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歴史】台湾の歴史を語るスレPart2【台湾史】at TAIWAN
【歴史】台湾の歴史を語るスレPart2【台湾史】 - 暇つぶし2ch311:美麗島の名無桑
22/05/26 02:27:06.33 .net
古代囚衣不是只有白的 史書揭特殊顏色
11:00 2022/02/26

在看古裝劇時會發現,犯人入獄後都會穿上白色囚衣,不過古代囚衣其實不是白的。
從西周時期開始,古人產生用服裝顏色區分地位的觀念,當時的平民只能穿沒有紋飾的單色衣服,
不過在春秋戰國時期,由於當時的染色技術還不夠純熟,囚衣都以「赭(讀音ㄓㄜˇ)色」為主,
顏色單一且染色簡單。
根據《鳳凰新聞》報導,西周時期就已有用顏色區分地位的觀念,而且在周代禮樂制度確立後,
顏色分等級的功能越來越明顯,但主要用於貴族的車馬、服飾,以《詩經·曹風·候人》為例,
其中一句「彼其之子,三白赤芾」,指的就是級別為大夫以上的人穿赤色衣服坐車,
可見顏色的重要性。
而古代技術不純熟,能夠使用的顏色有限,秦朝時崇尚黑色,所以上到皇帝、
下至官吏都穿黑色,因此在隋唐之前,官服都是固定顏色,
不過單一顏色的衣服無法判斷官員位階高低,因此到了隋唐後,受儒家的「穿衣經」影響,
還有王朝的顏色觀,進而產生「官品服色制」,不過因隋朝歷史不長,此制度在唐朝才開始成熟。
除了官服有顏色規定,囚衣也是如此,春秋戰國時期,染衣服需要技術,
因此鮮艷顏色唯有貴族才能使用,由此可知,古代囚衣的染色方法應該並不困難,
在《荀子·正論》記載,「殺,赭衣而不純」,指死刑犯人穿沒領子、不鑲邊的赭色衣服,
雖然目前學界對囚衣造型仍有爭議,但顏色則一致認同為是「赭色」,
文中提到的赭衣就是用赤褐色的泥土將衣服染成赭色。
在《漢書·刑法志》也曾記載,「赭衣塞路,囹圄成市」,表示犯人多到塞住路,
監獄甚至能堆成一座城市,其中也提到「赭衣」,而在秦朝,囚犯一律穿赭色囚衣,
《史記·田叔列傳》寫到,「唯孟舒、田叔等十餘人赭衣自髡鉗,稱王家奴,隨趙王敖至長安」,
由此可知,雖然白色也曾是囚服顏色的一種,但在古代最常見的應為赭色。
除此之外,在漢朝有一種為名「虎穴」的牢房,官府人員會在地上挖深洞,而且下大上小,
出口用一塊大石覆蓋,地牢裡會關數百名囚犯,史書曾有
「數日一發現,皆相枕藉死,便輿出」的記載,而當時並沒有發放赭衣,
犯人都是穿著自己的衣服入獄。
不過為何在電視劇與傳統戲曲中,經常是看到白色囚衣?在《資治通鑑.唐昭宗天復三年》紀載,
「鄂曰:降將未受梁王寬釋之命,安敢乘馬衣裘乎!乃素服乘驢至大樑」,
元代史學者胡三省作註解釋「素服,囚服也」,古代平民衣服顏色較單一,
且白色又常用於服喪等不詳之事,由此可知,素服也能當作囚服穿,再者,
傳統戲曲喜歡演平冤等劇情,主角經常穿素白服飾喊冤,也成為現代對古代囚衣的刻板印象。

312:美麗島の名無桑
22/05/27 02:42:20.60 .net
華美的跫音 見證美軍在台中歷史
2022年5月19日 下午2:54

「蘋果麵包、薔薇派源自駐台中美軍!」由熊一蘋所著的「華美的跫音」,
記錄著1960至70年代台中的生活歷史。
中興大學歷史系教授宋德熹讚許書中有文學的細膩,也有史學的嚴謹。
除了台北,台中應該是台灣受美式文化影響最大的地方,那是因為台中有個清泉崗機場。
韓戰爆發後,美國政府認知到台灣在協防上有相當的戰略地位,因此決定派駐美軍顧問團,
清泉崗機場成了當年反共的重要空軍基地,許多駐防美軍、顧問及其眷屬,即到台中定居。
也因此,台中有一條美村路,曾是美軍及其家人居住的地區;模範村則是美軍人員居住的場域,
附近有一家「劉麵包廠」,老闆劉哲基如今已93歲,當年就是他創始供應蘋果麵包給美軍駐台人員。
離模範街不遠處,即是孫立人軍的故居(紀念館)。
曾獲得聯合報文學獎與林榮三文學獎的熊一蘋,與台中市文化局共同在中央書局召開新書發表會,
他指出,起始他是從清泉崗美軍俱樂部過去的人物、歷史開始書寫,
一路寫成1960年代美軍影響下的台中生活。
與會的中興大學宋德熹說,書的主標題「華美的跫音」是他所建議,當時那個年代,
見證了中華民國與美國政府共同攜手的年代。
不過,宋德熹對於現今美國政府對待後進國家的態度,包括對中華民國台灣,
卻認為過度的以上凌下的霸權的態度,並非真心的在對待。

313:美麗島の名無桑
22/05/28 03:41:34.21 .net
台中大雅古厝「謙興堂」 3/25審議是否納入古蹟
2022/03/13 18:18

台中市大雅區謙興堂為當地大地主張壬子於1853年興建,具有169年歷史,
是大雅區碩果僅存的傳統民宅,後代子孫張晴輝申請納入市定古蹟,
不過,其他土地所有權人有不同意見,台中市文化資產處於去年8月公告列為暫定古蹟,
日前並進行審議前現勘,將於本月25日召開審議會議,以決定是否納入古蹟。
大雅區原有許多古厝,目前僅存位於橫山里的張家古厝「謙興堂」,為一進六護龍雙院門。
宅院面積占地約1200坪,院前有泮月池,院邸寬闊,遍植果樹,外圍廣植莿竹成為天然屏障。
古厝呈步步高升地勢,後院有壟地高起、形勢上成為「靠山」。
正廳為三開間,正廳前有燕尾院門,左右院牆上有磚砌對稱窗櫺,
因目前張壬子一房及六房後代子孫仍居住在古宅內,致許多建築已改建過,
不過,仍維持傳統民宅結構。
張家後輩代有才人出,張壬子的兒子張斐然曾是清朝「舉人」、日治時期並獲頒「紳章」,
曾擔任大雅埧長,其孫張文德,曾任大雅庄長及台中農田水利會會長,
另一孫張文煥是中央書局文化才子。
曾孫19世張啟震,1952年參加田徑比賽,100公尺飆破10秒6,創下台灣第一的紀錄,
並維持了32年才被打破;19世張啟三,也是張晴輝的父親,曾任大雅鄉長及台中縣議員;
玄孫20世張壯熙,則曾任台中縣副縣長等。
張晴輝說,張家人曾對台中縣市的發展卓有貢獻,希望保留古厝,以紀念祖先光榮歷史。
不過,目前張家古厝的所有權人多達50人,並非大家都同意列入古蹟;
台中市文化資產處表示,將於本月25日召開審議會議,以決定是否納入古蹟。

314:美麗島の名無桑
22/05/29 02:36:53.24 .net
霧峰農會創會百年 結合AR科技展出歷年歷程
2022-02-25 22:58

霧峰區農會創會100週年,台中市政府農業局輔導霧峰區農會,昨天舉辦
「看見霧農.霧峰區農會一百週年慶啟動暨會史館特展開幕記者會」。
農業局表示,霧峰區農會長期在地方扮演促進農業發展、服務農民的重要角色,
藉由會史館重新開幕舉辦特展,讓農民及社區民眾更加認識農會的古往今來。
農業局表示,會史館過去展示霧峰區農會歷史文物,藉由這次整修將歷年文物系統化的
歸類與整理,讓參訪者及民眾藉由照片及文物更瞭解農會的沿革。
展物包含日治時期「股金制度」下農會發行的股票與舊有農會保險箱,
甚至還有當時重要檔案、文獻等文物。
此外,在霧峰區農會創會至今歷年大事展牆中,完整呈現農會百年來的重要事蹟及人物,
還結合AR系統設置一座互動式媒體模型,民眾可透過手機掃描模型景物,
來探索霧峰在地山川地貌與瞭解在地農業產物與景點。

315:美麗島の名無桑
22/05/30 02:33:12.56 .net
台中大雅區謙興堂 25日召開審議會議決定是否納入古蹟
2022-03-13 20:32

台中市大雅區謙興堂1853年興建,有169年歷史,後代子孫張晴輝申請納入市定古蹟,
但有其他土地所有權人有不同意見,台中市文化資產處去年8月公告列為暫定古蹟,
已進行審議前現勘,將在本月25日召開審議會議,決定是否納入古蹟。
大雅區橫山里的張家古厝「謙興堂」是當地大地主張壬子興建,一進六護龍雙院門,
宅院面積占地約1200坪,院前有泮月池,外圍廣植莿竹成為天然屏障,
古厝呈步步高升地勢,後院形勢上成為「靠山」。
正廳為三開間,正廳前有燕尾院門,左右院牆上有磚砌對稱窗櫺,
目前仍有張家後代子孫住在古宅內,張家後輩代有才人出,
張𡈼子的兒子張斐然曾是清朝「舉人」、日治時期並獲頒「紳章」,
曾擔任大雅埧長,孫張文德曾任大雅庄長及台中農田水利會會長,
另一孫張文煥是中央書局文化才子。
曾孫19世張啟震,1952年參加田徑比賽,100公尺10秒6,創下台灣第一的紀錄,
19世張啟三是張晴輝的父親,曾任大雅鄉長及台中縣議員,玄孫20世張壯熙曾任台中縣副縣長。

316:美麗島の名無桑
22/05/30 13:52:07.95 .net
オーストロネシア語族フォーラム、屏東県長、先住民の地位向上に期待/台湾
3/16(水) 13:24
オーストロネシア語族の言語文化、産業発展、人的資源の交流・協力促進を目的とする「オーストロネシア語族フォーラム」が15日、南部・屏東県で開幕した。今回は「原住民(先住民)族の土地」がテーマとされ、潘孟安(はんもうあん)県長は、現実的な土地政策を策定し、原住民族の知名度と地位を高めたいとあいさつした。
フォーラムにはナウル共和国の駐台大使のほか、ナイジェリアやパプアニューギニアの対台湾窓口機関の代表らも出席。冒頭では円滑な開催のために祭司による祈りがささげられたほか、原住民族のダンスも披露された。
潘氏は、オーストロネシア語族の北端は台湾だと指摘。大航海時代の文化の移動や歴史的背景は、探究する価値があると語り、フォーラムを通じて国内外の豊富な経験を学ぶことに期待を寄せた。
フォーラムは17日までの開催。県原住民処は、屏東の経験を通じて、オーストロネシア語族を巡る産官学各界代表の議論を促すほか、関係する国々とのネットワークを構築し、文化への理解を深め、文化的なつながりを推進したいとの認識を示した。

317:美麗島の名無桑
22/05/31 06:27:28.26 .net
活化歷史建築 宜蘭市、仰山基金會認養二戰機堡
14:58 2022/03/03

宜蘭市南橋里的宜蘭大學城南校區有6座二戰時期機堡,是日據時代作為神風特攻隊掩體,
3日宜蘭市公所與仰山文教基金會,在宜蘭大學、國有財產署的見證下各認養1座機堡,
盼能讓透過公部門與民間的力量,活化歷史建築。
宜蘭史學者張文義說,宜蘭以前有南機場、北機場、西機場,以南機場為主要機場,
二戰時日本人擔心美軍登陸台灣,遂從北台灣徵調上千名民工,給台灣基地化,
在各地設置戰壕、碉堡等設施,南機場不到10個月就完成,為了保護飛機也蓋機堡作為掩體。
仰山文教基金會祕書長陳鑫益表示,對於機堡的保存仰山有彙整公民的意見,
會透過讓公民來參與的方式來活化機堡,以此作為活化的依據。
宜蘭市長江聰淵表示,宜蘭市擁有多座的機堡,可以成為最佳的現地歷史教材,
在維持歷史建築的文資價值下,保存歷史建築的原始風貌為前提,
進一步作為宜蘭地區二戰軍事設施及故事的展示、討論、分享場所。
宜蘭大學主秘陳谷劦表示,宜大城南校區有6座機堡,二戰機堡群有很高的歷史價值與意義,
盼能對機堡做整體規畫與修復。
國有財產署北區分署宜蘭辦事處主任曾健銘表示,希望透過文資的保存讓人了解歷史的沿革,
也希望現有的古蹟、歷史建築經過維護管理,再來以活化串聯。

318:美麗島の名無桑
22/06/01 06:54:27.63 .net
陳火慶四代傳承漆藝 「磨顯傳心」慢工細活紀錄片問世
2022-03-21 19:25

台灣漆藝之父陳火慶,家族四代傳承工藝,最近更透過影像,製作「磨顯傳心」紀錄片,
內容生動讓更多人認識漆藝之美。
陳火慶被譽為台灣漆藝之父,13歲進入山中工藝美術漆器製作所,
軍中退伍改在家中自行承製漆器,民國60年代台灣漆器外銷日本全盛時期,
日商對陳火慶漆器極為讚賞,奠立合作的基礎。
陳火慶精通胎體製作及各種紋飾技法,更將一生所學傾囊相授徒弟,
1986年獲民族藝術傳統工藝類漆器薪傳獎。
陳火慶日治時期參與開創「蓬萊塗」漆藝品,一鳴驚人,不少日本觀光客慕名而來,
開啟台中豐原從木材製造業進化為漆藝品加工業的全盛風華。
二代傳人陳清輝86歲,仍孜孜不倦弘揚漆藝;第三代陳玉嘉將漆器融入生活應用,
第四代張齊方熱血拍攝「磨顯傳心」紀錄漆藝世家百年來的淬鍊軌跡。
「磨顯傳心」紀錄片分上下兩集,透過光影捕捉和當事人的見證訪談,
走訪故宮博物院前院長馮明珠、豐原漆藝館館長黃成中,故宮曾聘陳火慶先生擔任漆器修復師。
黃成中表示當年遇到陳清輝內心悸動,認為若要恢復豐原昔日漆藝工藝的風華,
應從展覽跟教學開始,邀請陳清輝到豐原漆藝館授課。
張齊方表示,影片命名是因研磨是漆器製作過程中最單調、最無聊、最磨人的一道工序,
不斷反覆的動作,考驗的正是漆藝師的耐心、細心、專注度跟持久力。
陳清輝常說「磨顯很重要,不管乾磨、水磨都是!」實為漆藝創作過程中承先啟後的重要步驟。
「磨顯傳心」即日起在欣德漆藝YouTube、fb以及台中漆藝館播放。

319:美麗島の名無桑
22/06/02 06:45:57.30 .net
邁向更好未來 台日新關係50周年國際論壇於本校舉辦
日期 : 2022-04-25

2022年為臺日新關係的50周年,本校日本研究學位學程與台灣日本研究院特別邀請臺日頂尖學者,
於本校達賢圖書館羅家倫講堂舉辦「72年體制的理論、實踐與新思維」國際論壇。
本次論壇特別邀請日本早稻田大學榮譽教授若林正丈,進行「歷史中的72年體制」主題演講。
中央廣播電臺董事長賴秀如在開幕致詞指出,儘管疫情嚴峻,日臺在各方面的合作日益緊密,
雙邊關係隨著時間不斷升溫。央廣樂於將過去、現在、未來台灣日本研究院的活動傳播至全世界。
台灣日本關係協會秘書長周學佑在致詞中指出,臺日地理相鄰、歷史連結深厚,
數百年來的發展已在印太地區形成某種特殊互動形式。當前臺日共享自由、
民主、人權、法治等普世價值,彼此互為重要的經濟夥伴,
而臺日雙邊民眾真實友好互動是堅實基礎。
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台北事務所新聞文化部部長村嶋郁代致詞表示,
儘管日本與臺灣的政經狀況與雙邊關係50年來持續變化,但在311東日本大地震
及臺灣疫情嚴峻之際,雙方皆慷慨互伸援手,讓臺日雙邊關係越來越好。
她也期盼藉由本次會議,與日臺學者、專家共同回顧50年來上下起伏的關係,
並祝活動圓滿成功。
本學程教授李世暉致詞時強調,臺日關係到了第50年的新階段,
吾人必須思考未來50年臺日關係,集思廣益,提供想法供後人參考。
這是因為「希望臺日關係的未來可以更好」是兩方共同的目標。
進入本次主題演講,若林正丈指出雖然美國與中國的關係正常化,然而72年體制的形成,
並不意味美國放棄掌握臺灣的戰略價值。儘管美國容忍中國對臺灣的「和平統一」政策,
然而在中國改革開放之後,由於美中的對立與競爭逐年增加,
習近平對臺政策往「實力主義」傾斜,甚至臺灣內部政治出現因「中國因素」而起的波動,
美中之間的價值亦逐漸出現裂縫。
最後他歸納出現今臺灣擁有過去面臨危機時所缺乏的三樣要素:
整合臺灣區域而做出決定的民主政體、活潑而很會向國際發聲的公民社會、由美國支援的國家軍隊。
後續場次來自日本的川島真、松田康博、小笠原欣幸、淺野和生、福田圓、
松本Haruka等學者專家發表日方觀點,臺灣方面則由李世暉、吳明上、楊鈞池、
蔡錫勳、石原忠浩、徐浤馨等學者專家發表臺灣觀點。
雙方針對「72年體制的歷史發展脈絡」、「72年體制下的政治經濟互動與課題」、
「國際政經局勢變化下的臺日關係未來發展」三項主題進行討論與交流。
在閉幕式中李世暉特別提到,本次論壇發表論文將編纂成書,預計年底出版中文版書籍,
明年在日本出版日文書籍。期盼藉由成果出版,擴大日本研究與日臺關係研究的影響。

