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歴史】台湾の歴史を語るスレ【台湾史】at TAIWAN
【歴史】台湾の歴史を語るスレ【台湾史】 - 暇つぶし2ch15:美麗島の名無桑
20/06/03 01:12:23 .net
>>1  
 
    
   
 
  
   
    
 
 
中国バカウヨ(´・ω・`)  

16:美麗島の名無桑
20/06/04 22:37:32.47 .net
台中火車站的保存與改變 延續當地鐵路文化
2020.06.04 02:24

台中火車站是許多人往返家鄉的中繼站,也是近年許多遊客必經的旅遊勝地,
特別是台中人對於台中火車站的熱鬧特別了解,不僅鄰近台灣大道更離學生們愛去的一中街只有短短的路程,
1905年「第一代台中火車站」正式設立,在當時是中部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交通樞紐,
日治時期興建的車站,到現在仍然屹立不搖,甚至不因新建新火車站而被拆除,反而加以保存下來,
以延續台灣火車站文化。
第三代新火車站的發展與影響
2009年鐵路改建工程局所規劃的台中鐵路高架捷運化工程開始動工,先是在1917年設立的
「第二代台中火車站」旁加蓋高架站房,當時人民看到這些新建景象都為之驚嘆,
認為這可能是促進台中更加都市化的一項大工程,從舊火車站一路服務到新火車站的站務人員
張先生表示自己當時還是在行李房搬運行李的員工,當初聽到要改建的消息,大家都為之歡呼,
雖然以前舊火車站每天經過的火車沒幾班,較為輕鬆,而現在工作量突然大增會有點不習慣,
但看到現在火車站煥然一新的景象,就也甘之如飴了。
台中車站站務人員王先生表示:「差不多十幾年前就開始探勘,探勘的費用就好幾百萬,
以前我們是在一樓阿,現在已經到二樓三樓阿,區間就是像我們那個捷運一樣,差不多五分鐘十分鐘,
就很密集,說實在比較累,有時候人沒有那麼多,但是車子還是要跑,累是累,但是很高興,
現在不一樣,現在我們已經進步到這種捷運系統。」
舊火車站的歷史與其保存價值
而回憶起在舊站服務的時光,王先生也談到許多以前的建設,以及早期需要用千斤頂才能檢查火車是否完善,
但現在技術進步很多,已經不需要像以前那麼不方便了,王先生表示:
「從民國62年說起啦,因為我那時候來的,62年舊站的旁邊有一個天橋通到後站去,廣場再改掉,
本來是一個噴水池,我們有千斤頂的時候,是我們有挖那個壕溝,挖壕溝修理車的往上看,
才知道車子底下有哪裡故障那種,新站以後就改為觀光。」
從日治時期傳承下來的火車站,雖然老舊,但卻是許多人心中的回憶,雖然惋惜與不捨,
但好險政府並沒有把全部的歷史足跡抹滅,而是將它好好的保存下來,繼續發揮它的價值,
遊客陳小姐表示:「當時政府為了改建新的火車站而把舊的火車站保存下來,可以讓後代子孫知道他的
舊火車站的歷史,算是一樣可以學習然後還可以擁有它價值的存在。」
改建博物館延續台中火車站文化
被保存下來後的舊火車站已經慢慢的變成遊客必來的觀光景點,並結合周圍相關文化資產轉型為文化設施,
政府甚至有想把它變成博物館的念頭,王先生表示:「現在要改為火車博物館,聽他們講是要從舊鐵路局的
一些舊的車頭比較老的移來這邊,那個壕溝那個也是在修理中,以後也是變成觀光景點,
因為那個是日本時代蓋的,所以那個捨不得把它廢掉阿,就把它保留起來。」
政府長期下來的規劃確實讓許多遊客對台中火車站有不一樣的看法,也讓更多人或是後代能更加認識
台中的鐵路文化,陳小姐表示:「博物館方面的話我希望能促進台中市的觀光,
畢竟舊火車站是從日治時期延續下來的,所以算滿厲害的,讓我們這些後代子孫有學習和認識歷史的機會。」
新車站VS舊車站
而雖然台中新火車站的建立與周圍建築帶來非常巨大的改變,但長期居住在附近的居民表示,
其實還是會懷念以前舊火車站的景象,以前只有一個樓層,一下火車直走就到車站出口了,
現在變成要到第三層樓才能搭到車,有時候若要趕車的話,會滿不方便的,
但新火車站也增添了一些以前沒有的設施,確實也有便利性,所以不管是喜歡新車站或是舊車站,
應該是因人而異,附近居民張先生表示:「台中車站舊站之前的話,然後它可以往下以後可以直直到門口這樣,
然後改了以後的話,還要就是走繞一大圈這樣,然後他多了一個計程車停的那邊,
好處的話可能就是下來會比較方便搭計程車跟離轉運站會近一點,就不用再繞一圈,可以直通這樣,就有好有壞這樣。」
台中舊火車站至設站以來原平面鐵路、車站、月台共111年的歷史,現已被中華民國政府列為國定古蹟,
將來結合周圍相關文化資產,並成立台中車站鐵道文化園區,不僅達到保存文化的效果,
同時也能促進觀光和讓更多人親身了解到鐵路歷史的機會。

URLリンク(www.peopo.org)

