 .net
迎原住民族運動會 太魯閣族奇萊山取聖火

2023年3月8日 下午6:10


2年1度的全國原住民族運動會24日將於台北市登場,花蓮秀林鄉長王玫瑰今天
與太魯閣族耆老至奇萊登山口舉行太魯閣族聖火取火儀式。

為迎接原住民族運動會,3月1日起至9日由16族分別於各族指定地點進行聖火母火取火儀式,
10日將各族母火匯聚至台北田徑場毛公鼎,成為本屆賽會聖火,13日起傳遞到全國各縣市。

太魯閣族聖火母火取火儀式今天在花蓮秀林鄉奇萊登山口舉辦,由耆老準備傳統祭儀器具,
向著祖居地方向進行祈福儀式。秀林鄉公所發布新聞資料指出,
南投縣平生部落台地是族人最原始的聚居地,因人口?揄チ、耕地有限,
部分族人越過中央山脈散居在花蓮縣立霧溪、木瓜溪流域。

日治時期於太魯閣戰爭後,日本人對太魯閣族實施集團移住政策,
將太魯閣族人遷移至如今的秀林鄉、萬榮鄉及卓溪鄉延續至今。

王玫瑰說,選在奇萊山登山口作為聖火取火儀式的地點,象徵著太魯閣族為了尋求獵場、
延續血脈的勇敢精神,全心向祖靈祈求,讓代表著文化、智慧、勇敢的神聖之火順利引燃。

2023年全國原住民族運動會將於24至27日於台北市舉辦,賽事包括田徑、籃球、柔道、
傳統射箭、樂舞、拔河、鋸木等17項目,除了一般運動種類外,還有原住民傳統運動。

462:美麗島の名無桑
23/11/05 12:16:53.82 .net
土浦市長、自転車で台湾・台南市を視察 4月に交流協定を締結

7/22(土) 16:55

茨城県土浦市の安藤真理子市長や同市議会の島岡宏明議長らが南部・台南市を訪問し、自転車で市内の観光スポットなどを視察した。

両市は4月、友好交流協定を締結。黄偉哲(こういてつ)台南市長は、文化や芸術、スポーツ、観光などの分野での相互交流に意欲を示していた。

台南市政府によると、安藤氏らは20日に台南入りし、21日に黄氏と面会。双方の交流深化に期待を寄せた。22日には自転車で沿岸部の安平エリアにある台湾最古の城「安平古堡」(ゼーランディア城)や清朝時代に建設された砲台「億載金城」などを見て回った。また安藤氏らは新化青果市場や林百貨なども訪問し、台南グルメのおいしさや市民の温かさを高く評価したという。

463:美麗島の名無桑
23/11/06 22:03:46.35 .net
成大博物館將整修 閉館前推出三大主題特展
2023年3月14日 下午7:10

國立成功大學博物館今年邁入第16年,校方預定暑假起展開為期2年的實體閉館整修工程,
閉館前推出包括「1643熱蘭遮虛擬實境」等三大主題特展,展期至4月30日。
成大博物館閉館維修前推出「台灣工程教育史系列展V-建築與都市計劃特展」、
「疫苗邊界2.0:COVID- 19迷你疫廊」、「1643熱蘭遮虛擬實境:堡壘、市鎮與市民」
等三大主題特展今天開幕。
成大發布新聞稿指出,成大博物館1999年開始籌備,2007年11月11日正式成立,
今年邁入第16年;館方預定暑假起展開為期2年的實體閉館整修工程,
期待未來以更具創新和包容角色相見。
成大表示,「台灣工程教育史系列展V-建築與都市計劃特展」,
是成大博物館工程教育史研究系列展覽第5檔,主題是建築與都市計劃,
主軸涵蓋創設於日治時期台灣最早建築高等教育及研究開端、歷經中國到台灣的建築史發展與轉型、
美援政策的影響、結構及系統理論與實作紮根、綠建築發展與推動等。
「疫苗邊界2.0:COVID-19迷你疫廊」延續2021年「疫苗邊界─疫苗科學展」
的疫苗製作原理與預防觀概念,聚焦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及相關防疫知識,
以提問為導向,將複雜資訊圖像化,多元展示當代社會高度關注議題。
「1643熱蘭遮虛擬實境:堡壘、市鎮與市民」延續2021年「鯤首之城」特展,
展場設有VR和360影片,重現1643年熱蘭遮堡壘、市鎮與市民,
體驗當年活生生且熱鬧繁榮的熱蘭遮市鎮。