320:美麗島の名無桑
22/06/05 07:06:10 .net
疑癲癇發作 台南女駕車失控連環撞 幸未傷及旁人

2022/03/21 05:30


位於嘉義縣朴子市「嘉藝點水道頭文創聚落」將於三月二十三日起至五月一日舉辦
「水道頭的那年故事」特展,透過訪談在地居民重現數十年前水道頭生活樣貌,
展出由老照片組成的裝置藝術「印跡」,還有模擬舊時生活情境,
提供民眾拍照與互動的留念打卡區。

特展由嘉藝點水道頭文創輔導中心與地方住民林全?、吳聰俊、陳輝卿、蕭英偉聯手合作,
展覽分四大區,有入口裝置藝術「印跡」、呈現生活記憶的「印象備忘」、
今昔照片對比的「時光荏苒」,及住民訪談影像紀錄與數位導覽區。

裝置藝術「印跡」透過膠捲記錄時光點滴,引領觀眾在漫天飛舞的膠捲中,
進入時空與回憶的獨特空間。
當走進「印象備忘」和「時光荏苒」展區,可看見當年水道頭居民有趣的故事、
生活物件與照片紀錄,想像民國五十、六十年代水道頭聚落的生活樣貌。

縣府文化觀光局長許有仁表示,水道頭聚落為日治時期教師及警察宿舍,有些子女還住在這裡,
文觀局將水道頭日式宿舍群打造成文創聚落以來,長期與地方住民相處,
衍生出「回首往日記憶,重現水道頭聚落舊時生活」的展覽構想,歡迎大家來感受在地生活美學。

321:美麗島の名無桑
22/06/06 06:48:52.21 .net
澎湖中屯國小創校一世紀 首屆校友切蛋糕慶百週年
2022/04/02 13:40

位在湖西鄉與白沙鄉交界的中屯國小,創校於日治時期大正11年(1922),
今年屆滿百週年,今在校園內舉辦「百週年校慶慶祝大會」活動,
邀請師長及校友回中屯國小共敘同學情感、憶師恩,澎湖縣長賴峰偉、
議長劉陳昭玲等人出席。
中屯國小為籌備百年校慶,特設立百週年紀念碑,紀念碑主題上方是百週年校慶慶徽,
紀念碑下方是百週年校慶標語:「黌華百年、眴煥中屯」,由李錫文主任構思;
經費由第13屆校友張永豐、第18屆校友張永利兩兄弟全額資助。
會中邀請縣長賴峰偉、議長劉陳昭玲等各界貴賓,一同為紀念碑揭幕。
典禮高潮就是切百週年生日蛋糕,特地邀請第一屆校友陳年輾,及賴峰偉、
劉陳昭玲共同執刀,全校師生及校友們一起歡唱生日快樂歌。
學校在風雨教室裡,展列歷屆畢業照,以及「第三屆校友楊子儀暨歷屆校友書法展」,
供校友欣賞回憶。澎湖已過世的一代傑出書法大師楊子儀老師是中屯國小第三屆校友。
中屯國小創校至今,歷經教職員工一步一腳印的辛勤耕耘,共培育了997位畢業生,
為地方孕育無數英才。
雖然民國88年後,全校學生人數降至30人以下,學校致力推展國語文教育,
每年培訓優秀選手參加全縣語文競賽,每項競賽都能拿到優異成績,
甚至代表澎湖赴台參加全國語文競賽。

322:美麗島の名無桑
22/06/07 02:58:00.43 .net
民眾黨南市知事官邸送氣球 建議設置兒童互動區
2022-04-04 17:23

今日是兒童節,民眾黨台南市黨部主委林晏良與市議員參選人蔡宛秦,
到東區知事官邸發送氣球給大小朋友,增添歡樂氣氛。
她也建議市府能在此設置兒童互動區,讓孩子從玩樂中了解官邸。
林晏良表示,會選在知事官邸發送氣球,是因為東區富有深厚歷史背景的公有建物,
為孩子帶來快樂氛圍的同時,也期望這塊土地的歷史文化能被看見。
蔡宛秦說,知事官邸在老台南口中稱之為「時鐘樓」,此建築除了在日治時期為縣知事官邸外,
另一作為日本皇族外出的「御泊所」,也就是行館。
選在知事官邸發放氣球,起因於兒童節原始設立的定義就是為紀念並保障兒童權利,
反對虐待兒童或毒害兒童權利的日子。
知事官邸深具歷史意義,除了能讓大人了解這棟建築歷史背景外,
也希望孩子能理解知事官邸所賦予的歷史意義,建議市府相關單位也能在知事官邸設置兒童互動區,
讓兒童在玩樂中了解知事官邸的過去、現在與未來,讓古蹟再活化。

323:美麗島の名無桑
22/06/08 02:56:53.98 .net
見證落番和兩岸大時代烽火歲月 金門董允耀洋樓斥資4500萬修復
15:36 2022/04/13

坐落於金門西半島古崗村,1933年興建的縣定古蹟董允耀洋樓,
被建築學者譽為早期中西合璧式洋樓代表作之一,曾做為國軍炮、
工兵營和「兩棲蛙人」隊部,見證兩岸烽火和軍民一家的大時代,
如今難掩斑駁圮壞的歲月痕跡。縣府爭取中央補助規畫投入4500萬元進行修復,
期待再現昔日宏偉氣象,吸引遊人絡繹來訪。
縣長楊鎮浯今天上午主持修復工程動土儀式,特別感謝董允耀後代親族的無私捐獻,
讓修復工作可以順利進行,希望這座烙印早期鄉親「落番」出洋打拚,
惕厲後人奮發上進的洋樓,在大古崗繼續向遊人訴說大時代的歷史故事。
董允耀洋樓的建築型式為三塌壽的番仔樓,前方有一樓的迴向設計和人字脊
「二導水」的龜型屋頂,遠眺近觀極其宏偉醒目。
起造人董允耀原在古崗村賣豆腐,10餘歲隨鄉人遠走印尼泗水謀生,
在受雇小工存錢後先批購當地「辣椒粒」賺取差價,再與人合夥經營船行,
專門來往於南洋一帶,由此積累可觀財富,返鄉興建洋樓安頓留守故鄉的家族。
這座大洋樓曾先後由國軍炮兵、工兵營占用,1970年間更曾進駐海龍部隊,
一樓大門左右兩側牆飾有海龍字樣與圖案,整體建築的動、
植物和人物裝飾語彙繁複精彩外,大門也可見防盜的移動門扇「輪錢門」、
「槍眼」等防禦設施,反映金門早年地方治安不佳,時有大陸內地
「強摃仔」登島劫掠的史實。
2015年2月,董允耀洋樓公告指定為縣定古蹟,指定理由是具歷史、
文化和表現地方營造技術流派特色,以及具稀少性,不易再現者。
2020年由所有權人董賽姍、董倫威贈與金門縣,希望未來獲得更好的維護和利用。

324:美麗島の名無桑
22/06/09 03:28:27.07 .net
在百年書店品嘗當代文人餐 明星作家料理上菜
2022/03/31 08:40

台中中央書局繼去年底企劃「文學裡的味道—作家料理」,邀請作家或文化相關領域名人,
化身為料理人,於2樓餐飲空間,推出「作家料理」,串連起五感閱讀,接續第一季邀請焦桐、
洪愛珠以煽情、老派為題,用料理創作出充滿思念記憶與生活溫度的餐點,
第二季作家料理即日起登場,由蔣勳、蔡珠兒、裴偉、陳綺貞以風土、滋味、
文學交織而成的舌尖之旅,同時,每位作家也大方分享其餐點主題的延伸閱讀書單,
讓讀者們可以一邊品嚐,一邊閱讀深化飲食與文學的連結。
上善基金會董事長詹宏志先生表示:「料理是作家間的生活體會,是一種境界、
一種概念,成為人與人溝通的媒介。作家設計的餐點,如果在中國說是『文人畫』,
我們這就『文人餐』,不僅做菜而已,也包含想法,有種境界與概念在內。」
特別的是,本季還邀請到文青歌手陳綺貞創作六款不同風味的瑪德蓮為甜點,
搭配Fika Fika Cafe主理人James為中央書局量身打造「復古風昭和文藝沙龍」咖啡,
讓讀者在中央書局來一趟與味蕾交織的文學之旅。
蔣勳提到,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三級警戒時,他住在池上,因不敢接觸他人,
也不去市集買菜,吃的菜都是左鄰右舍農民自己的菜,這段時光使他回想到約莫1950-60年代,
於台北大龍峒的童年生活,當時食材都出於自家或左鄰右舍,他也思考著,
是否可以恢復找回「簡單生活」的狀態。
本季他推出「五行九宮蔬食料理」,使用豐富的五穀雜糧與在地時令食材,
以原型烹煮提供身體所需的均衡養分,提醒人們在疫情蔓延的當下,
人與自然共存秩序平衡和諧的重要性。這道「五行九宮蔬食料理」看似簡單樸實,
淡使用了超過15種食材,其中包含許多季節野蔬如:葛郁金、皇宮菜、豬母奶等,
喚起他的童年印記,且九宮格製作繁瑣費工,每一格甜、酸、苦、辣、鹹、鮮、甘,
不同滋味與層次彷彿人生寫照。
飲食文化觀察家蔡珠兒,則端上淡麗系的「醃篤鮮湯飯」。
她提及,自己在三十初歲,生了一場大病,開始思考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她選擇了感情,放下自己的工作,移民英國,始認真做菜,而「醃篤鮮」,
她於30年前在倫敦第一次做,後來隨著在不同城市居住,
一次次反覆練就而成的招牌菜,也因為生活的遷徙,這道菜有過多個異國版本。
這次在中央書局端上的「醃篤鮮湯飯」,也「因地制宜」調整食材,找到最貼近的風土及口感;
有來自台北彭記的火腿、台中建國市場的黑豬小腱肉、大坑的綠竹筍,而
手工百頁結則為了呈現飽含湯汁的口感,改以薄軟柔潤大豆紙取代,
再加上慢火熬煮48小時的老火白湯,小菜則以道地客家酸菜炒皇帝豆
與在地第五市場時蔬等搭配,是以時間、慢火、耐心細節堆疊而來的美味。
蔡珠兒回想,小時候很少吃到媽媽的菜,因為父母熱衷宗教事務,他們認為當下要犧牲奉獻,
但到了長大,她才發現:「其實未來就是現在,就是在喝這口湯的同時,感到很珍惜,
很專注在自己的感覺。」她認為,人生當中,許多事不由人,但在還可以的時候,
可以選擇好好吃一頓飯、做一頓飯。對她而言,食物不是來自原生家庭,
而是我「活著得來、創來的」。

325:美麗島の名無桑
22/06/09 03:30:10.49 .net
至於知名媒體人裴偉,去年才出了第一本食譜,以其長期新聞工作的背景,
偶於食譜文中穿插的小故事,打動人心。詹宏志形容裴偉出食譜書
「橫空出世,外面招搖撞騙的人都嚇死了,怎麼有這麼厲害的人躲在社會裡,
能吃、懂吃,做菜也做得好,但食譜裡不只家常菜,有許多職業水準的大菜。」
大方公開私人廚房筆記的裴偉,在中央書局上菜的是兒時家族聚會的佳餚「栗子燒雞」,
這道菜隱藏了爸爸對他的疼愛。裴偉回想,小時候的自己很「宅」,喜歡有客人來,
只要有客人來就是爸爸下廚,爸爸知道他喜歡吃栗子燒雞,便會在宴席上「夾帶」這道菜。
這道山東菜是不甜的,但他家裡的版本卻是甜的,全因爸爸知道他愛吃甜,總加入大把的糖,
成為他無可取代的童年回憶。
裴偉說:「在我的記憶裡面,這道菜絕對是甜的。」這也是他與父親之間,味道的交流。
本季特別邀請Fika Fika Cafe主理人James為中央書局量身打造一款咖啡,
以1927年的日本昭和為背景,將其時代風味加以改良,特地命名為「復古風昭和文藝沙龍」。
James在很密集的時間內反覆烘焙研究,將八種產區遍及亞洲、
中南美洲及東非洲的豆子分別烘焙再混合,更細選高海拔、果實密度高並耐深度烘培之良品。
他提到,平常咖啡師都習慣喝單品、淺焙,但在這空間,要有種時間感、文學的氣息,
一定要有深邃的老味道,完全不帶酸味,可以煮得很濃,也不會焦、不會苦,甚至也可以煮成濃縮,
加入一些cream 也很美味。這款咖啡餘韻綿長,適合搭配一本好書,做為閱讀的陪伴。

326:美麗島の名無桑
22/06/12 02:09:04.91 .net
板橋林家花園修繕 招標9次終發包
04:10 2022/04/22

國定古蹟林本源園邸(板橋林家花園)第二期修復工程,歷經9次招標終於標出,
新北市文化局將投入1.1億餘元進行修繕,中央補助7100萬餘元,
預計分三階段分區施作,第一階段施工範圍包括來青閣、觀稼樓、香玉簃,
其餘範圍正常開放,施工期即日起至2024年6月,期間入園參觀門票40元、新北市民免費。
新北市文化局解釋,修復工程案會一流再流的原因,除受近年大環境缺工、
缺料影響外,因板橋林家花園為台灣僅存較完整的園林式國定古蹟,
各項修復技術難度較高,又依古蹟修復及再利用辦法,針對國定古蹟修復承攬廠商,
有較高的資格門檻,及板橋林家花園的地形條件限制,無法使用大型機具協助修復,
須大量人力協助,才會造成廠商投標意願較為低落。
文化局指出,第二期修復工程區域包括香玉簃、榕蔭大池、觀稼樓、行政中心、
F廊道、汲古書屋、方鑑齋、迎賓大道、來青閣,將進行各棟建築的防水、泥塑、
彩繪修繕及木料及牆體結構檢修,同時也會翻修售票亭、服務台、哺乳室,
設置性別友善廁所與興建行政辦公中心。
林本源園邸也在臉書套用藝人大S與具俊曄的愛情故事昭告民眾,古蹟要開始進行修繕,
貼文表示:「有些人20年手機號碼不會換,有些事過了20年景物依舊,
但如果是古蹟經過20年的歲月,就一定需要維護了」,
施工中區域將進行管制不對外開放,其餘範圍正常開放與運作,要大家期待修復後的林園風貌。