17:美麗島の名無桑
20/06/06 12:03:34.66 .net
日本時代から伝わる“遺体焼却用”の煙突 都市伝説の真相が明らかに/台湾
2020/06/03 13:27
台湾の最高司法機関、司法院の庁舎は日本統治時代に建てられた古い建物で、中庭に回ると、4階の屋上より高くそびえる用途不明の高い煙突がある。死刑が執行された後、遺体を焼却していたという話が伝えられているという。
同院の公式フェイスブックで1日、このような都市伝説とその真相が紹介された。
台北市内にあり、総統府の隣に位置する司法院。
落成したのは1934(昭和9)年で、高等法院(高裁)や検察局、台北地方法院(地裁)などが入る3階建ての合同庁舎だった。
煙突はこの時代から存在していたという。
戦後は「司法大廈」(司法ビル)と改名され、77年に4階部分が増築された。98年に国定古跡に登録されている。
同院が公式フェイスブックを開設したのは今年4月。
司法に関する正しい情報を分かりやすく伝えたり、同院の歴史に触れたりして市民との距離を縮める目的があるという。
謎の煙突に関しては、日本統治時代から残る建物には幽霊話がつきもので、司法大廈もその例に漏れないとした上で、
当時の用途はただ単に、不要になった紙を燃やしたりお湯を沸かして暖房していただけだったが、すぐそばに審判を待つ容疑者のための仮牢があったことからこのようなうわさが広まったのだろうと種明かしをした。
ネットユーザーからは、「興味深い」「司法にまつわる心霊現象コーナーを作ってほしい」などという意見が寄せられている。
URLリンク(japan.cna.com.tw)

18:美麗島の名無桑
20/06/06 12:42:46.53 .net
どういうことだ! 台湾の歴史教科書で「日本を母国」と描写=中国報道
2020年6月4日 16:12
日本は、日清戦争で勝利した結果、下関条約によって台湾を清朝から割譲され、1895年から第二次世界大戦が終結する1945年までの50年間、台湾を統治した。
当初は台湾人たちからの激しい抵抗もあったが、インフラ整備や教育制度の整備が進んだとも言われており、日本による統治時代を肯定的に見る台湾人がいるのも事実だ。
中国メディアの百家号は1日、台湾の高校の歴史の教科書が、日本を「母国と描写した」と問題視する記事を掲載した。
台湾メディアの報道によると、台湾の高校の歴史の教科書において、台湾の経済発展の歴史について言及している箇所で「日本を母国と描写した」という。
これについて、台湾国民党の蔡正元氏は、日本による植民地時代の台湾総督府と日本の内閣府は「母国と子国との関係ではない」と指摘。
「地方政府と中央政府」であるため、台湾総督府は日本の内閣と歩調を合わせたとすべきであり、「母国」と描写したことを批判している。
蔡氏によると、日本による植民統治時代に圧倒的大多数の台湾人は「中国を母国」としていたと主張。
清国も民国政府も、台湾に住む大陸からの移住者の子孫に対して、母国の身分で接していたからだと論じている。
日本と台湾の関係は良好であり、日本のことを強く慕ってくれている台湾人は少なくない。
なかには台湾人の中には「母国は日本、祖国は台湾」という人もいるようだが、日本を母国と呼ぶかどうかについては議論の余地が大いにあると言えそうだ。
URLリンク(www.excite.co.jp)

19:美麗島の名無桑
20/06/07 23:26:23 .net
台中市定古蹟聚奎居修復 洗衣窟意外重現

2020-06-07 05:30:00


台中市定古蹟「聚奎居」具近百年歷史,為昔日烏日區富紳商賈的豪宅(宅邸),
九年前公告為市定古蹟後編列預算修繕,聚奎居所有權人也投入五%經費,
修繕總金額達六千萬元,已於上月完工,重建過程中更驚喜發現「洗衣窟」,
古樸懷舊的大型舊式洗衣場,難得一見且深具文化意義;聚奎居將活化利用,
最快今年底、明年初對外適度開放,可望成為熱門打卡點。

聚奎居活化利用 最快年底開放
「聚奎居」興建於日治大正九年(一九二○年),文化局長張大春指出,
修復採「可逆性工法」恢復原風貌,意外發現洗衣窟,原來早年烏日地區常有湧泉,
居民將磚石堆砌成窟用來洗衣、洗菜,洗衣窟由半圓形三層結構組成,
最長處約二百七十五公分、?約一百七十五公分、深約五十一公分,上層可坐著俯身洗衣,
中層鑲三塊橢圓石頭,讓居民把衣服放在石上搓揉清潔,底層空間為河水通道,
難得一見的古樸舊式洗衣場,是修復上的驚喜發現。

烏日有湧泉 洗衣場附搓衣石台
聚奎居是日治時期烏日地區富紳商賈陳紹宗的宅邸,建築結構是傳統三合院「ㄇ」型設計,
形式與工法採中西合璧,正身為兩層樓的西式洋樓,左、右護龍是一層樓的傳統中式建築。

精緻洋樓用大量紅磚 外廊86拱圈
聚奎居建材上使用大量紅磚,外廊上有八十六個獨特拱圈,外觀看是兩層的西式洋樓,
結合傳統清水磚砌和西洋洗石子工法,磚料黏結採水泥砂漿,而非傳統白灰砂漿,
二樓還有當時罕見的RC結構樓板,閩南建築融合西方文化,是極具特色的精緻建物。

未來聚奎居將活化再利用,朝文教設施、展覽空間、特色店鋪經營,歡迎有興趣的企業
或個人前來洽談合作,聚奎居也鄰近「烏日警察官吏派出所」、
「原烏日庄役場」等歷史地標連結成文化亮點,吸引觀光人潮。


URLリンク(news.ltn.com.tw)

20:美麗島の名無桑
20/06/10 02:04:41.18 .net
百年燈塔再現風華 東莒島、東引島開放「順便來看藍眼淚」
2020/06/09 15:47:00