464:美麗島の名無桑
23/11/13 21:41:16.28 .net
歷史建築台銀彰化日式宿舍動工修復 文化景點再添一處
2023-03-15 14:21

歷史建築台灣銀行彰化日式舊宿舍修復再利用工程今天開工,舊宿舍興建於日治昭和時期,
已有88年歷史,彰化副縣長林田富說,此次台銀自籌近5千萬元修復舊宿舍,
減輕縣府財政壓力,預計明年6月完工,未來活化後也會成為彰化重要文化觀光景點。
「台銀彰化日式宿舍修復再利用工程」今天由台灣銀行總行不動產管理部經理林炳鴻、
台灣銀行彰化分行經理陳絮美與林田富等人主持動工典禮,與會來賓還有立委黃秀芳、
彰化市長林世賢等人。
林田富說,台灣銀行彰化日式宿舍群在彰化縣是非常有歷史文化價值的建築,
台灣銀行彰化分行於日治時期昭和9年(西元1934)開始營運,
同一時期台銀彰化日式宿舍群也興建完成,當時按照臺台灣總督官舍建築的標準所建,
非常有特色,期待修復完後,除周遭環境也能大幅改善外,可恢復到當初日治時代的樣貌,
不僅乘載著彰化縣民共同的生活記憶,也將成為彰化重要文化觀光景點。
林炳鴻表示,在縣政府與各級民代的協助下,台銀彰化日式宿舍群從被登錄為歷史建築後,
到調查研究、委託建築師規劃設計、發包,經歷了一段時間,在尚未修復之前,
也先做頂棚保護建物,招標過程中,因遇到疫情,人工、物價漲了不少,希望未來完工後,
能夠與在地的文化團體合作,進一步活化建物。
彰化縣文化局長張雀芬說,位於彰化市博愛街的台銀彰化日式宿舍群是2012年
從被登錄為歷史建築,「頭取」日文意思是頭領、首領,在銀行界就是指總經理或董事長,
目前這2棟宿舍即是建造於昭和10年(1935年)至昭和11年提供株式會社台灣銀行彰化支店頭取、
副頭取居住。
台銀彰化日式宿舍群戰後依然被台銀職員使用,直到民國70年以後,職員才逐漸遷出宿舍,
並配合台銀的土地利用規劃,拆除宿舍群,僅保留其中2幢保存較佳的宿舍,
此次宿舍整條完成後,台銀會對外招商,可能做為餐飲輕食、具發展潛力的人文休閒空間利用。

465:美麗島の名無桑
23/11/23 22:08:51.34 .net
高雄大岡山二戰遺跡遭噴漆 文史工作者撻伐籲保護
2023年3月16日 下午2:11

大石塊用紅漆噴上大崗山秘境,在二戰日軍砲台入口,16日上午大崗山三個字已被塗掉,
但秘境兩字還是很醒目。進到內部,牆上留著日軍座標,一旁卻被裝了鐵梯,
部分牆面被破壞,看在文史工作者眼裡,只能搖頭嘆息。
森林城市協會理事楊吉壽說:「壽山的西海岸(之前)也是被噴漆,現在是在大崗山這邊,
因為我們的主管機關的教育性都不夠。」
位於高雄大崗山的砲台建於1944年,過去用來防守岡山機場及彌陀海岸線,戰後由國軍接管。
隨著武器進化,不再具備戰備價值,在1995年解編後逐漸荒廢。由於內部地道、
彈藥庫及鐘乳石保持完整,吸引遊客來一探究竟,沒想到也因此遭到破壞。
舊城文化協會理事長郭吉清認為,「公部門的土地管理單位,土地管理單位還是要有一些管理措施。」
高市文化局文化資產中心主任曾宏民說:「我們其實要從整體的早期的日治時期防禦系統來看,
才能確定相關的文史價值,以及相關它的歷史意義。」
文化局表示會介入了解文資價值,國軍也將派人巡查。
文史工作者表示,當地地貌是由高位珊瑚礁及鐘乳石所組成,容易隨時間或地震等因素崩落,
進去有一定危險性,呼籲遊客避免孤身前往,同時也應發揮公德心,不要隨意破壞相關設施。