327:美麗島の名無桑
22/06/13 01:04:33.10 .net
藝文饗宴!台中霧峰南天宮大戲開演
2022年6月12日 下午7:27

台中市府推動百年宮廟藝文饗宴,請來知名歌仔戲團演出大戲,在台中霧峰南天宮登場,
吸引當地鄉親來到廟前廣場的戲棚下看戲,台下觀眾座無虛席。
明華園日字劇團,來到霧峰南天宮上演精彩大戲。
《七品青天驚堂木》劇情活潑又輕鬆,台下觀眾看的相當過癮。
台中市府推動百年宮廟藝文饗宴,舉辦一系列的藝文活動,
有請知名歌仔戲團演出,打造藝文台中。
台中市文化局長 陳佳君指出,
「台中市一直非常重視傳統藝術的表演,尤其鄉下,年長者非常喜歡看我們的歌仔戲。」
大戲開演前,台中市長盧秀燕也抵達宮廟參拜預祝演出順利,並且按照禮俗,
贈送四色禮給劇團,發壽桃給鄉親。
台中市長 盧秀燕表示,「全國最好的劇團,明華園,專程到霧峰南天宮來演出,
一方面要來答謝媽祖,二方面也要祈求媽祖讓台灣的疫情早日退散、鄉親平安,
另外一方面我們也用假日的時候,讓市民享受好的藝文表演。」
霧峰南天宮的媽祖廟,是霧峰當地人的信仰中心,大戲在廟前開演,
也讓霧峰的夜晚,充滿濃濃的藝文味。

328:美麗島の名無桑
22/06/14 01:17:25.94 .net
「臺灣美術兩百年」出版 召喚被遺忘的美術史
2022/4/16 20:53

台灣曾出現許多精彩的藝術家及作品,但民眾對他們卻很陌生,由美術史學者、
中研院史語所兼任研究員顏娟英策畫的「臺灣美術兩百年」套書,
用120件作品訴說台灣美術的故事,今天在北師美術館舉行新書發表會。
前文化部長鄭麗君致詞表示,過去台灣美術史被禁錮、遺忘,
人們站在自己土地上卻不知道曾有這麼多熱情、勇敢的藝術家,
用創作追求自由、關懷土地,奮力追求現代性,啟動台灣文化啟蒙運動。
鄭麗君表示,顏娟英就像是一名拓荒者,她不斷挖掘作品跟史料,
將台灣美術史放回台灣史跟台灣社會發展脈絡中研究,近年更組團隊修復作品、
策展,「不朽的青春」特展感染整個社會回過頭來認識自身的美術史,
這樣的行動力讓她非常感動。
「臺灣美術兩百年」的出版則展現由民間書寫台灣美術史的力量,
「召喚」民眾重新認識台灣美術史,也「召喚」公立美術館重視。
顏娟英表示,她開始接觸台灣美術史研究時發現,最困難的部分就是日治時期的歷史,
因為它被長期忽略了,有許多故事經過輾轉流傳,卻不知道其真實性,
因此她先著手出版「台灣近代美術大事年表」,封面採用黃土水的「甘露水」,
當時就是希望「甘露水」能重新出土,如同期待失落的台灣美術史能重新被找回來。
「臺灣美術兩百年」全書分上、下兩冊,介紹120件作品及108名曾在台灣這片
土地上創作的藝術家,上冊「摩登時代」分為傳統的新生、現代美術與展覽會、
描繪地方色彩、都會摩登、戰爭與戒嚴、新時代男與女等6個篇章;
下冊「島嶼呼喚」分為山與海的呼喚、冷戰下的藝術弈局、鄉土的回歸、
風景與社會、主體性的開展、創造新家園等6個。
作者群包括顏娟英、蔡家丘、黃琪惠、楊淳嫻、魏竹君、邱函妮、林育淳、
張閔俞、王淑津、石守謙、呂采芷、李柏黎、林以珞、林柏亭、林聖智、
徐蘊康、高穗坪、郭懿萱、曾資涵、游閏雅、鈴木惠可、謝世英、饒祖賢等人。
春山出版社總編輯莊瑞琳表示,本書的「兩百年」是從1803年畫家林朝英的水墨作品
「觀音菩薩夢授真經」的年代算起,以此定義「臺灣美術兩百年」。
莊瑞琳說,這套書不是台灣美術的標準答案,而是台灣美術的起點,
「因為我們終於可以用自由開放的方式,認識屬於這塊土地的國民美育,
看到台灣創作者如何在困境中依然留下傑出的作品」。

329:美麗島の名無桑
22/06/15 02:53:16.31 .net
蔡英文挺紀錄片《台灣男子葉石濤》 出席首映與林佳龍台上零互動
2022年6月13日 下午10:48

《台灣男子葉石濤》在今(13)日舉辦首映會,除了導演許卉林與監製林靖傑之外,
總統蔡英文與前交通部長林佳龍也到現場,大合照時,蔡英文與林佳龍中間隔著導演許卉林,
蔡英文一直與導演許卉林聊天,林佳龍探頭向總統蔡英文方向看了兩次,想要搭話,
但蔡英文並沒有看向林佳龍,接著大合照後,蔡英文先向監製林靖傑握手,
接著與導演許卉林握手後,便直接離開,兩人在台上零互動,外傳林佳龍有意參選台北市長,
蔡英文會後離場被媒體喊話問是否支持林佳龍?她不發一語,只是對媒體點頭示意。
葉石濤是台灣文學界指標性作家,被尊稱為葉老。
蔡英文表示:「感謝導演和監製邀請新生代的藝術家重新詮飾葉老的文字,是跨世代的交流,
更可以理解葉老的作品對當代的影響。紀錄片見証了他的一生和對文學的影響,
《台灣文學史綱》是對台灣文化的溯源,葉老在戒嚴時期,在歷史和政治之間,
寫出艱難的作品,希望可以延續葉老的精神,繼續耕耘。」
林佳龍則透露,自己一直等待林靖傑導演的作品,從2007年的《最遙遠的距離》
到2017年的《愛琳娜》都有包場,等了8年過去才又見到新作,可說是8年磨一片。
他坦言,「紀錄片《台灣男子葉石濤》讓更多年輕人可以認識這位台灣重要作家,
葉老是文學家,文學理論家及文學史家,三家集於一身,
葉石濤的文字是寫台灣自己的故事,《台灣文學史綱》對台灣文學史而言非常重要」。
導演許卉林表示,很希望這部片子可以被見到,雖然很冷門,
官方臉書粉專目前也才一千多讚,希望在疫情期間可以突圍,推廣出去,
她坦言聽到總統要來來覺得很開心:「一定是總統認同理念,工作人員的努力都在這部片裡。」
至於在台上等待拍照時,與總統蔡英文跟你講了什麼?
導演表示:「總統問我拍了多久,我說3年,她笑說:『這麼久唷!』」
監製林靖傑則坦言,文學在葉老(葉石濤)生前不主流,
但必須要讓大家知道有個人為台灣文學的付出,希望台灣文學不要再是不主流的事情,
「葉老代表是台灣文化的價值,台灣政治環境很繁雜,希望高層能看到文化,
小英總統可以看到這點,這意義很重大,希望之後來任的總統,
都可以知道文化是很重要,文化是軟性國防,葉石濤這樣的價值很值得被重視」。
《台灣男子葉石濤》將於6月17日在台上映。

330:美麗島の名無桑
22/06/17 01:38:33.33 .net
來一趟嘉義文化散策! 在現代嘉義中看見「畫都」、「木都」的老靈魂
2022.04.07 02:43

提到嘉義,直覺性地聯想到阿里山,的確,阿里山具有豐富的天然與人文資源,
更被列為台灣第一個國家級的重要文化景觀,但這次要將目光轉移到阿里山腳下的
嘉義市北門車站周遭,探索隱藏在嘉義市的文化紋理。
1906年的梅山大地震,一場芮氏規模7.1的震撼導致嘉義(當時叫做嘉義廳)
數以千萬計的房屋全倒或受損,造成上千人的死傷,雖然是傷亡慘重的天災,
但也是這歷史上的偶然讓嘉義有了全新的面貌。現在嘉義的城市風格或多或少受到當時
「市區改正」的影響,從清代時的舊城轉而邁向現代化(當然啦!那時的「現代化」
現在也大多為歷史建物了),在城市的發展中漸漸鑄下自身的文化根基,
這次《欣傳媒》以北門車站為中心向外輻射,一窺隱藏在現代嘉義中的老靈魂!
北門驛
北門驛建於1910年,是北門車站最初的站房,目前已被列為嘉義市定古蹟。
北門驛是阿里山林鐵的起點站,車站建築以阿里山紅檜打造是一大特色,
曾經歷經1998年的大火燒毀4成面積,也曾在 九二一大地震曾一度受損,
今日所見到的北門車站是毀損後同樣經由紅檜修建而成。北門驛除了是林鐵的起點,
在過往更是木材的集散中心,由阿里山砍伐的原木運抵達北門驛後,
依照木材種類分別轉運至貯木池或陸上貯木場,因此成為了嘉義市製材產業的重要基地,
北門驛一帶更曾是全臺灣最大的木材交易市場呢!
也因產業需要,廣大腹地設立了營林所、北門修理工廠、嘉義製材場等,
將林業與鐵道成為了嘉義的發展根基,因此有了「木材之都」的盛名。
直至1973年,因應發展為觀光景點而落成的新車站(目前的北門車站),
北門驛終卸下沉重負擔,而1982年阿里山公路正式通車,
阿里山林鐵的盛況已不復再,也讓北門車站周遭日漸沒落。
近年嘉義市政府以及林務局著重為阿里山林鐵帶來新潮的革新,更試圖聚焦於過往
「木都嘉義」的繁榮興盛,當今的北門驛不再需要運送木材,
反而化身為一位見證時代變遷的長者,靜靜訴說著嘉義百年來的風華歲月。

331:美麗島の名無桑
22/06/18 01:49:56.03 .net
再造歷史現場 新埔金和號工作站開幕
04:10 2022/04/07

新竹縣新埔鎮早期因商賈雲集而鼎盛一時,鎮上興建許多傳統街屋、宗祠與家廟等建築,
因此縣府在去年以歷史內涵、空間等角度,選定新埔鎮成為再造歷史現場基地,
選定縣定古蹟潘屋為駐點工作站,並以潘氏家族貿易的商號名金和號為名,
6日正式揭幕,邀民眾透過工作站的展覽,一同認識新埔發展史。
縣長楊文科表示,新埔鎮有3街6巷9宗祠等景點,是縣府推動觀光標的,過去政商雲集,
潘家在新竹縣是非常有名望的家族,販賣雜貨的金和號在新埔鎮發展史上,
也扮演相當重要角色,甚至潘家在過去就曾有3人擔任過新埔鎮長,
還有潘杜芳格是非常有名的文學家,潘家人才輩出。
縣府選定潘屋為據點,並以潘氏家族貿易的商號名「金和號」為名,
推廣新埔在地歷史文化,楊文科希望讓更多全國民眾都可以來這裡,
欣賞歷史建築、認識新埔歷史。
楊文科與潘家後人、義民中學董事長潘鵬仁等多名來賓,
一同跟隨導覽員欣賞潘屋內外與展覽物時,也拿出手機拍下《新埔人物關係圖》,
笑說看圖發現潘家和很多望族有往來,包括板橋林家、北埔姜家等,
很有意思,要回去好好研究一番
金和號駐點工作站內展有新埔趣味故事、潘家發展史與不定期主題展覽、
地方文化相關議題工作坊,以及休憩空間、拍照景點等,
讓遊客造訪金和號時能夠了解新埔的發展史、潘家家族故事,
還能藉此領略客家文化與在地美學。

332:美麗島の名無桑
22/06/19 02:11:00.66 .net
台灣最後一位文面國寶林智妹病逝 享嵩壽100歲
2022/06/18 20:19:00

全國僅存台灣原住民文面登錄保存者林智妹(Ipay Wilang)今天病逝花蓮家中,
文面文史工作者田貴實感嘆,這次是最後一次送別文面耆老,對他來說是紀錄任務的結束。
文面文史工作者田貴實告訴中央社記者,泰雅族、太魯閣族及賽德克族傳統社會中,
男生曾獵首、女生會織布,就可獲得文面資格,男生在前額及下巴,
女生在前額及臉頰,象徵能肩負成家、保護部落,死後得以進入祖靈界。
花蓮縣政府文化局最早於民國98年將文面傳統登錄為民俗類無形文化資產,
共有古阿采、方阿妹、陳清香、邱春妹、鄭好妹、林智妹等6名保存者,
現年100歲的林智妹是僅存文面耆老,也於今天離世。
田貴實記錄文面老人超過20年,105年將6名文面耆老口述歷史、照片,
出版「永不消失的榮耀記憶」一書,他感慨說,當時95歲的林智妹,
是書裡「最年輕」的耆老,沒多久耆老相繼凋零,林智妹也因身體狀況不佳,
由女兒接回北部就近照顧。
田貴實說,林智妹15歲那年,臉上的文面被日本人強迫清除,原本象徵美麗、
智慧的文面,變成難以啟齒的疤痕,林智妹感謝文史工作者看見疤痕下的印記,
讓看不見的印記再次重現。
回憶過去與林智妹的相處,田貴實說,林智妹總是看起來心情很好,喜歡吟唱歌謠,
也會將旋律套上歌詞,祝福來訪關心的朋友,總統蔡英文去年前往拜訪,
她特別準備自創歌謠祝福蔡總統。
田貴實說,林智妹在北部養病期間,一直掛念著部落,每次探訪她,
他們聊天話題都是過去在部落的生活、與族人相處的點滴,
今天上午收到家屬告知命危通知,他就建議家人帶著林智妹回到家鄉,
智妹阿嬤一直撐到回到家後才斷氣離開。
每一位耆老凋零,田貴實都親自前往道別,難過的心境隨著一次次送別更加闊達,
他想起某位耆老曾告訴他「沒有人能活得天長地久,只有天跟地才是永遠的憑據」。
田貴實說,這是最後一次送別文面耆老,也代表他記錄文面文化的工作來到終點,
接下來他將休息一陣子,重新整理過去收錄資料,思考如何為這段任務收尾。
花蓮縣文化局晚間也表達哀悼之意,近日將前往慰問、探視家屬。

333:美麗島の名無桑
22/06/20 01:39:14.90 .net
不讓「粉紅超跑」專美於前 高雄搶推5大天后宮宗教觀光
15:14 2022/05/26

苗栗白沙屯拱天宮媽祖「粉紅超跑」遶境超夯,高雄市觀光局也搶推宗教觀光,搶搭流行的
「讓大家很意外的point」創意哏,網羅5大特色天后宮,包括岡山螺絲媽祖、
高雄最久的旗津天后宮、三民區鐵路媽祖、饒富宋江陣文化的順賢宮、
海上巡境媽祖的鳳芸宮等,揪全台民眾到高雄朝聖。
林宛蓉總質詢時提到,最近白沙屯媽祖帶動熱潮,其實高雄全市約有1780座寺廟,
也不乏特色媽祖廟,建議市府針對傳統廟宇「一廟一特色」注入新活力,推動永續廟宇觀光文化。
林宛蓉舉例說,彰化首座玻璃媽祖廟鹿港護聖宮為例,建議經發局、
文化局和觀光局加強推動岡山壽天宮螺絲媽祖的特色。
同時,也要求市府推動山盟海誓5G二日遊行程,將5G科技融入旗津天后宮的海神文化
及內門順賢宮飽攬山河景色及總鋪師美食等,讓宗教文化更具特色。
高雄市長陳其邁回應,高雄擁有多元宗教文化,不僅歷史悠久、廟宇建築之美不輸國外教堂,
未來市府將會結合科技融合宗教人文,大力來行銷推廣,鼓勵遊客走訪各區特色媽祖廟,
讓身心在疫情之下能有所寄託,順遊周邊景點、美食。
高雄旅遊網精選36條文史宗教旅遊建議遊程,供民眾按圖索驥安排行程。
其中,高雄擁有全台獨一無二的螺絲媽祖,就在岡山壽天宮,該座螺絲媽祖是由2.5萬個螺絲墊片
及1.3萬個螺帽製作,共使用3.8萬個螺絲扣件,融合岡山在地產業及媽祖信仰。
高雄歷史最悠久有349年的媽祖廟為旗津天后宮,歷經3年整修後已重新開放。
觀光局推薦到旗津除走訪最夯的沙灘藍眼淚,及到海產街品嘗美食外,
一定要來天后宮感受百年女神魅力,欣賞擁有精美雕刻、剪黏、泥塑、木雕等工藝的宗廟藝術。
位於三民區台灣最小的鐵路媽祖廟「朝元宮」,起源於50多年前,台點員工意外撿到遺落的
在火車上的媽祖,從此保佑交通安全;目前因應高雄鐵路地下化,已先將媽祖聖像、
舊廟文物暫安置於倉庫改建的臨時行館,鄰近可走訪後驛商圈、中都磚窯廠、
愛河之心遊覽,來趟都會之旅。
同樣奉祀媽祖的內門順賢宮,肩負起宋江文化傳承任務,也是市府宋江陣活動共同主辦單位之一,
其中神虎彩繪稱為「虎視眈眈」,利用彩繪技法,造成視覺效果的差異,
讓信眾抬頭仰視做360度旋轉,神虎雙眼也緊盯視線,活靈活現而逼真。
全台最大規模海上巡境的媽祖婆,就在高雄林園鳳芸宮,由廟方組織船隊進行海上巡香、
祈求風調雨順的習俗,2013年登錄為高雄市市定民俗。據說百年前即有奉請媽祖海巡的習俗,
當時規模不大僅有幾艘漁船,演變至今成為四年一科海上巡香活動,後來更成為全台聞名的
「海巡媽」,成功行銷高雄港灣特色。