為維護具有逾百年歷史的國定古蹟東莒島燈塔及東引島燈塔,交通部航港局進行燈塔整建
及老舊設施更新,自106年起即展開傳統技藝調查研究、規劃設計及施工,
施工經費2200萬元,自今年3月20日起因整修工程封閉部分設施,
現已完成整建工作,即日起全區重新對外開放參觀。
航港局表示,東莒島燈塔位於連江縣東莒島東北角上,為白色圓型直筒狀花崗石結構燈塔,
於西元1872年建立,塔齡將近150年;東引島燈塔位於連江縣東引島樂華村東坡山腰,
塔身為白色圓型磚造,扇型地基由花崗石板舖成,於西元1904年興建,塔齡將近116年。
長期以來因應航行安全及使用需要,燈塔及園區內附屬建物或有增建、改建與修建,
但大多已屆材料及結構生命週期。
航港局為維持燈塔功能正常運作,對主燈塔身、穹窿、避雷設施及其附屬建物結構、
電氣管線、消防系統進行修繕,以提升建築物的公共安全,進而達到海洋文化資產保存目的。
航港局指出,煙霧濛濛的5、6月,馬祖藍眼淚蔚為旅遊首推景點,島上具有百年歷史東引、
東莒燈塔,不僅指引著船隻返航,高聳建築亦是吸引遊客朝聖的重要地標。
本次整建計畫中,航港局為讓民眾體驗多元燈塔文化,東莒島燈塔設有靜態文史室、
東引島燈塔建置互動多媒體設施,提供參觀民眾友善且多元的遊憩新體驗。

URLリンク(www.setn.com)

21:美麗島の名無桑
20/06/12 02:15:00.12 .net
80年前的台北 日治時代的路邊攤長這樣
2020/06/11 14:16:00

路邊攤的歷史由來已久,您知道80年前的路邊攤的樣子嗎?在攝影圈有「萊卡李」之稱的攝影師李火增,
他拍下1940年代的臺北。這張照片的位置是在現在的延平北路跟南京西路附近,早起的人正在吃早餐。
純樸動人。
80年前的早餐名攤 是光食堂開店前搶做一波生意的勤勞人
這張由李火增所拍攝的晨間時光,地點在臺北太平町的「光食堂」支店前,
也就是現在的臺北市延平北路跟南京西路附近。熱愛研究老照片的專家王佐榮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時說,
他們其實是臨時攤販,趁「光食堂」還沒營業前,搶做一波早餐生意,是勤勞的【探甲人(賺錢人)】。
泡餅杏仁茶餵飽早起人的胃 照片停格當時的常民文化
這張由李火增所拍攝的晨間時光,地點在臺北太平町的「光食堂」支店前,
也就是現在的臺北市延平北路跟南京西路附近。
「看見李火增」書中描述,清晨的太平町路口,「光食堂」尚未開門營業,
各式小販已經開始忙碌的一天。
烤蕃薯、泡餅、杏仁茶、熱奶茶、水果讓早起的人們先行飽餐一頓。
食堂右側牆上電影看板上「必勝賀春」字樣,揭示出這是1942年初的光景,這時還是日治時期。
萊卡李-李火增留住舊臺北的美 差一點真成傳說
李火增的作品有6000多張,攝影圈盛傳他的名號已久,在沉寂數十年之後,或許神明保佑,
這批珍貴底片保持的相當好,沒有消失在歷史傳說中,這又是另一段真實故事。
在一本「凝視時代」中,也描述這張照片年代的臺灣人飲食習慣,除了每日三餐之外,還習慣吃點心,
這類點心攤販,大多集中在市場、路邊街角以及廟口等人口聚集之地,並搭配叫賣聲,
以吸引顧客駐足流連,激發購買與吃的慾望。
臺灣美食好吃有歷史 照片停格舊時光的美好
仔細想想,這也是至今臺灣人的飲食習慣,早上的菜市場美食以及夜市美食,不只香味在勾動食指,
一樣也有老闆在呼喊「金吼甲、緊來甲喔」的常民珍貴文化現象。

URLリンク(www.setn.com)

22:美麗島の名無桑
20/06/13 22:01:13 .net
第三代傳承美味和菓子 守護80年老店

2020-6-13


台北市有一家和果子老店,招牌甜點櫻花羽二重,是以純糯米製成外皮,
包進以白豆沙和醃漬過的櫻花,做成的內餡,吃起來甜中帶鹹,
另外包裹著新鮮草莓和紅豆餡的草莓大福,同樣是熱賣商品,
這間老店創立於民國24年,第一代的周金塗,在日治時期向日本人學習手藝,
戰後日本人將店傳給他,他再把店傳給兩個兒子,幾年前,
接棒的第二代兩兄弟已經年邁,老店面臨熄燈,好在擁有台大高學歷、
第三代的周恆儀,不忍老招牌黯淡,回家接掌,讓老店得以傳承下去。


URLリンク(www.ttv.com.tw)

23:美麗島の名無桑
20/06/14 02:17:31 .net
小鎮風景「借問站」走透透!北台灣最早媽祖廟「台北市關渡宮」

2020-06-13 09:03


擁有300多年的悠久歷史,坐落於北投的關渡宮,是北台灣最古老的媽祖廟,
並流傳著「南有北港媽,北有干豆媽」的俗諺。來到關渡宮參拜媽祖,還可以順遊周邊的自然景點,
更別錯過經典的銅板美食,是台北近郊輕旅行的好去處。

北部媽祖信仰中心 干豆媽守護鄉里
關渡宮的前身為天妃廟,草創於康熙51年,主祀天上聖母媽祖。從清代到日治時期,
經歷多次擴建與整修,並於大正11年正式更名為關渡宮。在二戰結束後,又整建了廣渡寺、
藥師佛祖殿,民國60、70年代亦開鑿古佛洞、財神洞,讓關渡宮的腹地達到近萬坪面積。