466:美麗島の名無桑
23/11/28 00:06:55.70 .net
野百合學運33週年 賴清德:感謝不分世代的全力付出
23:45 2023/03/18

身兼民進黨主席的副總統賴清德18日出席野百合世代學運世代聯盟餐敘,
賴清德表示,謝謝不分世代的台灣人,為這塊土地的勇往直前、全力付出。
「我們繼續努力,團結每個世代的力量,走向更民主、更和平、更繁榮的新未來」。
野百合學運33週年,賴清德今晚出席野百合世代餐敘,大家還手持百合花合影,
賴清德晚間在臉書指出,不忘初衷、捍衛民主,謝謝永不懈怠的野百合。
他說,33 年前,野百合學運為台灣民主運動史,寫下了波瀾壯闊的一頁;
33 年後的今天,和野百合世代的好朋友共聚一堂,感謝大家對民主的犧牲奉獻,
心中既感動又感佩。
賴清德說,1990 年的野百合學運,改變了許多人的生命。當年,
野百合學運結合台灣社會的力量,提出了「解散國民大會」、
「廢除臨時條款」、「召開國是會議」、
「訂定民主改革時間表」四大訴求。幾年後,他有幸成為國大代表,
參與了解散萬年國會的任務,也就此改變了他的政治路。
賴清德表示,從專制獨裁的黑暗時代,台灣今日的民主得來不易。
外國朋友常常誇讚台灣的民主成就,是因為野百合世代,
懷抱著為台灣前途奉獻的精神,一步一步,才能得到令人稱羨的成果。
而下一個階段,守護台灣民主,為人民持續拚鬥,更是我們無可迴避的責任。

467:美麗島の名無桑
23/12/02 23:24:31.49 .net
台南古蹟學校結合美學 立人國小用閱讀鑑古觀今、以科技迎未來
2023-03-23 12:10

創校126年的台南市北區立人國小,市定古蹟「忠孝樓」歷經2年多已完成整修完成,
這棟仍保留日治時安置象徵天皇的神聖文物的奉安室與奉安箱,更具歷史意義。
學校也結合古蹟優勢,連結區內古蹟創新課程,並且結合科技,推動閱讀,
用閱讀鑑古觀今、以科技迎向未來,角逐教育部閱讀磐石學校。
立人國小在日治時期為台南第二公學校,以目前水仙宮後的永樂市場為校舍,
1908年在現址興建校舍,1911年完工,因學生增加,不敷使用,興建新校舍忠孝樓。
依國家文化資產網公告資料,立仁國小忠孝樓以「退縮而建」手法設計,
建築呈L型線性空間序列,配置由「車寄」作為主要入口導引,內接玄關、樓梯等,
再往兩翼發展,為此建築的核心動線。
入口門廊、基座採花崗石,並以分割線呈現出石材堆砌感;立面採橫向溝面丁掛磚,
其餘外牆面為洗石子牆面,皆為日治時期的流行建材。
最特別的是,一樓玄關旁仍保有日治時期留下的奉安室,內有「奉安箱」,
台灣現僅新竹國小及立人國小保留日治時期的奉安室。
走進忠孝樓,無不被美麗、古典、雅致的建築所吸引,立人國小也將古蹟文化融入課程,
認識忠孝樓特色與建築之美,以及校外其他古蹟文化,
透過「藝術與美感深耕計畫-發展校園美感角落/校園地圖」計畫,扎根美學教育。
校長王全興表示,作法包含與文史古蹟的結合、校園美感的提升與改善、
科技運用-校園GIS地圖、透過國際地圖協作平台雙語解說校園,
執行上如在園南側的德慶溪溪旁人行步道植栽、沿德慶溪旁校園圍籬彩繪,
推展校園環境美學,透過GIS推動建置校園美學地圖,結合地理學與地圖學的科技,
廣泛的應用在不同的領域,以及和巴洛克建築風的富信大飯店合作,
希望讓雙方成為南市帶動兒童美學教育的楷模學校與示範飯店。
王全興說,無線網路普及下,學生習慣多媒體刺激,對於文字的專注力正流失中,
為此,希望孩子能找回閱讀樂趣,結合數位科技閱讀文史,了解歷史如何影響今日,
學習古人智慧,定義問題及解決問題,並透過美學閱讀,提升眼界、心靈與創意,
累積觀察力與思辨力,辨識正確訊息及整合所需資訊;也透過國際閱讀,
帶引學生思考在地文化價值、尊重異國文化及關注全球議題,以科技迎向未來。
今年代表台南市角逐全國閱讀磐學校,希望努力能開出美麗花朵。