334:美麗島の名無桑
22/06/21 01:28:22.39 .net
苗栗縣政府再獲中央補助9300萬 出磺坑再造歷史現場專案計畫
17:03 2022/05/28

苗栗縣公館鄉出磺坑礦場是目前世界上現存最古老,並且還在生產的油礦區之一,
也是苗栗縣最珍貴的有形與無形文化資產,為確保存出磺坑文物原始面貌,
苗栗縣政府連年積極爭取中央補助,並與中油公司合作申請出磺坑再造歷史現場
專案計畫第二期,日前已獲中央核定經費達9300萬元,
將積極投入出磺坑南北寮文化景觀整修等,維護舊時出磺坑的礦場文化。
苗栗縣政府文觀局為了保存公館鄉出礦坑全部文化景觀建物原貌,
從2019年起擬定專案計畫,向中央申請經費補助辦理,第1期獲得中央核撥1億5850萬元,
並從2019年起的2年時間內執行「出磺坑礦業歷史現場活化發展計畫」,
計畫共有「建構出磺坑記憶庫」、「有形文化資產空間治理」、「無形文化資產傳承」、
「歷史現場再現與產業加值計畫」4大面向、並包含14項子計畫,
將出磺坑自登錄為文化景觀後的豐碩研究調查成果,整合到這次再造歷史現場計畫之中,
並藉由計畫的推動讓出磺坑得以動態保存與活化。
因執行成果豐碩,苗栗縣政府為持續完成主要油礦文資空間的再生建置,
進一步達成以文化資產詮釋教育形塑歷史現場,完成文化加值的願景,
持續與中油公司合作,並再次獲得中央補助9300萬元以執行再造歷史現場2.0
「苗栗出磺坑油礦歷史現場再現計畫」。
文觀局長林彥甫指出,本案內含8項子計畫,包含南北寮整體文化景觀的修景、
南寮歷史建築修復與歷史散步道的維護管理,以及油礦知識體系深根推廣等。
未來預計將會辦理成果展、修復工地導覽、文化資產教育活動與散步道健行活動等,
非常值得期待。
林彥甫期望透過一棒接一棒的出磺坑再造歷史現場活化,期盼苗栗出磺坑諸多採礦設備、
建築以及口述歷史等有形及無形文化資產,得以永續保存與傳承。

335:美麗島の名無桑
22/06/22 01:40:15.24 .net
故宮國寶押運人索予明逝世 國民黨感謝一生奉獻
2022-06-20 17:03

國立故宮博物院所藏國寶在1949年全數遷台,最後一批文物押運人索予明19日中午逝世,
享嵩壽102歲。
國民黨今天發文,感念當年在動盪的大時代當中,每一位用生命護送故宮國寶文物的「守箱人」。
國民黨指出,北京故宮於民國14年(1925)成立故宮博物院,並開始公開展覽,
幾乎天天人山人海、萬人空巷。
民國20年(1931)「918事變」之後,參觀人潮才漸漸減少,為躲避日本軍閥的威脅,
擔心戰火波及文物,民國22年(1933)從北京故宮文物裝箱起運,之後運抵上海。
期間,曾赴英國舉辦「倫敦中國藝術國際展覽會」。
戰火不斷,文物最後運抵四川境內,一直到抗戰勝利後,才遷至南京。
國民黨指出,民國35年(1946)第2次國共內戰爆發,在民國37年後,
將故宮珍貴文物分3批運至台灣。
民國38年(1949),由崑崙艦押運第3批文物,同船的故宮國寶押運人、
當時任職中央博物院籌備處的索予明也負責協助將這批文物運送至台灣。
國民黨表示,作為國寶文物的押送人員,人到了哪裡,這些裝國寶文物的箱子就要到哪裡。
也因此,就此一別相依為命的母親,一直到開放探親後才返鄉,但早己天人永隔。
索予明之後一生任職故宮,是國寶來台、留存珍貴中華文化精粹的重要見證人。
國民黨表示,民國104年(2015),故宮慶祝建院90週年,由時任總統馬英九
致贈有功人員感謝狀,並表揚國寶押運人高仁俊、張銀武和索予明,
索予明當年逾90歲,依然親自出席領取感謝狀。
如今,最後一位押運國寶來臺的重要見證人索予明在昨日與世長辭,享嵩壽102歲。
國民黨表示,感謝用一生奉獻給國寶文物、奉獻給國家的「守箱人」,
他們守護國家文化和歷史的命脈,才讓今天大家得以領略珍貴的千年文化風采。

336:美麗島の名無桑
22/06/23 01:34:06 .net
基隆忠三橋改建 日治時期百年旭川河壁駁坎重見天日

18:23 2022/04/25


基隆市忠三橋去年底改建,近日工程單位將橋面掀開,
發現疑日治時期逾百年旭川河岸壁駁坎重見天日,地方呼籲市府能做好紀錄測繪,
並將現況保留。市議員童子瑋也建議文化局,結合林開郡洋樓策展。

忠三橋因主梁明顯裂開變形,具危險性,市府於去年5月28日緊急封閉,
並向內政部營建署爭取補助,總工程經費約新台幣3000萬元,並於同年12月1日動工,
近日工程單位將掀開橋面後,重現疑似日治時期的古運河岸壁駁坎,
過去漁民會藉此坡面上下船、搬運漁貨,地方盼能保存。

市議員童子瑋今日上午會同工務處和文安里長李隆進到場會勘。
童表示,文資保存與改善地方交通維護市民安全同等重要,除要求文化局做好紀錄測繪,
也盼結合林開郡洋樓納入旭川河歷史策展;此外,也請工務處保護好現存的駁坎。

童子瑋指出,長期來看或許可研議拆除鄰近崁仔頂魚市的明?、親民、至善3棟大樓,
以及東岸高架橋,屆時可整體規畫,整合文資保存與河道景觀設計,
打造兼具歷史記憶的親水?園步道。

對此,工務處養護工程科長簡翊哲回應,工務處將在駁坎後方新設橋台基礎,
將駁坎現況保留下來,橋梁兩側也會各留有?1公尺、長10公尺的維修道,
上方覆蓋不鏽鋼板以便後續維修,工程預計11月3日完工。

李隆進進一步補充說明,忠三橋下方的旭川河整治於西元1912年(明治45年)竣工,
橋旁愛一路上過去是基隆漁會的拍賣場,這處岸壁駁坎已超過110年歷史極具保留價值,
建議可仿造新竹市的護城河親水公園,或台中市的?川水岸廊道整治,將原有文物保留下來。

337:美麗島の名無桑
22/06/24 02:14:46.37 .net
中正紀念堂雙重文資 促轉會:銅像非古蹟 可拆
04:10 2022/05/01

促轉會建議中正紀念堂應拆銅像,保留堂體後轉型為「民主歷史記憶館」。
然而,中正紀念堂具備國定、市定古蹟的雙重文資身分,銅像能否說拆就拆?
促轉會代主委葉虹靈表示,古蹟本體是堂體,銅像則不是;若要移動,
可依《文資法》提出計畫說明移除過程如何保護堂體,只要文資委員會審核通過就可拆除。
促轉會5月底解編,昨提前舉辦成果發表會。葉虹靈指出,促轉會4年來成果可分三方面,
分別是建置基本工程、發展論述、引入多元民間參與;專案式延伸領域,
讓人民理解白色恐怖歷史;與社會溝通讓資訊普及化。
對於轉型工作的未來難題,葉虹靈說,台灣社會將面對新檔案的開放,
但從監控檔案可看到被害者姓名,卻不見加害者姓名,這需要修法解決。
針對中正紀念堂轉型,葉虹靈說,中正紀念堂全區都有文資身分,
但依文化部文資局解釋,古蹟本身指「堂體」,銅像不是古蹟本體。
未來若要移動,主管機關可提施工及維護計畫交文資委員會審查,
確認移除過程不會破壞堂體,審查通過就可拆除。
對此,國民黨立委蔣萬安表示,中正紀念堂不應由任何一個政黨或少數官員片面決定怎麼改變;
而他先前提出「台灣建設紀念館」概念,就是要讓中正紀念堂在既有基礎上進一步加入更多元素,
豐富園區,但最後該怎麼做,應由民眾共同參與凝聚共識後再決定。
長期關注轉型正義議題的民進黨立委吳思瑤則說,葉虹靈提出拆銅像、
保留堂體的主張,相信社會對這項主張會有共識。至於堂體是否一併拆除,
確實有人認為建築體充滿封建宮廷思維該拆,但也有人認為以保留,這部分確實比較分歧。
葉虹靈表示,促轉會已規畫中正紀念堂轉型計畫應包含5大工作項目,
包括《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組織法》修正、以競圖徵件遴選規畫設計方案、變更都市計畫、
擬定文化資產配套相關計畫,及在推動中長期工作的同時可先啟動「轉型前導計畫」。
未來促轉會解編前,將建議由行政院「推動轉型正義會報」確立轉型目標,明確訂定中長程轉型計畫。

338:美麗島の名無桑
22/06/25 02:04:36.79 .net
飯店危老改建溫泉住宅 麗寶7億買下先建後售
2022年5月10日 下午2:54

位在台北市北投,從日治時期開始營業的逸邨大飯店,暫停營業至今多年,
現在有機會重見天日,因為麗寶集團創辦人吳寶田家族,近年來陸續以自然人名義購入,
上個月已經通過台北市政府核准為危老案,未來將規劃小型溫泉住宅產品,
而近年來也有不少飯店,因為疫情經營困難,選擇危老改建。
雜草叢生、斷垣殘壁,連木材都爛了,北投逸邨大飯店曾被列為北投三大名湯之一,
年久失修,4月經台北市政府地政局核准為危老案,有機會重見天日。
鐵皮圍牆上白底黃字大大寫著危險,還說房屋年久失修隨時會有物品掉落,
這間飯店舊址目前正在審議當中,即將改建成溫泉住宅。
從日治時期開始營業的逸邨大飯店,原名星乃湯,是日本軍方專用招待所,
據傳國父孫中山也曾拜訪此處,根據了解,麗寶集團創辦人吳寶田家族從2011年,
陸續以自然人名義購入,集團也回應,土地購置成本近7億元,規劃約140戶,
20坪的小型溫泉住宅產品,推案時間尚未確認,但會採先建後售。
住商不動產資深經理徐佳馨表示:「參與危老會有容積跟租稅的獎勵,
加上他們本身的物業,可以因為重建而價值翻新,去做其他的規畫,
中長性的發展來說也會比較有幫助。」
飯店業在疫情期間,掀起改建危老潮,像是六福客棧將改為酒店式商辦大樓,
六福旅遊集團去年12月宣布,將斥資19.24億元建造,預估2026年完工;
國賓飯店則在2020年11月,經董事會決議,提出危老改建申請,將建成豪宅,
挑戰單坪200萬元;而西華飯店原址,朝飯店、住宅和商辦複合式建案規劃。
疫情期間,飯店業在經營成本壓力下,參與危老爭取喘息空間,
並大興土木,準備疫後重新出發。

339:美麗島の名無桑
22/06/27 01:12:05.15 .net
翁縣長贈匾鎮安宮「廟宇學堂」
2022年5月9日 下午4:44

朴子市鎮安宮服務里民不落人後,邀請社會專業人士為朴子和大同國小學童開辦結合宗教
與地方文化的課後教學課程,縣長翁章梁7日下午致贈「廟宇學堂」匾額,
感謝鎮安宮撫慰了里民的心靈,還為小學生開辦課程,造福鄉里,令人感佩。
翁章梁指出,早年國民教育尚未實施之前,廟宇除了是庄頭的信仰中心,
還扮演「漢學仔」的教育角色,很高興看到鎮安宮除了宗教信仰之外,
還轉型成為教育場所,在縣府協助下,未來將結合宗教與地方文化,
開班授課廟宇藝術文化賞析、紙製造型獅頭、令旗製作、龍獅鼓、
剪紙藝術、兒童技藝民俗舞等。
鎮安宫創立於清乾隆年間,由魏、蕭、雷五年王爺開基宣威濟世,當時只是紙紮金身,
1963年聖駕神示,將原紙作神像重塑為木造金身。
村民為感念王爺恩澤,1973年在地方仕紳倡議下重建廟身,隨後的林府九千歲及陳乃夫人
也因日治時期及戰後初期的護國助民神蹟,入祀鎮安宮接受五路信徒萬代香煙,
1996年信眾又為廟方增建鐘鼓樓,成就鎮安宮現今的規模。
鎮安宮主祀五年千歲,五年千歲不同於五府千歲,實際上是由12位王爺所組成,
因逢「寅、午、戍」年就舉辦大型慶典,民眾習慣稱為「五年到」或「五年大科」,
因此稱12位輪值的王爺為「五年千歲」。
惟五年大科並非真的是五年,實際上是四年一次的盛典,但前一科年的年尾與第一年重疊,
所以稱為「五年到」,為表尊敬,簡稱為「五年千歲」。

340:美麗島の名無桑
22/07/01 00:27:16.11 .net
搶救瀕絕槲櫟 竹縣徵求機關學校復育
04:10 2022/06/27

過去有學者在新竹縣新豐鄉發現在台灣匿跡80年、罕見低海拔的槲櫟群落,
10餘年來新竹縣政府與嘉義大學積極維護保育,但原生族群依舊呈現衰退的困境,
為留住瀕危的植物,農業處徵求機關、學校加入復育行列,
讓槲櫟群落在新竹縣的原生地減低打擾,也讓觀賞、園藝造景皆宜的槲櫟更普及。
槲櫟是溫帶森林重要的殼斗科落葉樹種,喜歡冷涼的氣候,在亞熱帶、
新豐鄉靠海邊海拔不高的丘陵地上發現有槲櫟生存,非常奇特與珍稀。
農業處表示,2002年靜宜大學教授楊國禎發現槲櫟時,估算約有100多株,
但是因植群競爭、病害、颱風等危害等因子,已瀕臨消失狀態。
深感槲櫟保護、復育的急迫性,新竹縣政府委託嘉義大學森林系教授廖宇賡及趙偉村,
展開槲櫟原生族群保育調查工作,繁殖培育幼苗以續存基因組成,
後期則持續性採種以培育實生苗。
經統計,2013年初,原族群曾有144棵存活紀錄,但到了去年又僅剩下75株。
鑑於新豐槲櫟原生族群有滅絕風險及種子盜採危機,嘉大團隊分別於新竹縣鳳岡國小、
山崎國小及竹北婦幼館等地於域外栽植槲櫟,方便民眾觀賞及教育宣導,
同時降低原棲地被盜採的風險。
農業處歡迎各機關、學校加入槲櫟保育的行列,意者可聯繫縣府農業處森保科,
經專人評估基地若適宜種植,將免費提供苗木並提供栽植技術諮詢。
農業處指出,台灣最早紀錄槲櫟出現的資料是由日本學者島田彌市在1924年
於新竹紅毛採集到標本,後來的80餘年間,無人再見到此樹種,甚至被認為已消失。
直到2002年,靜宜大學教授楊國禎在新豐鄉坑子口靶場管制區內再度發現後,
槲櫟才又在植物學與生態學的舞台上。

341:美麗島の名無桑
22/07/04 01:13:15.89 .net
2022年07月02日 18:33
出席乙未保台戰役127周年紀念 蔡英文:感念先烈繼續守護台灣