關渡媽祖為眾多信眾重要精神砥柱及信仰依歸。其中最廣為人知的「關渡二媽」,
俗稱為干豆媽,有許多靈驗的傳奇故事。
相傳北台灣曾發生嚴重的瘟疫,在干豆媽的駐駕之下,境內瘟疫全消除,
從此更奠定祂崇高的地位。
如今干豆媽幾乎全年無休,地方為了祈求平安,常會到關渡宮迎請干豆媽,
到他們的宮廟作客、巡庄,因此形成了「請關渡媽」的習俗。

多語言導覽手冊 輕鬆認識關渡宮
作為北台灣媽祖信仰的開端,受到台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的推薦,於2016年4月起,
關渡宮加入借問站的行列。
關渡宮一直以來致力於保存傳統廟宇文化,不僅特別製作中文、英文、日語的精美導覽手冊,
還可以使用手機掃描手冊內的QRcode,即可連結豐富的影片介紹,更深入了解宮廟特色。

設立借問站之後,關渡宮也?設WIFI服務,並加強導覽人員的語言訓練,
更與致理科技大學多媒體設計系合作,推出畫風細膩的Q版12生肖、12神尊繪本,令人為之驚豔。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關渡宮於各殿設置75%消毒酒精噴劑,並宣導香客參拜時需戴上口罩、
保持社交距離,落實各項防疫措施。

拜拜順遊景點、嘗鮮美食 來借問站告訴你
除了台灣香客常來參拜之外,外國旅客也會特地前來關渡宮朝聖。鍾右業秘書笑著說,
美國、法國的背包客對祀典活動很有興趣,如禮斗法會、中元祭典等,總會拿著相機捕捉珍貴畫面,
也會詢問相關歷史故事。
來自泰國、馬來西亞的旅客,常會前來點燈祈福,希望求得平安順利。
而關渡宮也是日本學生畢業旅行常安排的景點,他們很喜歡華美的宮廟建築,尤其是剪黏、
木雕、石雕等裝置藝術,在導覽解說時,甚至還會勤做筆記呢!

關渡不僅有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態景觀,還有超人氣的美食伴手禮。鍾右業秘書提及,
許多香客們也會來借問站詢問周邊有哪些好吃好玩,他推薦大家可以到鄰近的靈山公園、
關渡自然公園走走,或是可以租借單車遊賞美景風光,紅樹林沼澤就在眼前,
偶有水鳥飛過,相當愜意。
逛累了也可以吃個雙胞胎,再買鹹蛋、皮蛋當作伴手禮,分享給親朋好友。
下回來到北投,記得到關渡宮拜拜祈福,這裡有熱情的借問站,服務人員可以解說廟宇歷史文化,
想知道順遊景點、必吃美食,問他們準沒錯,等著你來尋寶喔!


URLリンク(udn.com)

24:美麗島の名無桑
20/06/15 01:38:06 .net
見證府城400年變遷 南市啟動赤崁歷史風華虛擬重現計畫

2020-06-14 13:45


見證台南府城近400年來的歷史變遷,再現赤崁地區重要歷史場景,台南市文化局啟動
「赤崁文化園區相關歷史場景調查考證及虛擬模型建置」計畫,以普羅民遮城(赤崁樓)為中心,
擴及周邊地區空間場域,探討荷治、清領與日治時期的空間延續與變遷,
並將以數位虛擬模型的方式再現,希望未來完成後可以成為南市數位資料庫的重要資產。

該計畫委託國立成功大學、侯林規劃設計有限公司與美國博物館展示規劃公司
Ralph Appelbaum Associate聯合團隊執行,文化局表示,
成大建築系教授黃恩宇進行歷史場景調查時,比對荷蘭及本土相關資料後,
初步發現以民權路為軸線一帶的街廓分布與土地家戶分割,很可能源自於荷蘭時代的土地分配,
換句話說,當年荷蘭人規劃建造的普羅民遮市鎮輪廓與街道,仍存在於今日台南城市的空間紋理中,
其形式與尺寸,亦反映當時荷蘭本土與荷蘭東印度公司海外城市規劃的思維。

執行團隊對照清代赤崁樓圖像與17世紀荷蘭本土及海外城堡要塞的案例,
參考當時荷蘭城堡要塞設計理論,重建出普羅民遮堡的合理樣貌,
建築特徵與當時東印度公司於亞洲各據點興建的對角雙稜堡要塞類型吻合,
後續將重建出園區及其周邊重要歷史街區在不同時期的可能樣貌。

文化局指出,希望透過此次計劃,開發數位化保存的各種可能性與運用方式,
完成後將可作為台南市相關實體展示、電影場景建置、博物館展覽等使用的基礎資料。


URLリンク(m.ltn.com.tw)

25:美麗島の名無桑
20/06/16 01:49:47 .net
南女畢業紀念冊發現「時空旅人」?日治時期老師撞臉吳怡農

2020-06-15 16:14:23


龜山島開放觀光20週年,交通部東北角風景管理處邀請名字中有「龜」的民眾免費登島引起話題,
台南女中配合畢業季節,昨天在臉書粉絲專頁介紹日治時期的日本老師米田龜太郎,
意外引來網友留言表示,神似民進黨智庫「新境界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吳怡農。

根據台南女中的介紹,米田龜太郎於1911年畢業於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師範部甲科
(今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後,在台灣教育界服務35年,1928年至1945年擔任台南女中前身
台南州立台南第二高等女學校(位於今中山國中)的教師,
而他的正式職務則是隔壁的末廣公學校(今進學國小)校長,散步至二高女兼課。

貼文中附上1928年二高女第四屆畢業冊的米田龜太郎照片,還結合龜山島的時事哏,
加入國語學校師範部課程每週有12節課是在研究台語,
龜山島是活火山及過去7000年間至少有4次以上噴發記錄的介紹。

有網友看到米田龜太郎的照片後,認為和吳怡農有幾分神似,開玩笑稱吳怡農是「時空旅人」?
南女小編也找出吳怡農的照片,讓網友自行解讀,有民眾看了覺得確實有七分像,
不過也有人認為不是很像。