468:美麗島の名無桑
23/12/12 08:01:20.96 .net
重建臺灣音樂史 學術研討
2023年3月26日 下午10:06

文化部於三月廿五、廿六兩天在臺灣戲曲中心舉辦「重建臺灣音樂史︱百年臺灣新音樂史綱」
研討會,邀請專家學者發表九篇論文、舉辦二場焦點座談,
並由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名譽教授賴德和、退休教授李秀琴進行二場專題演講。
今年研討會呼應逐漸建構起的臺灣音樂史脈絡,主題為「百年臺灣新音樂史綱」,
發表的論文包含早年臺灣長老教會傳唱聖詩和風格,以及西式音樂教育在臺文化適應;
也有日治時期日本人透過教育將西洋音樂及樂器引進臺灣的回顧;戰後流行歌曲、
管弦樂作品的蓬勃發展,最後探討近現代轉折。
本次研討會邀集音樂家、文學家、教育學者等多元背景的學者參與,
包括臺北藝術大學名譽教授賴德和、詩人林淇瀁(向陽)、國立臺南大學教授陳威仰、
輔仁大學教授徐玫玲等多人,顯示各界對臺灣文化的關心逐漸提升,
期待透過學術研究計畫及論文發表,豐富臺灣音樂的內涵,
進而看見臺灣音樂的活力與文化的多元面向。
文化部表示,為系統性典藏及維護重要藝術資產,也為未來世代音樂藝術傳承建立基礎,
文化部自一○六年起進行重建臺灣音樂史,展開研究、典藏、創作、推廣等工作,
持續深耕臺灣音樂調查研究、支持辦理臺灣音樂史研討會,迄今累計發表五十多篇論文,
每篇論文都是學者對臺灣音樂付出的心血結晶,也是未來傳承交流的基礎。
文化部再次感謝學者專家的投入與付出,透過研究展現臺灣音樂在歷史長河中,
多元族群交融出的豐富樣態。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表示,重建臺灣音樂史由文化部透過前瞻計畫支持,
臺灣音樂館也持續在重建臺灣音樂史的路上與大家共同努力。
研討會連續幾年在臺灣戲曲中心辦理,透過研討會回顧過去、前瞻未來,
透過爬梳歷史,進而感動於現在的文化,並對未來有所發想。

469:美麗島の名無桑
23/12/17 21:29:19.50 .net
新竹浸水楊家古厝 列竹市第42處古蹟
2023/3/21 21:49

新竹市政府今天表示,新竹市浸水南街楊家古厝的家族成員日前向竹市文化局申請列為古蹟,
經文資委員現勘及開會討論後,決議列為市定古蹟「浸水楊家古厝」。
新竹市政府今天發新聞稿表示,昨天召開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聚落建築群審議會,
經文資委員前往位在浸水南街的楊家古厝現勘及開會討論,決議將其指定為市定古蹟
「浸水楊家古厝」,成為新竹市第42處古蹟。
竹市府表示,「浸水楊家古厝」產權屬私人所有,土地及建物所有權人均同意指定。
竹市府表示,「浸水楊家古厝」有十分古老的斗砌磚牆,磚色極美,保存狀況亦佳,
建材構築優美,為原浸水聚落內最具特色之古厝,符合古蹟指定基準,
委員一致通過指定為新竹市定古蹟,將爭取相關經費進行古蹟修復,再進一步活化。
新竹市文化局表示,「浸水楊家古厝」形制完整,棟架的雕刻、
比例及屋脊剪黏裝飾皆相當優美,正堂高聳,格局大氣,壁面尚存對聯、彩繪、剪黏、
泥塑等傳統技藝美學,保存狀況佳,且多有落款,值得研究。
文化局表示表示,浸水楊家古厝建物為承重牆硬山擱檁構造,斗砌牆內含土埆在轉角
及基礎作法,具當地域構造特色,局部R.C(鋼筋混凝土)構造及日治時期磚材,
混合不同時期的營造技術。
另外,新竹市楊氏古厝土地被所有權人售給建商,有家族成員盼留下,
向新竹市文化局申請列為古蹟,市府日前召開古蹟審議委員會後決議,
楊氏古厝維持暫定古蹟身分,將啟動調查研究計畫,
等待補充歷史沿革等相關細部資料,再審議是否指定古蹟。
新竹市文化局說明,私有古蹟可以進行買賣,但需事先通知主管機關,
而古蹟身分不會因所有權轉移改變,購買者仍須依文資法維護古蹟建築。