蔡英文總統今(2)日上午出席乙未保台戰役紀念儀式時表示,今年是乙未戰役127周年,
她要秉持敬意感謝在戰役中守護家園、犧牲生命的各族群先烈,
他們是歷史上第一批為保衛台灣與自主決定台灣命運而犧牲的人;
1895乙未保台紀念公園是為了紀念這場戰役而興建,透過公園傳承客家的歷史文化,
我們要承繼他們的精神,繼續團結守護台灣。
位於桃園市平鎮區的1895乙未保台紀念公園,以「圓」為設計意象,其中「乙未之環」
象徵穿越歷史斷層,更象徵族群團結合作,呈現1895年閩客族群共同保護台灣的悲壯歷史。
蔡英文總統今天在桃園市長鄭文燦、客委會主委楊長鎮與多名先烈後人陪同下出席,
蔡英文致詞時指出,乙未戰役是這塊土地上規模最大的護台戰爭,
當年義勇軍在前線作戰,鄉親們在後提供軍糧等支援,大家不分彼此、主動行動、
團結一致,只有一個目標,就是保衛心愛的家人,這不只象徵客家人保家衛國、
勇敢反抗的硬頸精神,更告訴我們守護國家安全是每個人的責任。
蔡英文強調,1895乙未保台紀念公園是為了紀念這場戰役而興建,
透過這座公園傳承客家的歷史文化,提醒我們團結的重要性,
去年11月順利啟用後於今日舉辦紀念儀式向先民致敬,
現場1萬4,000朵玫瑰象徵當年奮戰犧牲的先民,感謝127年前他們秉持對土地的忠、
對家園的義,以客家忠義精神抗戰,他們是客家的光榮,也是台灣的光榮,
我們要承繼他們的精神,繼續團結守護台灣。
桃園市長鄭文燦說,1895年台灣人不分族群共同保護台灣,當時桃園四大戰役中,
最慘烈的安平鎮之役就在平鎮,客家義勇軍用簡單武器對抗日軍,在此留下戰爭遺址。
1895年以後,台灣人概念慢慢形成,從日治、戰後到民主化至今127年,
超越兩甲子的歷史就在腳底下,1895乙未保台紀念公園記載台灣最重要的歷史事件,
也是最好的鄉土教育及歷史教育場址,展現台灣族群團結保台的英勇精神。
先烈蕭光明的家屬蕭力仁代表遺族致詞,蕭家自1808年在地方修城鋪路、濟弱扶傾;
牡丹社事件後,蕭光明依李光將軍囑託協助收祭開山撫番的陣亡將士,
1879年開始主持忠英祠,除祭拜義民爺外也祭拜閩南人、原住民族與日本人,
展現客家人的雍容大度。1895年日軍登陸枋寮,向茄苳進逼,
蕭光明率左堆義軍與劉永福的戰士共同駐守蕭家步月樓,義軍在此構築防禦工事、
深挖護城河,抵抗日軍來襲;後來由長輩向晚輩訴說火燒步月樓慘烈故事,
當時的戰爭場景、護城河、槍口仍保持完整且歷歷在目。
今日紀念儀式由蔡總統帶領現場貴賓向乙未戰役英靈默哀一分鐘致敬,
為感謝先民捍衛台灣土地的貢獻,蔡總統致贈客家烈士遺族家屬象徵台灣的歷史國寶
「藍地黃虎旗」,蔡總統最後代表獻花,表達對民族先烈的感念追思。

342:美麗島の名無桑
22/07/06 03:58:44 .net
花蓮》豐濱生態藝術村 在土地種藝術

2022/07/03 05:30


歷經三十年的還我土地運動,花蓮豐濱鄉Makotaay港口部落的阿美族人在二○二○年十月
起陸續從國家手中收回祖先的土地,第三年舉辦的Makotaay生態藝術村藝術季昨天開幕。
「村長」藝術家伊佑.噶照說,族人不僅回到土地生活耕種,更要在土地「種藝術」,
賦予土地新的價值。

努力30年 陸續收回土地
Makotaay生態藝術村位於東管處石梯坪遊憩區範圍內,屬於豐濱鄉「石門段八二三、五九二地號」,
對當地族人而言,土地在日治時期就被政府拿走、終戰後持續為國有,
後被劃為花東海岸國家風景區的土地,部落從一九九○年開始的還我土地抗爭開始,
經過三十年的努力,三十多位地主終於在前年十月陸續取得土地權狀。

藝術季活動 持續整個暑假
藝術村村長伊佑.噶照說,土地收回之後,因不少地主也是藝術創作者,
大家決定在這塊土地種藝術、打造藝術村,參與駐村的藝術家朋友包括建築、景觀設計、
立體藝術等各種專長,他希望來到這裡的每一個人,都能感受到土地帶來的能量。

生態藝術村昨開幕,包括音樂會、藝術家駐村市集等,吸引觀眾進入「藝術迷宮」之中欣賞作品。
來自台東小馬部落的創作者林戎依說,來到藝術村聽到村長伊佑分享族人如何觀察海浪,
找到捕魚最佳的時機,她發現海洋文化深植在族人的心中,因此他以海洋意象完成作品
「流動的根」,象徵傳承人與土地共生的美好文化。

策展人Nacaw Putun說,藝術市集將會持續到本月五日,藝術村活動並將進行整個暑假,
參與駐村的藝術家包括王?心、周代焌、宜?思.盧信、東冬.侯溫、林介文、林戎依、
林毓芝、夏禹九、許維強、黃林育麟(鐵木)、鍾秉宏、伊佑.噶照共十二位。

343:美麗島の名無桑
22/07/08 01:24:40.29 .net
《文創股》黃文擇紀念展 蔡英文:霹靂創造一個江湖世界
11:58 2022/07/06

霹靂(8450)前副董事長黃文擇日前過世,《咱 江湖再見》八音才子黃文擇紀念展今天正式開展,
昨天總統蔡英文提前到場參觀,蔡英文表示,霹靂為台灣人創造了這麼一個江湖世界,
提供在現實生活之外,一個充滿想像的空間,布袋戲帶給的是江湖人生。
因此,期待在眾人的支持與努力下,布袋戲可以一代又一代的傳下去,
成為台灣人一代又一代的珍貴資產。
蔡英文說,在我小時候當時的社會非常風靡黃俊雄布袋戲《雲州大儒俠》,我自己小時候,
也很常中午飛奔回家,就為了要看布袋戲,這是我與父親間珍貴的回憶之一,
也是許多台灣人從小到大的共同記憶。
在歷經這麼多歲月後,霹靂如今的製作與規模已開創更嶄新的局面,
布袋戲帶給我們的是江湖人生,這個江湖中有各種有個性的、熱血的,充滿義氣的人物與互動,
這是我們做不到的,但卻是我們幻想的,這就是我們喜歡布袋戲的原因。
霹靂國際多媒體董事長黃文章憶起過去30幾年來的創業艱辛,
及與黃文澤兩人編劇與配音搭配天衣無縫的默契點滴,不禁潸然淚下。
黃文章指出,未來霹靂仍將一本初衷,把布袋戲文化推廣視為使命,因此計畫成立基金會,
期待在政府與民間有志之士的支持下,匯聚更多社會資源與力量,
協力傳承臺灣優美的布袋戲文化,永生不息。
黃家奉獻在布袋戲事業上已來到了第五代,已逾百多餘年,在世界各國都有偶戲藝術的環境中,
只有台灣,將偶戲文化升格成娛樂產業,甚至是推進到NFT的區塊鏈與數位科技中。
本次展覽除了展出黃文擇大師經典口白配音片段外,一樓以大師生平事紀為脈絡,
講述其一生在布袋戲領域的努力與成就,並展出其日常文物及與家人的生活紀錄;
二樓在展覽期間則輪播黃文擇大師的重要紀錄訪談影片,另有戲台互動體驗。

344:美麗島の名無桑
22/07/11 01:18:07.92 .net
2022/05/11 14:17
父教誨"愛物惜物" 梁志忠成古物收藏家

你有沒有想過手邊的生活物品,時間久了,也可能會變寶物,南投草屯一名梁志忠先生,
受到父親影響,從小就愛物惜物,連58年前他念國小一年級的國語課本都保存的很好,
他也喜歡蒐集早年文物,38歲時發現隔壁的三合院在拆,他立刻掏錢給怪手司機,
讓他將屋子裡的甕、水缸給帶走,這些先人用的陶器,就成了他收藏的第一批文物,
接下來越蒐集越多,有早期漫畫、日治時期的官方文件,他說藉由這些物品,
就能了解台灣早期的生活方式和情境。
眼前這台印刷排版機,雖然泛黃發黑,但還是可以清楚看到,早期的印刷是怎麼操作的,
他是南投草屯在地的文史工作者梁志忠,收藏的古物多到要用一整間房子來裝,
有農夫雨天下田要穿的蓑衣,有分一件式和兩件式的,還有整面漫畫牆,
上面放的漫畫,全都是5、60年起跳。
就連早期人們用的衛生紙他都保存下來,成藥也有,放在鐵盒子裡,相當寶貝,
梁志忠說,他小時候就愛保留物品,愛物惜物,甚至看到人家拆房子,
一些生活用的陶器直接被砸爛,他都會捨不得,38歲那年,
他不捨三合院理的水缸和陶器被打爛,掏錢給怪手司機,讓他收回家珍藏,
這也是他第1次收藏文物,這些物品外表雖然破舊,
但內在卻蘊含了台灣一路走來的歷史,也成了見證台灣文化發展的寶物。

345:美麗島の名無桑
22/07/16 03:28:13.47 .net
歷史建築中央廣播電台民雄分台日式招待所委外營運 8月將辦音樂祭
2022/07/12 19:42

嘉義縣歷史建築中央廣播電台民雄分台日式招待所及周邊宿舍群,
嘉義縣政府整修後以OT(營運—移轉)方式招商,由嘉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得標,
目前正在籌劃營運事宜,預計將有茶文化展覽空間、體驗及戶外活動等,
青創團隊「有種創造工作室」已向嘉良公司租用場地,
將於8月13、14日在民雄日式招待所舉辦諸羅祭音樂祭。
民雄日式招待所建於日治時期昭和15年(1940年),是現存難得一見的木造兩層樓式接待空間,
周邊坐落多間標準日式格局宿舍,由日治時期代表性建築師鈴置良一設計,
2001年登錄為嘉縣歷史建築。
嘉義縣文化觀光局長許有仁說,縣府於去年12月與南良集團的嘉良公司簽約,營運年限為14年,
第一階段為日式招待所及兩棟宿舍,年租金24萬1940元,第二階段加入另外兩棟宿舍,
目前正在修繕,預計7月底完工,整個OT範圍為日式招待所及4棟宿舍。
許有仁說,廠商正在籌劃營運事宜,預計針對民雄日式招待所營運項目有文化展覽空間、
日式空間體驗、美食及農特產品進駐、戶外遊樂活動及草地活動。
日式宿舍群部分,除委外營運4棟,還有另外2棟,正提出5,600萬元向文化部爭取經費補助,
進行宿舍整體修復,設置消防設施、無障礙設施及廁所等。

346:美麗島の名無桑
22/07/17 02:12:44.17 .net
2022臺灣文博在高雄8月登場 六大歷史場景重啟開放!
2022.07.11 01:50

繼2022年台灣燈會於高雄舉行之後,下半年高雄依舊活動滿載,不但「臺灣文博會」
即將於8月登場,10月更有睽違十年再度回到高雄辦理的「台灣設計展」。
為了響應兩大設計盛會,高雄市政府先以為期三個月的「台灣設計設計台灣」一連串活動,
推出近30檔的城市設計與設計展覽、上百場以上的深度探索小旅行,
並以設計重啟雄鎮北門砲臺、哈瑪星紅磚街屋等6大歷史場景。
其中,90年前曾是高雄港勢展覽會會場的愛國婦人會館,更首度修復重啟開放。
此次以設計陸續重啟的六處充滿歷史回憶的歷史場景共有-愛國婦人會館、港史館、
北號誌樓、雄鎮北門、哈瑪星貿易商大樓及紅磚街屋,再向外擴散到高雄38個行政區。
當中又以90年前曾是高雄港勢展覽會會場的「愛國婦人會館」,修復後首度重啟最令人期待。
究竟高雄該如何回應台灣設計?1931年的「高雄港勢展覽會」,
展現了高雄城市近代樣貌及產業發展,日治時期的台灣博覽會則以展覽為形式開拓了
台灣城市邁向現代化的開端,也向世界展現當時台灣的近代樣貌及產業發展。
而今年在兩大設計盛會下,加上「台灣設計設計台灣」的前導活動,
重新將過去與現代的人事物演變串連起來。
此外,高雄的歷史景點也將以導覽小旅行的方式,推出不同經典路線,
舉行一百場以上,讓民眾藉由這次的機會追憶歷史,探訪高雄。
高雄市政府希望藉此機會讓大家在欣賞當代設計與建築美學的同時,
亦透過在不同經典路線的導覽小旅行的方式下回顧歷史、體會在地與探索高雄,
也在30檔的城市設計與設計展覽中,透過歷史故事呈現這城市的百年記憶與熱情海派的城市特質。

347:美麗島の名無桑
22/07/19 01:45:55.66 .net
宜市宜科路改名「南機場路」 已獲300人連署支持
2022/07/13 16:42

時代力量宜蘭市縣議員參選人林正芳,發起宜科路更名南機場路運動,
5月底迄今已有300人連署支持,時力宜蘭黨部今天遞交請願書給宜蘭縣政府,
期待盡速啟動更名作業;縣府民政處表示,須徵詢當地住戶意見,取得地方人士及居民共識,再行辦理。
宜科路顧名思義是因「宜蘭科學園區」而命名,但現今園區可見許多第二次世界大戰
留下來的軍事設施,日治時期的軍用機場即俗稱的南機場,
就是「神風特攻隊」的出發場所,而宜科路就是南機場的主跑道。
林正芳說,地名就是歷史的活化石,每當他到一個陌生地方,一定會先從地名開始瞭解,
如果地名被遺忘了,這裡的故事很有可能跟著被遺忘!
更改路名程序繁瑣,容易造成民眾困擾,宜科路目前還無太多住民,希望在它還未被開發前,
能夠將南機場的跑道名字留存下來,更名為「南機場路」。
宜蘭社區大學太平洋戰爭故事老師楊基山說,一個地區重新開發後,會希望後代了解過去歷史,
路名是簡便的方法,這是官方可以做的事情,希望政府能夠重視,將宜科路改為南機場路,
對於歷史是很重要的一步。
羅東鎮縣議員參選人楊坊翔表示,如林正芳老師所說「地名是歷史的活化石」,
羅東純精路就是很好的例子,純精路是紀念羅東的首任街長陳純精而得名
,透過路名瞭解地方歷史,對在地人記憶連結與向心力有正向的影響。
宜蘭市第四選區市民代表參選人呂柏凱、時力宜蘭黨部執行長郭稟翰說,
文化就是宜蘭人生活的軌跡,如果能夠試著盤點宜蘭許多古地名,
趁著公共建設或是建闢道路時,放入些文化元素,宜蘭文化氣息就能再更提升,
期待縣政府作為文化立縣的領航員。
縣府民政處表示,宜科路目前有6戶門牌、宜科一路有68戶門牌,
道路命名事涉住戶相關資料變更,不宜異動過於頻繁,以免造成住戶及用路人困擾,
後續縣政府會依相關程序,徵詢當地住戶意見,尋求地方人士及居民取得共識後,再行辦理。
民政處指出,「宜科路」是在101年2月召開科學園區城南基地東西向聯外道路命名協調會議命名;
另105年間,辦理宜14之1號道路及科學園區周邊道路重新命名及門牌整編會議,
會中亦有提出「南機場路」的提議,但未獲與會住戶及相關出席代表通過,
後來決議道路命名為「宜科一路」。

348:美麗島の名無桑
22/07/19 17:58:03.60 .net
花嫁の幸せ願う花飾り 作家が作品展示 消えゆく伝統の美伝える/台湾
7/6(水) 11:37
結婚の儀式の際に花嫁が着ける伝統的な花飾り「春仔花」の展示が北部・桃園市内のデパートで行われている。作者の施麗梅さんは、花飾りには花嫁への祝福の気持ちが込められているとし、台湾の伝統文化の美しさをより多くの人に知ってほしいと話す。
紙片や細い針金で成形し、赤い糸を巻き付けて立体的な花びらを作り出す。形によって異なる意味があり、伝統的なものには子孫繁栄の象徴とされたザクロが4つ付けられていた。偶数は縁起が良いとされている。
幼い頃、祖母が手作りするのをよく目にしていたが、自身が結婚する時になって初めて意味を知ったという施さん。夫と営んでいた写真館では、結婚写真の撮影に来た客に贈っていた。だが、ある時から手に入りにくくなり、この伝統工芸が途絶えつつあることに気付いたという。30代に入ってから約40年間、花飾りを作り続けている。
込められた意味を理解するところから始め、作り方を研究した。日本の帯結びの技法を取り入れ伝統的な手法と組み合わせると、さまざまな形を作り出せるようになった。会場には、金魚やクジャクなどを絵のように配置した作品や、伝統的人形劇「ポテヒ」(布袋戯)の人形に花飾りを付けた作品20点が並ぶ。