南女小編則表示,要再翻翻畢業紀念冊的師長頁,找找有沒有國民黨立委蔣萬安的明星臉,
讓雙帥再來一次對決。

南女今天舉行畢業典禮,配合防疫新生活運動,畢業生座位採梅花座,
出席人員也以學校師生為主,不開放家長與校外人士參加,家長可以透過線上直播觀禮,
預計傍晚開放校園半小時,讓家長可以入校與畢業生合影,留下美好回憶。


URLリンク(news.ltn.com.tw)

26:美麗島の名無桑
20/06/18 02:54:08.06 .net
見證平埔族移墾 乾隆年間石碑仿製重現台南
2020/06/17 14:13:00

台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整修清乾隆年間設置於白河區的「哆囉嘓社番管業碑」,
完成後進行妥善典藏,並將仿製碑體重立於白河區岩前教會前的小花園,
盼讓民眾了解立碑的歷史意義。
台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哆囉嘓社(又稱哆喀嘓社、倒咯嘓社),
荷蘭時期文獻紀錄為Dorcko,由平埔族洪雅族人所組成,原居於諸羅地區(今雲嘉南一帶)。
其中,部分原居住於目前東山區附近的哆囉嘓社人,於清乾隆年間遷徙至白河仙草埔一帶建立新的家園。
台南市文資處指出,後來因出現漢人到仙草埔占地放牧,造成哆囉嘓社人生活領域受到侵占壓迫。
經哆囉嘓社番通事呈報前知縣陶浚,勘定土地範圍四方至界址範圍為現今白河區東部、
岩前及白水溪一帶,並繪圖造冊記錄後當作憑證。之後由時任諸羅縣知縣曹永植立碑聲明在案,
也就是哆囉嘓社番管業碑。
台南市文資處指出,民國49年,時任台南縣文獻委員會編纂組長的文學家吳新榮一行人訪問
大仙巖的岩前部落,發現「哆囉嘓社番管業碑」,將此碑登錄記載於「台南縣志」中。
石碑後閒置於白河朱宅,經多方人士協調,捐贈給市府典藏。
原石碑因年久表面積塵、污染物覆蓋情況嚴重,且碑面已出現風化剝離狀況,導致銘文逸失、模糊。
經台南市文資處委託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教師邵慶旺團隊協助,對石碑進行必要的整飭與加固工作後,
目前已妥存於文化局柳科典藏庫。
台南市文資處指出,考量番管業碑所代表的歷史意義,文資處將原碑完整復刻,
仿製碑體重立於岩前教會前的小花園中,旁邊並設置解說牌。
此碑見證哆囉嘓社族人移墾及保護平埔族傳統領域的史實,透過仿製石碑重立再現,
不僅可將珍貴石碑原件完整保存,並可讓民眾了解這段歷史文化。

URLリンク(www.setn.com)

27:美麗島の名無桑
20/06/21 02:42:48 .net
台北記憶倉庫正式營運開館 述說台北城故事

2020-06-20 15:43


位於台北北門旁的「台北記憶倉庫」,即「舊三井物產株式會社北門倉庫」,
今年初配合台北燈節啟動試營運,台北市文化局委託景澤創意有限公司經營管理,
今天(20日)正式對外開館,除了作為展示空間,訴說台北城的故事,
也結合輕食餐飲與台灣品牌文創商品展售、教育推廣活動,提供民眾多元服務。

鄰近台北車站的「台北記憶倉庫」,過去為三井倉庫,是日治時期作為鐵路運輸貨物存放的倉庫使用,
2014年配合台北市政府「西區門戶計畫」,向東?移約50公尺。
在經過重新整建後,2018年以「記憶倉庫」為概念重新亮相,今年初則委由民間單位接手經營管理,
並在歷經5個多月籌備後,以「台北記憶倉庫」之名正式開館營運。

重新開館的「台北記憶倉庫」包含兩層樓空間,一樓的動畫與常設展內容,
連結日治時期三井物產在台經營的樟腦、茶葉、木材等產業,山林資源與族群互動、產業運輸發展,
同時訴說台北城從過去到現在的變遷過程,包括與周邊中華商場、重慶南路書街、相機街等商圈的關係。

二樓則為開放策展空間,首檔展覽以「川流記憶」為主題,帶出山川自然環境與台北城聚落發展的緊密關係,
透過水力發電廠對不同族群生活帶來的改變,反思山川與城市的未來。

簡而言之,「台北記憶倉庫」可視為是以北門為中心,串連周邊文化資產的前導資訊站。
「景澤創意」執行長吳思儒:『(原音)我們希望透過這樣的動畫跟實體的關係,讓一個不管是台北人,
或是從外地來的觀光客或是外國人,都可以很清楚知道這個空間跟台北城的關係,
這個台北城空間跟整個北部山區的關係,我們希望串起這樣的思維跟想像。』

「台北記憶倉庫」委外經營後,也?設輕食餐飲與台灣文創商品展售,同時打破一般展示館營運模式,
開放時間為週二至週日下午1時至晚上9時,希望藉由夜間開館,成為台北不夜城的新好去處!