470:美麗島の名無桑
23/12/30 21:46:54.30 .net
台湾大、固有種のワニの化石発見 体長は7メートル前後か
8/9(水) 18:10
台湾大学は4日、生命科学科の蔡政修准教授らが、4年以上にわたる研究の結果、台湾の生物史上最大の爬虫(はちゅう)類で台湾固有種のワニの化石を発見したと発表した。体長は推定で7メートル前後に達するという。
同大によると、化石は1972年に南部・台南市左鎮区で発見されたもので、日本人古生物学者の鹿間時夫が見つけ、日本の博物館に収蔵されていた。
蔡氏はこの化石を取り寄せて調査を行ったところ、当初はすでに絶滅したマレーガビアルの亜種かと思われていたものが、かつて生息していたとされるマチカネワニの亜種であることが判明した。6月には古生物学誌に関連の論文が掲載された。
同大は、今後行われる古生物学研究が、絶滅の原因究明や気候変動問題への理解向上に寄与することを期待するとコメントした。

471:美麗島の名無桑
24/01/13 08:55:25.40 .net
文化部媒合青年創作成果 展現新世代創作者聲音
2023年3月27日 上午11:02

文化部在臺灣文學基地舉行青年創作成果媒合會,邀請獲得青年創作獎勵的謝宜安、溫智儀、
吳億偉、洪宏、鄒宛臻、林國峰、余亭薇等7位創作者,搶先發表最新作品,並廣邀國內相關出版社、
線上寫作平臺及影視業者等到場,讓青年作家的作品能有出版與多元跨界發展的可能。
文化部從106年起,辦理青年創作獎助計畫,大力支持青年作家創作,頗受好評,
累計至今年已核定獎補助260件申請案,展現出年輕世代豐沛創作能量。
結案作品中,已有近50本書籍出版,不少作品獲得金鼎獎、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
openbook好書獎等獎項肯定。
本次媒合會邀請甫完成創作的7位青年作家,分享創作內容及書寫歷程。
謝宜安《可愛的仇人》以臺灣日治時期為背景,透過男女戀愛關係,呈現殖民的複雜性;
溫智儀《太陽之南,霧中島國》為日治臺灣武俠小說,使用語言多元,融合歷史、族群、
傳說信仰等元素;吳億偉《實境遊戲秀》以臺灣為背景,描寫社會流行的實境節目、
實況及直播帶來「集體瘋魔」現象。
洪宏《勇士之路:內本鹿消失的獵人》以「原住民自己書寫自己」的角度書寫布農族和抗日歷史,
透過小說的方式呈現原住民自我認同的過程;鄒宛臻《黑鮪魚之歌》
以曾經捕撈過黑鮪魚的小琉球漁民為主角,描寫臺菲漁業歷史關係、漁民海上生活風俗、
東港小琉球漁民信仰等;林國峰《快手澳客》以臺灣人澳洲打工經驗,描寫臺灣人的移工樣貌,
也在各種境遇裡看見異地求生的臺灣精神;余亭薇《飼人》為奇幻小說,
以人類豢養迷你小人的故事,探究都市中人與寵物的關係。
文化部表示,7位青年創作者透過不同類型小說,寫出對臺灣歷史及社會議題的觀察與思辯,
展現新世代創作者聲音;文化部後續也將為已出版作品舉行新書發表會,
期待透過系列推廣活動,讓青年創作者持續發光。


次ページ
最新レス表示
レスジャンプ
類似スレ一覧
スレッドの検索
話題のニュース
おまかせリスト
オプション
しおりを挟む
スレッドに書込
スレッドの一覧
暇つぶし2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