349:美麗島の名無桑
22/07/27 01:34:00.44 .net
遠東建築獎古蹟月 名家導覽巨匠工藝
04:10 2022/07/15

台北孔廟、大龍峒保安宮,看得到兩岸一流匠師的工藝,也看得到台灣民間在古蹟保存上的心力。
由遠東集團—徐元智先生基金會舉辦「遠東建築獎」已邁入第24年,今年8月更首度舉辦
「古蹟參訪月」,將進行8場名家導覽,持續推廣建築文化。
「古蹟參訪月」邀請到台灣古蹟與建築研究深化與普及的推手、
中華民國文化資產維護學會理事長李乾朗擔任總顧問,淡江大學榮譽教授、
古蹟建築歷史專家周宗賢、實踐大學建築系教授李清志聯袂擔任歷史建築講堂講師,
古蹟導覽專家林嘉澍擔任導覽走讀講師,帶領民眾領略名匠們的心路歷程,走進歷史。
林嘉澍指出,以台北孔廟為例,當年請到泉州最出名的木匠王益順擔任總工程師,
「王益順師傅在台灣僅台北孔廟、台北龍山寺、新竹城隍廟和南鯤身代天府4處代表作」,
自是珍貴,同時也有台灣廟繪名師莊武男彩繪,可謂集兩岸名家大成。
大龍峒保安宮除了著名的慶典「保生文化祭」,其建築、彩繪、雕刻亦都出自名師之手。
林嘉澍介紹:「最特別的是保安宮三川殿的木雕,是日治時期重修時,
台灣知名的大木作匠師陳應彬,與當時的年輕匠師郭塔的『對場』之作。」
所謂「對場」即當時廟方聘僱兩組工匠同時施做,讓匠師同場競技,
尤其此處還有難得一見的交叉型對場,在風格、技藝各展示了不服輸的比拚精神。
參訪古蹟,林嘉澍指出,除了欣賞老師傅的工藝,保安宮在本身也是藝術家的董事長廖武治,
盡心竭力地對建築、工藝及文化祭的保存下,於2003年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
「亞太地區古蹟保存獎」,堪稱台灣古蹟保存的里程碑,值得今人禮讚。
遠東建築獎秉持推動環境美學與提升建築藝術的理念,希望藉由「古蹟參訪月」,
讓民眾透過親身參訪,見證珍貴古蹟保存案例。
活動於8月6日、14日、20日、21日上下午各一場,活動全程免費,
每場限額60名,報名詳情參見遠東建築獎官網及遠東建築獎臉書專頁。

350:美麗島の名無桑
22/07/27 01:38:03.23 .net
紫青商會 展現團結力挺 藝文展演活動
2022/07/26 19:03:03

紫青商會來自中港台三地企業菁英共同分享資訊、開創資源,
在促進個人事業發展的同時也為國家社會團結、和諧、安定發展擔負穩定的社會力量,
紫青商會由總會長朱炫吉和台中分會長黃若芸,邀請陳前總統至南投森優生態實驗教育學校,
送給台灣學子一場《是什麼做什麼,做什麼像什麼》字字珠璣句句箴言篇篇故事,充滿啟發與能量。
沒有失敗,只是尚未成功,正在邁向成功,堅持一定成功。
面對挫折如何熬過煎熬的日子,陳前總統更是教育的最佳經典。
此活動為台灣教育歷史上的創舉,也是企業家支持教育關心學子的具體典範。
下午活動則是邀請李崗導演說《時光の手箱》,該舞台劇改編自作家一青妙的原著《我的箱子》
和《日本媽媽的臺菜物語》,述說著大時代下的愛情故事,透過一個塵封的手箱,
將家族的悲歡離合細膩的撰寫與呈現。相差16歲的兩人,1966年在銀座相遇,
這一路他們彼此陪伴,跨海相戀、結婚生子,和枝成為名門望族裡的日本媳婦,
用一道道料理尋找最在地的台灣滋味,溫柔護持身心逐漸崩潰的丈夫顏惠民。
在最無望、瀕臨死亡的日子裡,她是這個家裡的唯一光亮,悉心收藏一切苦痛、
寂寞、快樂,安放在手箱裡,講述基隆顏家在日治時期以礦業發跡的家族故事,
也映照出大時代的變遷與動盪。
李崗表示,這是一個大時代下的小故事,我從角色中看到那個時代的人,當時人們的衝突,
包括階級、父子、男女、年齡還有文化認同,以及他們所面臨的環境。
這部戲很好笑也很好哭,真的很好看,記得帶手帕,會讓你感動的。」
即日起到8月7日《時光の手箱》將在臺中、臺北、臺南三地演出,請參閱購票連結。
紫青商會為中港台商會,欲加入請搜尋臉書紫青商會私訊留言,
入會條件為公司年營收一億元以上 及資本額一千萬以上或個人對社會或本會有特殊貢獻或成就者。

351:美麗島の名無桑
22/07/31 01:10:40.03 .net
台南400 主視覺、主題曲曝光
2022年7月21日 上午1:00

台南即將於二0二四年邁向四百年,市府以「一起台南‧世界交陪」為口號,
二十日公布主視覺和主題音樂。市長黃偉哲表示,上一個四百年,台南參與見證台灣崛起;
下一個四百年,台南將帶領台灣自信前行,邁向國際。
一六二四年是安平古堡興建年,也是台灣正式加入全球大航海行列,在這塊土地上,各族群從衝突、
合作、共生共融和共榮,形塑今日台南和台灣,二0二四年是台南四百年歷史承先啟後展現,
也將讓台南、台灣在世界舞台上持續閃耀。
黃偉哲表示,台南不只傳統,擁有宗教、飲食和文化,更是科技新都,
除回顧過去四百年所走足跡,無論新舊台南,共同展望光明未來。
荷蘭在台辦事處代表譚敬南也應邀出席,指當年荷蘭東印度公司當年在大員留下足跡,
和各族群互動,台灣成為文化大熔爐,除歷史文化,安平古堡、赤嵌樓到如今的河樂廣場、
市圖總館等,荷蘭也在台南留下文化建築地標。
台南四百主視覺由李明道操刀,元素採用西拉雅族十字繡,融入各項歷史元素、在地特色、
建築人文,並以武廟紅、藍曬圖藍、鳳凰花橘及鯤鯓沙白為主色系,發想出全新的「台南氣味」,
希望運用至各地各處;主題音樂由台南金曲歌王謝銘祐和饒舌教主「大支」共譜《慢慢變台南》,
將台南牛肉湯、虱目魚粥、碗粿等在地美食及市井小民生活街景寫入歌詞,
懷舊風編曲和快嘴饒舌,呈現道地台南風味與豐厚人情味。

352:美麗島の名無桑
22/08/01 00:44:28.00 .net
基隆林開郡洋樓修復 「鬼屋」翻身新地標
04:10 2022/06/10

位在基隆市海景第一排「林開郡洋樓」已有90多年歷史,因老舊昏暗無人管理,
被冠上「基隆鬼屋」稱號,市長林右昌表示,經市府與屋主溝通下達成共識,
由文化團體進駐修復建築,9日重啟盼成為亮點新地標。
林開郡洋樓興建於1931年,是基隆港第一排顯著地標,在許多基隆人記憶中占有無可取代的位置,
無論是步出基隆火車站或搭乘海外輪船,都可以看見位於河港交會處的洋樓;
建築見證了基隆市近百年城市發展,但因老舊破爛,曾被票選全台十大鬼屋。
林右昌指出,從他就任第一天開始,立下志願重啟林開郡洋樓,但歷經波折,
終於在市府同仁一同努力下,開始逐步修復建築,並策展「光照港灣─林開郡洋樓亮起來」,
展出文史工作者珍藏老照片、基隆賢達手稿插畫等。
林右昌表示,展覽帶領大家一窺基隆日常神祕建築內的人事物和其價值,
相信是台灣歷史建築與文化界重要里程碑,未來盼也成為基隆文化亮點新地標。
他透露,自己小時候都會到洋樓旁釣具店,買蚯蚓和釣竿去釣魚,洋樓黑黑暗暗的,
但看到樓頂塔樓有很多樹很漂亮,總會好奇是否有神祕花園能上去探險;
未來會持續修復,有機會讓民眾窺探屋頂塔樓樣貌。
文化局長陳靜萍說,市府團隊計畫重啟洋樓時,恰逢文化部推動「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計畫」,
也幸運與林家後代聯繫上;2020年9月以啟動「文資審議」前提下,
由中央補助部分修復經費,保有原洋宅建築特色,同時列為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計畫。

353:美麗島の名無桑
22/08/04 01:56:50.68 .net
文化中心翻修亮相 8月完工
2022年5月15日 下午9:51

基隆市文化中心使用達三十餘年,內部除漏水,許多設施也有老舊問題,
基隆市政府向中央爭取經費,自二0二一年六月封館整修,將翻修為美術館規格。
近日文化局在臉書釋出七樓演藝廳外廳照片讓民眾一睹為快,並預告將於今年八月完工。
貼文一出,引起大批民眾回覆,大多表示非常期待看到文化中心的新風貌。
文化中心一九八五年落成啟用,前身為日治時期 一九0三年興建的「基隆公會堂」,
成立至今已超過三十六年,不僅是全台首座文化中心,也扮演基隆藝文推廣的重要媒介,
是基隆重要藝文核心,市立圖書館及閱覽室也為基隆學子及民眾重要借還書、讀書場所。
基隆市政府向文化部爭取二億四千萬元的經費,要將老舊及漏水嚴重的文化中心重新翻修,
配合二0二0年底開工的「演藝廳暨周邊裝修工程」,以美術館規格將文化中心
一至三樓一併規畫城展場空間,尤其保留國內文化中心唯二的「宮廷式階梯」,
將一樓打通讓動線更流暢。四至七樓迴廊則將整建為新的休憩空間,以容納更多遊客參觀。

354:美麗島の名無桑
22/08/06 02:49:54.00 .net
屏菸1936文化基地,大博物館計畫的核心館所
2022-05-22 11:59

2022年2月底,屏東市中心的「屏菸1936文化基地」(以下簡稱屏菸)正式對外開放。
老建物改造的文化基地,除見證產業歷史外,也象徵了屏東的「大博物館計畫」悄然展開。
設立於1936年、前身為「屏東支局葉菸草再乾燥場」的屏菸,自日治時期就負責屏東菸區的各項業務。
雖然菸廠在2002年停止運作,但屏東縣政府在20年間針對歷史、文化等面向深度檢視,
不僅在2017年將全廠登錄為歷史建築,更以前瞻性視野與高效行動力規畫成今日的文化基地。
開館以降,多面向展館好評不斷
事實上,當人們理解歷史,自然能深知接納多元的重要性。屏菸不容錯過的首推常設展的「菸葉館」,
將過往保留的機具透過投影與聲光音響,以五感帶來嶄新體驗。
現正展出的「台灣No.1原創沉浸劇場」,則將原住民心中的「聖山」大武山,借助沉浸式體驗,
自山腳親近、一路漫遊林間以至登頂,猶如一場大武山的神遊成年禮;
位於菸葉館2樓的客家館常設展「六堆印記」,則以時髦的室內設計與投影形式,
讓不少客家社團也為之驚艷,發現原來客家印象也能如斯呈現。
而除了選擇以美和藝術豐潤生命,屬於孩童的未來,更是所有人心中最柔軟的一塊,需要細心呵護。
大博物館計畫拓增多元面向
事實上,屏菸仍在進化,並可視為屏東大博物館計畫的一部分。原來屏菸將在未來拓增
「原民」、「親子」、「藝術」的三個不同面向:專為親子打造的「兒童探索館」將以運動為主題,
並具備可邊學習邊玩樂的遊具搭配科技性的展示手法。
規畫中、約為兩層樓空間、1,600坪的「縣立美術館」則將由建築師石昭永負責,
未來除了希望能有藝術家進駐,也期盼能有常設展,以更有系統的方式爬梳屏東美術史,
也期待解釋菸葉館、原民館、兒童探索館、縣立美術館的彼此組成關聯。
文化的形塑不難,理解過去、包容多元、探索藝術與美的當下,不忘擁抱未來,
而屏菸的明日,或也正是眾人的理想文化風景吧。

355:美麗島の名無桑
22/08/08 02:09:11.60 .net
基隆將滿百歲 黃希賢承諾當選後做一事:讓基隆上國際舞台
2022年8月3日 下午1:44

2024年適逢基隆市建市百年,無黨籍基隆市長參選人黃希賢呼籲,
現任市長林右昌應該在卸任前積極提案,爭取2024台灣燈會在基隆舉辦!
黃希賢昨(2日)在臉書發文指出,基隆於日治時期的1924年正式升格為「市」,
成為當時台灣第四大都市,「換句話說,2024年正是基隆關鍵的建市百週年」。
黃直言,這是非常具有意義的時刻,也是重新介紹基隆給國內外旅客的最佳機會。
黃希賢感嘆,於每年元宵舉辦的台灣燈會,是本土第一大觀光品牌,各縣市皆積極爭取,
「但基隆市卻一次都沒辦過,也許是受限於多雨氣候所致」。
但他指出,基隆獨特的港灣景象、在地文化與美食,都是豐富的資產,
「有了每一年『中元祭』的成功經驗,更應該透過台灣燈會的包裝,
讓基隆有機會躍上國際舞台。」
「事實上,基隆市過去不乏舉辦自家的元宵燈會活動,但規模難以與其他縣市相比」,
因此黃希賢認為,適逢2024年基隆建市百年,市長林右昌更應積極提案,
爭取基隆在今年年底的台灣燈會主辦評選上脫穎而出,「不能因為準備卸任,而毫無作為!」
黃希賢最後更保證,如果當選市長絕對會用最大的資源,引進國際級的藝術及設計團隊,
「結合在地的歷史文化和特色,來規劃基隆設市百年的系列活動與展覽」,
讓基隆作為疫後觀光潮 的「台灣頭」,創造數十億觀光財,
而如果2024當年有台灣燈會的增色,肯定會讓基隆設市百年更加受到注目!