URLリンク(www.rti.org.tw)

28:美麗島の名無桑
20/06/23 06:55:25.81 .net
台灣特有種「鹿野氏馬蘭」 歷經百年正名成功
2020-06-22 14:37

歷經將近100年,台灣特有種鹿野氏馬蘭終於正名成功,林試所團隊登上海拔3000公尺的高山,
將百年來被誤認為其他植物的鹿野氏馬蘭正名並發表於國際期刊,林試所指出,
由於分布侷限僅在中央山脈北段,建議列為接近威脅的物種。
1928年的夏天,台灣日治時期著名的生物學家鹿野忠雄登上了中央尖山,
他在1930年發表「中央尖山登山記」,裡頭描述到一種狀似瑪格麗特的植物,
當時鹿野忠雄誤以玉山鐵桿蒿(Aster morrisonensis)稱之,爾後此植物又被誤認為雪山馬蘭,
直到去年農委會林業試驗所團隊登上海拔3000公尺的高山才確認此植物的身分。
林試所指出,去年8月,林試所植物分類團隊跟著鹿野忠雄的腳步,來到了同一處棲地,
並在今年確認了這種小白花的身分,以鹿野忠雄之名,將它命名為「鹿野氏馬蘭(Aster kanoi)」,
本月登上國際期刊植物學期刊Taiwnia上發表。
發表人之一林業試驗所博士鐘詩文表示,鹿野氏馬蘭僅見於南湖大山、
中央尖山及太魯閣山森林界線以上的高山岩屑地,以往常常被誤認為更高海拔的雪山馬蘭,
鹿野氏馬蘭雖然族群量尚稱豐富,但分布地較為侷限,且棲地近乎台灣山巔,
很容易受到氣候變遷的衝擊,因此建議列為接近威脅的物種。
鹿野氏馬蘭的模式標本目前存放於林業試驗所植物標本館中,團隊指出,在製作標本的當下,
研究團隊細心地整理標本的模樣,並將多餘、雜亂的枝條加以修剪,
而修剪下的枝條便送到福山植物園以扦插繁殖進行移地保種,
鹿野氏馬蘭分布的海拔高於3000公尺,台灣近無類似環境的保種場域,
但是藉由這些殘餘的材料進行試驗,可以讓我們在最低限度的採集下更加了解這些新認識的物種。
經過一年的培育,鹿野氏馬蘭在福山植物園長得欣欣向榮,
福山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林建融負責鹿野氏馬蘭的人工栽植,他指出,
栽培過程發現在海拔僅600公尺的福山植物園無須進行溫度控制,就能成功栽培,
過程意外的非常順利,本來以為過了冬天要溫控,沒想到今年入夏後生長狀況都沒問題。
林業試驗所長張彬表示,林試所的任務除了發現這些物種之外,
進一步確保這些物種生生不息更為重要,近年來推動國家植物園方舟計畫已進入第二年,
加速植物基礎資料的累積,並且藉由異地備分來分攤植物滅絕的風險,
更重要的是藉由人工培育更加了解這些植物的特性,而成為野地族群原地保育的重要後盾。

URLリンク(m.ltn.com.tw)

29:美麗島の名無桑
20/06/26 01:54:05.48 .net
太保建廳舍 挖到日治「庄役場」地基
2020-06-23 05:30:00

興建於一九四四年的日治時代嘉義縣太保庄役場(第一代市公所),近半世紀前,用「搬家」方式,
自目前第二代太保市公所前方遷移至後方,最近正進行第三代公所新建大樓開挖工程,
竟挖到當年庄役場地基,且位置就在新建大樓基地中心點,
第一代與第三代行政中心穿越時空邂逅,讓人驚喜歷史遺址重現。
庄役場建物 1973年搬至公所後方
據文獻資料,太保庄役場興建年間雖不詳,但日治時代昭和十九年(一九四四年)已存在,
迄今逾七十六年歷史,國民政府來台後,因辦公空間不敷使用,倡議拆除重建,最後決定保留,
並於一九七三年採用截斷地基,在屋體下方裝上滾輪方式搬移至現址。
太保庄役場是嘉縣僅存的兩棟街庄役場之一,建物保留完整,另一為僅存的鹿草庄役場,
整修後成為鄉立圖書館暨文化學堂。
今年元月通過登錄為歷史建築
太保庄役場經公所專案提報,今年元月審查通過登錄為嘉縣歷史建築,專家認為,
保留了日治中期公共建築的型制及風格,有公家衙署的歷史意義。
另外可供研究一九七○年代移屋技術,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
且太保庄役場採用日治時期小型辦公室式樣與建築工法,
完整呈現一九二○年代建築特色與裝飾藝術風。
工人挖到建物 確認庄役場地基遺址
太保市長黃榮利說,第三代公所新建大樓地基正開挖,日前工人發現基地內似乎有建築物,
經確認為建築物地基,而該地基不偏不倚位於開挖基地的正中心點,其鋼筋及混凝土材質與樣式,
判斷為七、八十年前工法,經比對太保庄役場建築配置後,確認為太保庄役場所地基遺址。
市長:評估後無保留價值挖除
黃榮利表示,睽違四十七年,第一代與第三代公所在原本的位址,完美契合,
原規劃將庄役場原地基挖出,置放在庄役場旁,見證歷史變遷,經評估後,
整個結構已無保存價值,拍照後忍痛挖除。

URLリンク(news.ltn.com.tw)

30:美麗島の名無桑
20/06/29 01:53:00 .net
隱藏深山中的文學館 梅山鄉太平社區小說家張文環故居

2020-06-27 09:41


海拔1000公尺的嘉義縣梅山鄉太平雲梯,是全國最長景觀吊橋,端節連假吸引成千上萬遊客,
上山登梯賞景,當地太平村老街巷弄,有座地方文化館,來到這裡,你能感受強烈藝文氣息,
因為這裡孕育日治時期知名文學家、小說家張文環,文化館就是張文環故居。

文化觀光局推荐遊客登梯賞景外,別忘到文化館,經營太平雲梯的太平社區產業合作社,
定每年8月為張文環紀念節;這座紀念張文環的文化館,一樓是農產品販售商店,
二樓透過展覽方式呈現張文環的文學作品和書寫的書房。