356:美麗島の名無桑
22/08/09 01:49:32.21 .net
2022年06月09日 15:14
解封在即逛起來!全台夜市18273攤大車拚 美食最多和最大這裡

炎炎夏日,逛夜市是許多人的首選行程,全台夜市數百家,人們走進夜市不僅挖掘美食、
還能採買小玩意兒、打彈珠套圈圈,如同各地限定版的夜間遊樂場,
也成為觀光客到各縣市必踩線打卡點。
但你知道,全台含金量最高的夜市是哪一場?
美食最多的夜市你去過嗎?
解封在即,《ETtoday新聞雲》帶你重溫全台各地夜市「有梗」之處!
在疫情前,各夜市百家爭鳴,攤攤都有自己的生存密碼,從懷舊美食、創新飲品到異國料理都有。
經濟部統計,全台列管夜市共有171家,總計有1萬8273攤。
歷史最悠久的夜市基隆市仁愛區仁三路廟口夜市,位於基隆市仁三路(愛三路至愛四路之間),
據當地耆老的記錄,廟口小吃的歷史可追溯到日治時代末期。當時奠濟宮香火鼎盛,
隨著眾多香客而來的流動攤販,發展至目前列管攤共64攤。
疫情期間,基隆廟口夜市還入選國際時尚雜誌Tatler在2021年選出「世界20大名市集」,
是台灣唯一入選,與泰國水上市場、西雅圖派克市場、東京築地漁市等並列。
位於逢甲大學旁的逢甲觀光夜市,則多次榮登全台夜市票選第一名。
在疫情之前,根據經濟部統計,2018年台中逢甲夜市含金量為全台之冠,
繳稅金額達9344.8萬元。逢甲夜市消費者愛多樣化、敢嘗鮮,海納各式美食,
從巨無霸雞排、創意串燒、炒麵麵包,不少小攤在此一炮而紅,開設店面甚至成為餐飲集團,
更曾有花蓮餐飲業者繞過半個台灣到逢甲開店,因為餐飲業當時盛行
「只要店在逢甲開得起來、撐得住,那你就成功一半!」
最受歡迎的夜市是逢甲,但最多美食獲得國際認證的夜市在北部。
米其林於2020、2021必比登推介中,將台北南機場夜市、寧夏夜市、
饒河夜市、公館夜市、華美街夜市、臨江街夜市、延三夜市、
士林夜市等8處觀光夜市共23家美食列入推介當中。
不同逢甲、饒河夜市天天開攤,苗栗縣苑裡鎮則有每年限定的一日夜市。
每年當地農曆7月29日都會辦普度,也被稱為「鬼門關大夜市」,
大批攤販就會進駐苑裡市場周邊,吸引大批外地遊客前來朝聖,
擠爆苑裡,甚至連警方都要出動管制車輛進入。
不只西部,東台灣夜市也很受青睞。經濟部列管中,全台最大夜市為花蓮縣東大門攤販集中區,
於2015年7月盛大開幕,占地約9公頃,包括「福町夜市」、「原住民一條街」、
「各省一條街」、「自強夜市」等4區域,合計約400個攤位。
以108年本部辧理擴大秋冬國民旅遊獎助計畫促進夜市消費方案為例,為期半年,
東大門夜市就回收68萬1900張夜市抵用券,以每張價值50元計算,
金額共3409萬5000元,是回收夜市抵用券數量最多夜市。

357:美麗島の名無桑
22/08/12 02:47:16.50 .net
立院新進人員研習 游錫堃勉勵:發揮台灣精神抵抗中國威脅
2022/08/09 20:18

立法院今天在霧峰民主議政園區舉辦「新進人員研習」,立法院長游錫堃親自出席開訓儀式,
擔任講師,以台語吟詠漢詩,向新進人員講述台灣百年民主發展史,從日治時代簡大獅、
林少貓等抗日英雄,講到二二八事件與戒嚴時期。
他最後強調,台灣民主得來不易,大家應堅定捍衛,站在抵抗中國威脅的第一線,
台灣必須像烏克蘭一樣自助人助,發揮台灣精神更是「上兵伐謀」的關鍵。
立法院新進人員研習共有21人參與,在3天2夜的研習時間中,安排立法院長游錫堃、
秘書長林志嘉、法制局長楊育純、預算中心主任黃朝琴、議事處長高百祥等人,
分別講述台灣民主發展史、立法原則、預算審查、議事程序等主題,
另也邀請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書香關懷協會黃瑞汝常務監事擔任講師,
向學員傳達性別主流化等議題。
游錫堃指出,2022年經濟學人資訊社公布的民主指數與自由之家公布的2022年世界自由指數,
台灣的評比在全球皆名列前茅,在第三波民主化後,全球民主版圖逐漸萎縮的當下,
台灣的民主備受肯定。
游錫堃回顧民主台灣百年發展指出,台灣被清朝割讓給日本後,台灣人民在沒有政府、
軍隊的支援之下,奮力抵抗日本軍隊,讓日本政府花了5個月又20天才正式宣布佔領台灣,
接著台灣人還持續武裝抗日長達20多年,台灣人反殖民、反壓迫的意志堅定,
不輸給烏克蘭人民抵抗俄羅斯入侵的決心。
游錫堃說,台灣站在對抗威權第一線,必須把當年簡大獅、林少貓武裝抗日的台灣精神拿出來,
且勇敢大聲說出來,讓國際知道、讓中國知道,才能達到孫子兵法中「上兵伐謀」的作用,
讓中國不敢輕舉妄動。從烏克蘭抵禦俄羅斯入侵可以瞭解,面對外敵台灣必須「自助人助」。
游錫堃提醒,台灣民主得來不易,百年來台灣人為了追求民主犧牲很多,若一旦失去了,
恐怕要花更多時間與犧牲才有機會找回民主,因此乎續大家要更堅定捍衛民主。

358:美麗島の名無桑
22/08/15 08:15:03.70 .net
日本人也愛來!「京都風神社」藏身花蓮,偽出國體驗搖鈴參拜、美拍繪馬牆
2022年8月11日 上午8:00

京都風祕境+1!
你絕對不會相信,台灣有一座連日本觀光客都愛來的神社,不但是全台最完整的日式寺院,
有著100%神複製京都風的庭院、日式建築外,寺內還能體驗搖鈴參拜和寫繪馬許願的樂趣。
快跟《食尚玩家》一起前進花蓮吉安慶修院,來一場偽出國的美拍之旅吧!
貼心提醒,疫情期間出遊,一定要做好防疫措施喔。
慶修院為日治時期興建
花蓮在日治時期規畫3大移民村,吉野村,也就是現今的吉安鄉是其中之一。
那時的移民人口多來自日本四國島吉野川附近的住民,這也是移民村命名的由來。
村里聚落組織完善,包含移民指導所、區役場(鄉公所)、高等尋常小學校(今吉安國小)、
神社、郵便局等。
「真言宗布教所」因源自四國地區之故,也在日人川端滿二的發起下興建,
直到光復後改為「慶修院」至今。

正殿為日本傳統寶形造建築
慶修院已列入國定古蹟,文化部在2002年修復之後委外經營,歷經多個管理單位,
目前則由花蓮縣文化局管理營運。
整個園區最具參觀價值的當屬正殿建築,這處布教空間包括有拜堂與布教壇,格局屬於正面三開間、
側面四開間的規模,設有凹型迴廊走道,與拜堂之間隔著活動式門片,門片木板腰高約有90公分,
其上鑲製玻璃格窗,可引進大量光線,讓堂內明亮開闊。
正殿拜堂可入內參觀
正殿主要建材均為木造,比較特別的是,屋瓦並非台灣常見的日本瓦被覆,連同正面延伸出來的向拝
(寺院、神社正殿門口垂懸部分),都使用銅片打造,這樣的建材也可在台灣其他神社建築看到。
正殿目前供奉不動明王、毘沙門天王,拜堂可脫鞋入內參觀,惟奉立神像處的教壇禁止進入。
從日本請回「88尊石佛」
環視正殿之外的庭院景色,慶修院仿如1座日本庭園,四周的廊道為後來增建,
供奉的數十尊石佛也是珍貴的文物,此為真言宗重要的88尊石佛。
在日本四國有88處靈場(寺院)與弘法大師有關,虔誠的信眾會跟隨大師的足跡參拜這88座寺院。
當年移民來台的日本人無法回鄉祈願,川端滿二便逐一從家鄉請來88尊石佛安置在布教所內,
讓信徒們能就近參拜。
慶修院四周環境清幽,靜謐宜人,是日本觀光客極愛造訪的佛門勝地。
石像前的燭台與鮮花是他們留下的祈願;裊裊煙塵串連著古往今來的故事,
繼續等待其他旅人的足跡。
吉安慶修院
地址:花蓮縣吉安鄉中興路345-1號
時間:週二至日08:30~17:00(週一休)

359:美麗島の名無桑
22/08/19 02:45:03.20 .net
批民進黨不吭聲 馬英九:日政府應道歉賠償慰安婦
2022-08-14 14:02

今天是國際慰安婦紀念日,台南市慰安婦人權平等促進協會今天在象徵慰安婦的
阿嬤銅像前舉辦紀念會,前總統馬英九提醒大家不應忘記慰安婦阿嬤的苦痛,
促請日本政府應展現負責任的態度,對我國慰安婦道歉賠償。
馬英九表示,他長期關心慰安婦議題,5年前市議員謝龍介說起要在台南市豎立一座慰安婦銅像時,
內心非常感動,因為民進黨政府上任後,口口聲聲要推動轉型正義,
但一碰到慰安婦議題就不吭聲了,反而刻意抹去慰安婦的歷史記憶,這座銅像矗立於此,
可提醒大家,除要記得殖民的歷史,更不應該忘記日本帶給這些慰安婦阿嬤的苦痛。
他說,擔任總統後,立法院在2008年11月通過台灣慰安婦決議文,
要求日本政府道歉並賠償「慰安婦」,韓國國會則是在2012年9月通過了類似的議案。
即使「慰安婦」是性奴役罪刑的事實已成為全球共識,但遺憾的是,
日本政府迄今仍不願坦然面對歷史、承認錯誤。
馬英九表示,熟悉的慰安婦阿嬤相繼過世,目前僅存一位阿嬤健在,
她們始終等不到日本政府的道歉賠償,我們要繼續堅持為阿嬤們爭取應得尊嚴、
公道與轉型正義,因為「侵略的錯誤或可被原諒」,但「歷史的真相絕不能遺忘」,
阿嬤們的苦難也不能被遺忘。
日本政府應展現負責任的態度,對我國慰安婦道歉賠償,才有可能撫平歷史的傷痛。
中廣董事長趙少康表示,日本不曾對台灣慰安婦說一句道歉,一個不會對歷史反省、
道歉的國家民族,是有可能重蹈覆轍,「當蔡英文帶領民進黨公職在安倍前首相遺照前,
不曉得蔡英文總統心裡是否有覺得安倍欠我們的慰安婦一聲道歉?」
民進黨政府的行為,與日本政府一樣,等於是共犯。
歷史可以原諒,但歷史不能遺忘,前提是犯罪者必須要反省、認罪、道歉。
台南市慰安婦人權平等促進協會理事長童小芸表示,這是目前台灣唯一的慰安婦銅像,
正視慰安婦歷史,不能只靠民間的力量在努力。
「慰安婦」承載著歷史、戰爭與性暴力,同時也是人權、女權與性別平等議題,
我們不能只用被害者的角度看待慰安婦。
目前台日關係良好,但不能因此就忽略慰安婦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期盼政府能以積極的態度面對,
爭取慰安婦阿嬤的正義,讓性別人權教育能向下扎根,讓後代子孫對於慰安婦有更清楚的認知。

360:美麗島の名無桑
22/08/21 02:30:13.05 .net
苗栗縣政府再獲中央補助9300萬 出磺坑再造歷史現場專案計畫
17:03 2022/05/28

苗栗縣公館鄉出磺坑礦場是目前世界上現存最古老,並且還在生產的油礦區之一,
也是苗栗縣最珍貴的有形與無形文化資產,為確保存出磺坑文物原始面貌,
苗栗縣政府連年積極爭取中央補助,並與中油公司合作申請出磺坑再造歷史現場
專案計畫第二期,日前已獲中央核定經費達9300萬元,
將積極投入出磺坑南北寮文化景觀整修等,維護舊時出磺坑的礦場文化。
苗栗縣政府文觀局為了保存公館鄉出礦坑全部文化景觀建物原貌,
從2019年起擬定專案計畫,向中央申請經費補助辦理,第1期獲得中央核撥1億5850萬元,
並從2019年起的2年時間內執行「出磺坑礦業歷史現場活化發展計畫」,
計畫共有「建構出磺坑記憶庫」、「有形文化資產空間治理」、「無形文化資產傳承」、
「歷史現場再現與產業加值計畫」4大面向、並包含14項子計畫,
將出磺坑自登錄為文化景觀後的豐碩研究調查成果,整合到這次再造歷史現場計畫之中,
並藉由計畫的推動讓出磺坑得以動態保存與活化。
因執行成果豐碩,苗栗縣政府為持續完成主要油礦文資空間的再生建置,
進一步達成以文化資產詮釋教育形塑歷史現場,完成文化加值的願景,
持續與中油公司合作,並再次獲得中央補助9300萬元以執行再造歷史現場2.0
「苗栗出磺坑油礦歷史現場再現計畫」。
文觀局長林彥甫指出,本案內含8項子計畫,包含南北寮整體文化景觀的修景、
南寮歷史建築修復與歷史散步道的維護管理,以及油礦知識體系深根推廣等。
未來預計將會辦理成果展、修復工地導覽、文化資產教育活動與散步道健行活動等,
非常值得期待。
林彥甫期望透過一棒接一棒的出磺坑再造歷史現場活化,期盼苗栗出磺坑諸多採礦設備、
建築以及口述歷史等有形及無形文化資產,得以永續保存與傳承。

361:美麗島の名無桑
22/08/23 02:46:43.41 .net
昔森嚴軍事中心今成孩子新樂園 基隆要塞司令部開箱
2022-06-02 21:38

1928年竣工的基隆要塞司令部,歷經2年的修復後,將在2022城市博覽會正式對外開放,
結合歷史古蹟與科技運用的一系列多媒體互動,讓民眾享受沉浸式數位體驗,
市長林右昌今天傍晚開箱宣布「要塞解嚴」,現場並與親子大玩AR砲台射擊遊戲,大呼好玩。
基隆要塞司令部,以前是警總也是軍營,在基隆人的歷史是嚴肅森嚴的,
透過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計畫,把這個歷史空間給解嚴,透過策展過程與空間鋪設,
讓市民與台灣人重新認識基隆,也認識台灣的歷史。
林右昌表示,空間規畫小朋友認識並體驗歷史的互動式裝置,透過空間解嚴,把森嚴軍事場所,
變成小朋友新樂園,邀請大家6月10日到6月19日到基隆,參加城市博覽會,
感受營區不一樣歷史體驗。
他強調,透過城市展場與舞台,有別印象中的展覽,帶給大家全新體驗。
隨著要塞司令部完工,不遠處的旭丘指揮所預計在今年6月底完工,將是整體計畫最後一塊拼圖。
文化局長陳靜萍指出,過去從未對一般民眾開放的要塞司令部,對基隆人及附近居民來說,
是個神祕的地方。
在日治時期這裡稱「基隆要塞指揮所」,始終戒備森嚴,配置有重砲兵聯隊,
直到國民政府來台後,改名「光復營區」,這裡一直都是北臺灣最高軍事指揮中心,
管轄範圍涵蓋基隆、澳底、金山、淡水、新竹、後龍等地區。
1957年基隆要塞營舍移交給北部海岸防衛單位負責管理並使用。2010年5月被指定為市定古蹟,
2017年海巡署將土地與建物移撥給基隆市政府,文化局在「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計畫」中,
啟動修復再利用工程,依據文資法規定完成規劃設計與審定程序,於2020年4月開工,
今年修復完成。
陳靜萍說,以沙灣歷史文化園區為出發點,串連了要塞司令官邸、
眷舍及要塞司令部所形成的文化廊帶,凝縮也見證了基隆史前、大航海、清領、
日治與戰後國民政府來台等不同時期歷史文化。在城市博覽會期間以沙灣展區亮相,
也是要塞司令部修復完工後首檔展出。
這次沙灣展區將有8大亮點,司令部古蹟主建物將有「基隆.zip」,
用不同科技媒介回顧展望基隆歷史人文及古蹟風華;2樓的「就從這裡開始」採藝術進駐創作形式,
將邀請5位藝術家帶來原住民編織、光影藝術、AR互動與空間創作等現地作品。

362:美麗島の名無桑
22/08/25 03:00:21.56 .net
基隆要塞司令部 林右昌解嚴
2022年6月5日 下午8:17

老沙灣,新樂園!一九二八年竣工的基隆要塞司令部,在歷經二年的修復後,
將在即將舉行的城市博覽會正式對外開放,結合歷史古蹟與科技運用的一系列多媒體互動,
讓民眾享受沉浸式數位體驗,市長林右昌親自開箱宣布「要塞解嚴」,
現場並與親子大玩AR砲台射擊遊戲,大呼好玩。
從規劃到執行歷經六年的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畫,是台灣第一個以歷史文化為主軸核心思維,
並且由文化部門主責推動都市再造策略與行動,展現基隆文化治理高度,也顯現城市歷史文化深度。
其中,基隆要塞司令部是大基隆歷史場景計畫的重要關鍵,達成「要塞解嚴」是我們的第一步,
期待未來成為孩子新樂園。
林右昌市長指出,基隆要塞司令部以前是警總也是軍營,在基隆人的歷史是嚴肅森嚴的,
透過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計畫,把這個歷史空間給解嚴,透過策展過程與空間鋪設,
讓市民與台灣人重新認識基隆,也認識台灣的歷史。
林右昌市長表示,空間規劃小朋友認識並體驗歷史的互動式裝置,透過空間解嚴,
把森嚴軍事場所,變成小朋友新樂園,邀請大家六月十日至十九日來到基隆,
參加城市博覽會,感受營區不一樣歷史體驗。他強調,透過城市展場與舞台,
有別印象中的展覽,帶給大家全新體驗。
文化局長陳靜萍指出,過去從未對一般民眾開放的要塞司令部,對基隆人及附近居民來說,
是個神祕的地方。在日治時期這裡稱「基隆要塞指揮所」,始終戒備森嚴,配置有重砲兵聯隊,
直到國民政府來台後,改名「光復營區」,一直都是北台灣最高軍事指揮中心。
陳靜萍局長也表示,以沙灣歷史文化園區為出發點,串連了要塞司令官邸、
眷舍及要塞司令部所形成的文化廊帶,在城市博覽會期間以沙灣展區亮相,
也是要塞司令部修復完工後首檔展出。
六月八日(星期三)早上十點,沙灣展區將搶先開展,現場將有胖卡餐車一同加入,
城博期間連續兩個週末,也將會有誠品書店故事市集與胖卡餐車市集。
邀請民眾當天到場,搶先一睹基隆要塞司令部文化新風貌。

363:美麗島の名無桑
22/08/26 02:10:20.69 .net
台灣文博遶境遊程8成完售 追加安可場週五開賣
2022/08/25 16:45

2022台灣文博會X台灣設計展文博遶境遊程,32條遊程路線完售8成,
高雄市府針對張學良故居小白宮等17條熱門遊程加開26場次,
明天(26日)中午12點在高雄幣平台開賣。
台灣文博會於8月14日閉幕後,台灣設計展將於10月7 日接續舉行,
高雄市副市長史哲帶領文化局策畫「文博遶境」遊程,以百年城市歷史縱深帶遊客領略歷史風土,
其中,張學良壽山故居首次開放遊客參觀,特別加開安可場次。
文化局局長王文翠説,針對熱烈敲碗的小白宮、石灰窯等17條遊程加碼26場次,
尤其小白宮加開4場最多,這次加場將是最後機會,不少民眾一口氣報名多條遊程。
高雄市長陳其邁推動文創產業,今年年初起陸續爭取台灣燈會、金曲獎與台灣文博會、
台灣設計展南下,而文博遶境於暑假期間受遊客歡迎,展現十多年來文化工作成果。
文化局指出,安可行程除了小白宮、北號誌樓一日鐵道號誌員體驗、逍遙園武德殿日式貴族體驗、
百年石灰窯秘境探查,特別推薦兩條路線「走入19世紀台灣:在荖濃溪谷和約翰湯姆生相遇」、
「山林探險趣!游永福帶你體驗空前絕後的約翰湯姆生超CHILL高雄溪谷之旅」,
追逐150年前探險家約翰湯姆生足跡。
約翰湯姆生(John Thomson)來自蘇格蘭,是19世紀攝影師、探險家與地誌學者,
1871年從打狗港登陸進入荖濃溪流域,用攝影鏡頭為留下珍貴平埔族、原住民部落影像。
文化局文化資產中心強調,加場遊程包括
「左營舊城翻轉時空新體驗 高科技互動裝置帶你玩最夯的沉浸式之旅」,
帶領遊客穿越走讀300年左營舊城歷史,「一日美濃這樣玩~漂漂河野放小孩趣」,
讓親子尋訪祕境美濃竹仔門百年水力發電廠清涼玩水,
還有「一日機長!飛進日治時期岡山醒村的時光航道」,由飛行達人江敬業及楊勝斐帶領飛行熱潮,
場次剩餘名額有限,詳洽台灣設計設計台灣官網。

364:美麗島の名無桑
22/08/27 04:26:07.13 .net
將領文學筆觸犀利 劉得金獨家紀錄原民戰士高英朗生平
2022-06-05 12:21

國防部前總督察長劉得金日前屆齡退役,外界知悉他文筆流利,能寫美文,
卻鮮知他也長於報導文學。
他去年曾「獨家」蒐整到新竹當地曾歷經日軍、國軍、解放軍三重身份的原民戰士高英朗生平,
為兩岸歷史留下紀錄。高英朗一生離奇的遭遇,在劉得金筆下鮮活重生,令人感慨。
劉得金是芎林鄉紙寮人,芎林國小、國中畢,他進入軍校後,因學業表現突出,
曾獲派赴美深造。
2012年7月1日曾任陸軍官校校長,當時是陸官史上首位台灣本省籍校長,
此後歷任國防部電展室主任、陸軍8軍團指揮官、陸軍副司令、
國防部督察長等職,日前屆齡退役。
劉得金在公務之餘,長期以「金戈」為筆名撰寫小說與散文,撰寫軍事戰略與評論等文章。
而外界鮮為人知的,是他曾以報導文學的筆觸,「獨家」紀錄了
1989年從大陸回到台灣的原住民戰士高英朗的一生及死訊。
高英朗回台在1989年曾是台灣鎂光燈聚焦的大事件,高英朗在日治時期,
自原民部落遭日軍強征至中國大陸作戰,時名「佐藤一朗」。
在大陸作戰被俘後他又一度成為「國軍」,漫長的作戰裡隨部隊轉進投降,
竟又成為「解放軍」,名字改為「全富」。他因之滯留在中國大陸,
融入當地生活,組成家庭,但因思念故土與原鄉,1989年回到台灣新竹原鄉。
劉得金在偶然情況下結識高英朗,經陸續詢問接觸的資訊,以「生命的擺渡」一文,
紀錄下高英朗流涉兩岸以「日軍」、「國軍」、「解放軍」三重身份渡過人生精華卻苦澀的年月,
同時紀載下高英朗2021年初以91歲高齡,在女兒、女婿族親隨侍祝福下,
在新竹老家「隨風擺渡至天堂」。
高英朗的人物資訊因年久,地方上均已遺忘這位當年在兩岸關係上值得被記載的人物,
唯有劉得金分外用心紀錄下其人其事,並發表在自已臉書上、投稿傳記文學。

365:美麗島の名無桑
22/08/28 03:15:23.63 .net
文博遶境遊程八成完售 史上最大城市歷史遊程安可場開賣
14:41 2022/08/25

配合臺灣文博會與台灣設計展策畫的文博遶境,是為帶領大家體驗百年高雄設計的大型策畫,
也是台灣城市史上最大的文化風土體驗遊程,自一開賣就受到大家熱烈的搶購,
許多遊程秒殺完售。為了回應大眾的支持,高雄市文化局克服了相當的困難,
針對其中17條熱門遊程加開共26場次,尤其針對最受歡迎也最難洽談的小白宮遊程
特別加開4個場次,預計8月26日中午12點在高雄幣平台開賣,
詳情請見台灣設計設計台灣官網。
文化局局長王文翠表示,陳其邁市長上任積極推動高雄文創產業的發展,爭取到台灣燈會、
金曲獎與此次的臺灣文博會、台灣設計展到高雄,不僅兌現競選承諾,亦重塑高雄城市榮光。
此次文博遶境的策畫是史副市長帶領文化局同仁一次創新的策畫,希望以高雄百年城市的歷史
縱深帶大家領略屬於高雄的歷史與風土,文博會、設計展呼應的不僅是現代與未來,
更是根植於過去的泥土中,而文博遶境受到的歡迎亦展現了這十數年高雄在文化工作上的耕耘,
故針對大家熱烈敲碗的小白宮、石灰窯等17條遊程加碼了26場次,尤其小白宮的行程加場最多,
希望上次沒來得及報名的民眾記得來搶購,因涉及和相關單位的洽談,
這次加場將是最後參加機會,邀請大家8月26日上高雄幣平台購買。
8月起文博遶境32遊程近八成的遊程已經完售,無論是外地還是高雄本地遊客,
都對活動讚不絕口,更有民眾一口氣報名多條遊程,就為了體驗高雄城市不同的歷史人文風情。
故此次加開的行程除了張學良幽禁月歲的小白宮、北號誌樓一日鐵道號誌員體驗、
逍遙園武德殿日式貴族體驗、百年石灰窯秘境探查等深獲好評的行程外,
特別推薦兩條追逐約翰湯姆生足跡的遊程「走入十九世紀台灣:在荖濃溪谷和約翰湯姆生相遇」、
「山林探險趣!游永福帶你體驗空前絕後的約翰湯姆生超CHILL高雄溪谷之旅」
來自英國的約翰湯姆生是19世紀世界著名的攝影師、探險家與地誌學者,
1871年來到台灣從打狗港登陸,最遠進入荖濃溪流域,他用攝影鏡頭為台灣留下彌足珍貴的世紀影像,
此次兩條特別策畫將帶大家追尋150年前偉大探險家的足跡,體驗氰版攝影與西拉雅特色餐。
其他尚有穿越走讀300年左營舊城歷史,體驗古早畫糖技藝的
「左營舊城翻轉時空新體驗 高科技互動裝置帶你玩最夯的沉浸式之旅」,
還有尋訪絕美秘境美濃竹仔門百年水力發電廠和適合清涼親子玩水一夏的
「一日美濃這樣玩~漂漂河野放小孩趣」,還有搭上飛行熱潮,由飛行達人江敬業或楊勝斐帶領玩轉
「一日機長!飛進日治時期岡山醒村的時光航道」,場次剩餘名額不多,即將完售。
邀請大家拿起手機註冊高雄幣平台,選擇文博遶境相關遊程,在等待台灣設計展開展的同時,
來趟高雄百年深度探險之旅,此次加開是最後機會,請大家把握錯過不再。

366:美麗島の名無桑
22/08/29 01:35:05.53 .net
鬼門關祭拜別碰這禁忌!一句話招好兄弟纏身
2022/08/26 09:00

農曆七月進入倒數階段,2022年8月26日晚上23點為農曆七月二十九日「鬼門關」的日子,
是好兄弟收假的日子!資深命理師楊登嵙提醒相關禁忌。
公司行號或住家門口要祭拜好兄弟時間最好在下午1點後5點前,供品盡量以乾料,例如餅乾、
泡麵、罐頭之類,也可以準備一些米、油、鹽等,讓好兄弟可以帶回去,
象徵好兄弟在未來11個月不愁吃。若水果則以蘋果、梨子、柿子等當季水果。
水果的注意事項和禁忌:1、「鳳梨」不可,閩南話為「旺來」,豈不是一個接一個過世。
2、「香蕉」不可,閩南話為「招」,招來,豈不是招來過世,跟往生者一起走。
3、「香蕉」、「李子」、「梨子」或「鳳梨」因有「招你來」諧音,也要避免齊全。
4、「葡萄、荔枝、龍眼、香蕉」不可,因為這些水果都是一整串,有「死一整串」的忌諱,
擔心家中有人跟往生者走,豈不是一個接一個過世!如果要祭拜好兄弟,將其剪開就沒有關係。
此外,以上這些水果,拿來祭拜神明則沒有以上禁忌,反而好事接著來!
5、「芭樂、蕃茄」不可,芭樂、蕃茄若連「籽」一起吃下,種子不易消化,會隨糞便排出,
且以前衛浴設備不好,生活習慣也不佳,人們常隨處在草地拉屎,芭樂、蕃茄的種子也隨處生長,
故老一輩的人會認為:「芭樂是由糞便排出的種子所生長的果實」,若拿來敬拜拜,
對神明是非常不敬也不潔。但現在經濟進步,衛浴設備及生活習慣良好,就沒有這些問題。
此外,做生意收支票的廠家也不用芭樂祭拜,以免收到「芭樂票」,收到跳票。至於金紙,
燒給普渡公的金紙要準備大佰壽金、普渡金、壽金、刈金、福金,燒給好兄弟的則是刈金、
銀紙(大、小銀)、經衣、往生錢、金銀財寶等。
在關鬼門拜拜時要注意,千萬不能說到「留」、「明年再見」、「明年我再準備豐盛一點」、
「期許明年再拜」等關鍵字,否則好兄弟會誤以為請祂留下來,對你抱有期許和期待,
莫與好兄弟結緣。
此外,若農曆7月有在家門前掛普渡燈的,要記得在鬼門關當天燒掉、化掉,
若是不能燒的材質,也要記得收起來。

367:美麗島の名無桑
22/09/03 04:45:25.46 .net
將領文學筆觸犀利 劉得金獨家紀錄原民戰士高英朗生平
2022-06-05 12:21

國防部前總督察長劉得金日前屆齡退役,外界知悉他文筆流利,能寫美文,
卻鮮知他也長於報導文學。
他去年曾「獨家」蒐整到新竹當地曾歷經日軍、國軍、解放軍三重身份的原民戰士高英朗生平,
為兩岸歷史留下紀錄。高英朗一生離奇的遭遇,在劉得金筆下鮮活重生,令人感慨。
劉得金是芎林鄉紙寮人,芎林國小、國中畢,他進入軍校後,因學業表現突出,曾獲派赴美深造。
2012年7月1日曾任陸軍官校校長,當時是陸官史上首位台灣本省籍校長,
此後歷任國防部電展室主任、陸軍8軍團指揮官、陸軍副司令、國防部督察長等職,日前屆齡退役。
劉得金在公務之餘,長期以「金戈」為筆名撰寫小說與散文,撰寫軍事戰略與評論等文章。
而外界鮮為人知的,是他曾以報導文學的筆觸,
「獨家」紀錄了1989年從大陸回到台灣的原住民戰士高英朗的一生及死訊。
高英朗回台在1989年曾是台灣鎂光燈聚焦的大事件,高英朗在日治時期,
自原民部落遭日軍強征至中國大陸作戰,時名「佐藤一朗」。
在大陸作戰被俘後他又一度成為「國軍」,漫長的作戰裡隨部隊轉進投降,竟又成為「解放軍」,
名字改為「全富」。
他因之滯留在中國大陸,融入當地生活,組成家庭,但因思念故土與原鄉,1989年回到台灣新竹原鄉。
劉得金在偶然情況下結識高英朗,經陸續詢問接觸的資訊,以「生命的擺渡」一文,
紀錄下高英朗流涉兩岸以「日軍」、「國軍」、「解放軍」三重身份渡過人生精華卻苦澀的年月,
同時紀載下高英朗2021年初以91歲高齡,在女兒、女婿族親隨侍祝福下,在新竹老家「隨風擺渡至天堂」。
高英朗的人物資訊因年久,地方上均已遺忘這位當年在兩岸關係上值得被記載的人物,
唯有劉得金分外用心紀錄下其人其事,並發表在自已臉書上、投稿傳記文學。

368:美麗島の名無桑
22/09/04 02:43:13.11 .net
首例 台南火車站古蹟修壞要罰
2022-06-07 00:51

台南火車站配合鐵路地下化進行古蹟修復卻傳出「修壞了」的意外,包括車站外牆磁磚
及日治時期窗台敲除等破壞已難以恢復,文化部文資局將舉辦古蹟審議大會開罰,
涉犯刑罰部分也將移送法辦;全案也將成為古蹟修復開罰首例。
「負責古蹟工作十多年,第一次遇到這種事。」文資局古蹟聚落組組長張祐創表示,
火車站外牆部分日治時期磁磚被敲除、日治時期特色窗台被敲掉、
二樓鐵道飯店具歷史感的衛浴設備也不見,遭損壞部分已被丟棄,
未來恐只能用仿作替代;有無其他古蹟損壞待釐清。
文資局:未按原設計施工
文資局指出,依文化資產法規定,古蹟整修須經過古蹟審議委員會審議通過,
過程中有任何變更都須提報文資局,審議通過才能施工;台南火車站修復案的督導人員
陸續發現未按原通過設計施工情況而要求改善,施工單位仍不斷擅自施工,
委員三次現場會勘,指出許多修復錯誤,文資局也多次要求施工與監造單位釐清,
台鐵提出變更設計送委員會審議兩度被退回,施工單位仍持續工程,
文資局擔心「愈修愈錯」於今年二月勒令停工。
文資局說,違反文資法可處卅至二百萬元罰鍰,另可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徒刑,
同時併科五十到兩千萬元罰金。
台鐵局:照合約釐清責任
台鐵局透過公關聲明表示,發現施工有未經審議委員同意就逕行施作部分,
就立刻要求停工,目前正與文化部研商如何因應,後續會依照合約釐清建築師、
施工廠商等相關人員疏失責任,給予必要處分。
國定古蹟台南火車站一九三六年完工,已有八十六年歷史,
台鐵於二○一七年配合鐵路地下化工程展開古蹟修復,原定去年完工卻因故延到今年元月,
經費從一點五億元追加到逾一點七億元,但今年元月未修復完成,隨即被文資局勒令停工。
建築師之子:修古蹟本就難
據悉,承包台南火車站整修設計監造的是國內知名陳姓建築師,過去也承包台南多處古蹟修復工程,
近年因為身體不適,將台南火車站工程交給長子負責,目前由次子接手善後,他兩名兒子都是建築師。
陳姓建築師的次子表示,古蹟維修原本就很困難,常遇到與原先想像不一樣的地方,需變更設計。
台南火車站修復過程中仍在營運,同時須配合地下化施工,又遇疫情更複雜。
業主是台鐵,監督單位是文資局,往往一個變動公文來往好幾個月,
他否認被勒令停工,而是因變更過程耗時,為減少施工單位損失而自行申報停工。


次ページ
最新レス表示
レスジャンプ
類似スレ一覧
スレッドの検索
話題のニュース
おまかせリスト
オプション
しおりを挟む
スレッドに書込
スレッドの一覧
暇つぶし2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