展覽呈現張文環作品中三個面向,分別是美學、應用美學、地景美學,
空間與在地居民的日常生活融合,將這裡打造成日常開放的公共空間。

文觀局長許有仁說,張文環是日治時期重要小說家、雜誌編輯,代表作品有「夜猿」、
「閹雞」,在「夜猿」小說,描述許多關於猴子的場景,包括猴子聲音與作者刻劃的氛圍,
都能感受出張文環對猴子的喜愛。

他的作品以小說、評論隨筆為主,擅長處理山村背景、鄉村生活題材,不注重情節,
偏向心理氣氛的營造與自然景物的描繪,另,圍繞鄉村風俗習慣細節渲染,
也是張文環小說特色。

梅山文教基金會說,日據時代日文作家中,張文環是創作量與高水準者,
張出身地主家庭,他的小說述說梅山先民奮鬥歷程,猶如生動的鄉土史。



URLリンク(udn.com)

31:美麗島の名無桑
20/07/02 06:19:13.96 .net
荒廢半世紀 百年台南六甲菁埔埤抽水站修復重現運轉
2020-07-01 17:11

嘉南大圳今年開工滿百年,同一年開工的台南六甲區菁埔埤抽水站也百歲了,
但廢站近50年後意外被發現,台南市文資處認為抽水機組仍相當完善,
爭取文化部經費進行修復,預計月底完工,百年抽水機組重新啟動運轉,
見證百年埤塘水圳文化的風華再現。
菁埔埤抽水站位在菁埔埤旁,靠近台鐵軌道,是嘉南大圳灌溉系統的一環,
與嘉南大圳同年開工,是日治時期的水利設施之一,早年對當地農田的灌溉有不小幫助。
但隨著曾文水庫在1973年為烏山頭水庫挹注水源後,菁埔埤抽水站約1970年廢站,
抽水機組也荒廢近50年。
台南市文資處多年前為了整理嘉南大圳相關史料,針對水圳及埤塘聚落進行歷史人文梳理,
過程中意外發現隱身於菁埔埤畔的抽水站及抽水機組,日治時期建成的抽水站,
內部機械零件保存尚良好,經專家學者評估後有恢復運轉的可能。
經爭取文化部再造歷史現場計畫經費補助108萬元,委託南台科技大學進行修復,
經過近一年的努力,抽水站即將於今年7月底修復完工。
文資處長林喬彬表示,菁埔埤抽水站為六甲地區早期農業灌溉用水的主要供給來源,
內部現仍保有日製及瑞士製的發動機及飛輪等組件,是台灣少見、
自日治時期保存至今仍堪稱完好的水利設施,更是少數具有動態展示功能的舊式抽水機組。
承載百年的水文記憶,記述埤塘、水圳、水庫對六甲的農業發展與生活起居的影響,
是六甲地區重要的文化瑰寶。

URLリンク(udn.com)

32:美麗島の名無桑
20/07/05 01:37:20.16 .net
新店烏來輕旅行增添新景點 桂山電廠吃冰棒看電廠歷史
2020-07-04 08:37

網美、文青又多一處好去處!台灣電力公司位於新北市新店區的桂山電廠,
自1941年運轉自今已近80年歷史,堪稱「骨董級電廠」,
台電將歷史悠久的倉庫整修為桂山電廠「新店溪流域水力發電文物展示館」,
展出當地4座水力電廠相關史料和文物,相關文物帶領大家走入台灣經濟在戰後起飛的歷史記憶,
當然手上不能少掉好吃的桂山電廠自製冰棒。
桂山發電廠長葉登富說,台電在桂山電廠文物展示館從4日起開幕,
現場展出近30件超過一甲子歷史的文物,以及13座來從全台各地運送來的水輪機,
現場由台電專人協助導覽,歡迎民眾一同來吃冰消暑看歷史。
葉登富說,台灣從日治時期1905年第一座水力電廠「龜山水力發電所」
完工後至1960年代前,都由水力發電承擔台灣供電重任,
1941年新龜山(現改稱桂山)發電所完工發電,
1956年整座新店溪流域機組合計達到裝置容量近4萬瓩,
佔當時全台水力電廠裝置容量約十分之一,到2019年度全廠仍發電逾4億度,
相當於10.1萬戶家庭年用電量。
葉登富說,桂山文物展示館這次展出近30件1950至1960年代電廠所使用的物件
及手寫文件,包含1953年當時烏來電廠水車室值班人員記載天氣、
調度通聯記錄及發電量等資訊的值班日誌;
1954年烏來電廠在美援經費支援下購置第2部機組時的手寫裝機日誌,
以及1967年時任烏來電廠廠長葉善勳奉派至美國留學歸來後,
利用公餘時間指導員工英語所錄下的黑膠唱片,多種復古文物令人懷舊。
桂山電廠現同步銷售電廠冰棒,目前提供花生、牛奶、紅豆、米糕等9種經典口味,
文物展示館自即日起每週一至五開放機關及民眾團體預約免費參觀,
現場將由台電派員導覽解說,可撥打02-2666-7223#752預約。

URLリンク(m.ltn.com.tw)

33:美麗島の名無桑
20/07/05 18:05:41.33 .net
「湯徳章記念協会」設立へ 2・28事件の“英雄” 旧宅は記念館に/台湾
2020/07/03 11:52
国民党が市民を弾圧した1947年の「2・28事件」に巻き込まれ、自らを犠牲にして多くの人々を救った南部・台南市の弁護士、湯徳章(日本名:坂井徳章)氏の事績を語り伝える「湯徳章記念協会」が設立される見通しだ。
現在申請中で、設立後は湯氏の旧宅を記念館として運営し、無料で一般公開する予定だという。
湯氏は日本統治時代の1907(明治40)年、警察官だった日本人の父親と台湾人の母親の間に生まれた。
日本で法律を学び、郷里の台南で弁護士となった。
2・28事件が勃発した際、鎮圧に乗り出した軍に身柄を拘束され、3月13日に公開処刑された。
決起を意図していた人々の名簿を焼却し、多くの命を救ったと伝えられている。
湯氏の旧宅は他人の手に渡っていた上、文化財登録もされておらず、随時取り壊される可能性があった。
このため、地元の有志や湯氏の子孫らが5月に同宅の購入資金を募るクラウドファンディングを開始。約1カ月間で8200人余りから寄付が集まり、目標額の2000万台湾元(約7300万円)を達成した。
建物は同市によって暫定古跡に認定されており、近々、文化資産審議会議で文化財登録に向けた審議が行われる予定となっている。
有志の一人、台南市文化資産保護協会の黄建龍理事が1日、中央社の取材に応じた。
黄氏は協会設立の目的について、協会の名義で購入した旧宅の管理やメンテナンスを行ったり、クラファンで集まった資金を運用したりするためと説明。
今後の運営資金については、同市の文化財に登録されれば補助金を申請でき、万一かなわなくても募金を募るとしている。
URLリンク(japan.cna.com.tw)

34:美麗島の名無桑
20/07/06 02:43:33 .net
台博鐵道部園區6日開幕 重現百年古蹟建築

2020/07/05 11:59


1918年座落在台北舊城北門的鐵道部廳舍,早年只有鐵道部核心人員才能進入,
百年後在台博館的整修下,將以台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亮相,一般民眾都能進出,有如空間解嚴。

圖輯/台博鐵道部園區 尖錐防空洞留存戰爭痕跡
台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簡稱台博鐵道部園區)將在明天舉行開幕典禮,7日起正式對外開放,
讓鐵道迷終於能一窺由台北忠孝西路、塔城街、市民大道、延平北路所圍起,
面積約1.7公傾的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真面目。

台博鐵道部園區內有鐵道部廳舍、食堂、八角樓、電源室、工務室、
戰時指揮中心等6座國定古蹟建築,另有台北工場、清代機器局遺構等2座市定古蹟。

台博館展示企劃組助理研究員林一宏從1993年還是碩士班一年級學生時,
就跟著中原建築系副教授黃俊銘主持的鐵道部調查研究,一路從調查到修復,
再到以博物館形式營運,見證鐵道部園區的轉變,幾乎占了他生命一半的時間。

林一宏接受中央社專訪時表示,還是研究生時負責攝影,印象最深的是走到2樓上方的「屋架」,
「那時只能從一、兩束從屋頂漏洞透出來的光、隱約看到方向」。
他在一片漆?的狀態下按下快門,直到照片沖洗出來後才驚覺,「原來這麼美」。

林一宏學建築出身,鑽研近代建築史及建築文化資產,他口中的美,
讚嘆的是百年前日本人就以台灣阿里山的檜木,蓋出結構嚴謹且能保存百年以上的建築物。

台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廳舍由日本建築師森山松之助設計,他曾參與並設計台灣總督府(現總統府)、
總督官邸(今台北賓館)、台南州廳(現台灣文學館)、台中州廳、台北州廳(現監察院)。

鐵道部廳舍為磚木構造,走進修復後的鐵道部廳舍門廳,迎面而來的木造宏觀樓梯、
天花板的華麗泥塑,彷彿穿越時空,回到1920年代。

鐵道部建築採「半木」構造,意味著建築1樓用舊式紅磚頭、2樓以上採用木構造,
類似英國安妮復興式的歷史式樣,早年在英國常有類似建築。
林一宏指出,「鐵路技術的發源地在英國,採用英國的建築樣式,頗有致敬的意味」。

研究建築歷史的林一宏,也從頂樓的「屋架」木材發現,日治時期興建時因經費不足,
最後官方則改發材料給鐵道部,代替不足的經費,而核發的材料則是當時阿里山開採最好的檜木。
這批檜木經過百年時間,損耗少,修復時僅做簡單的白蟻防治。

隨著台博鐵道部園區即將開放,林一宏表示,「日治時期鐵道部廳舍只有少數核心人員能進出,
就連鐵道部許多員工也不見得能進入,更別說一般民眾」。

在歷經十多年的修復,鐵道部將以博物館的方式開放,他笑說:
「民眾只要花一張門票錢就能進來獲取知識、創造新的回憶,對我來說是空間的解嚴,
也代表台灣在古蹟上修復的進步。」


URLリンク(www.cna.com.tw)

35:美麗島の名無桑
20/07/08 02:03:01 .net
掀裙露下體女大生 深夜又上空直播 網超嗨!
領先全球首場開展!2020 「台北101頂級珠寶腕錶展」PR
57週檢測陰性!巴西愛滋病患可能已治癒 未經骨髓移植首例
全球6月均溫再飆高 幾乎追平史上最熱紀錄

2020-07-07 20:07:26


國定古蹟台中州廳史上首度大規模整建工程即將啟動,
原在州廳內辦公的環保局與都發局將利用11、12日假日搬遷,
15日點交給文化局後開始整建,文化局長張大春指出,
預計2022年底完工,2年半後重現風華;至於未來再利用方向,
短期目標先以恢復官舍辦公功能為主,
會再徵詢各界意見作為中程再利用規畫方向。

台中州廳去年升格國定古蹟,因前市長林佳龍曾與文化部簽署
「國立台灣美術館台中州廳園區」合作意向書,
推動讓台中州廳轉型升級為國家級藝術場館,但現任市長盧秀燕上任後,
考量包括國美二館的定位加上空間須給中央代管30年等,引起地方歧異,
原規劃案停擺,台中州廳未來定位定調前,文化局先啟動整建計畫。

張大春指出,台中州廳已逾百年歷史,之前僅做過小型修繕,
因建物畢竟已極具年代,早已出現包括龜裂、受潮、漏水、
白蟻侵蝕、風化、屋架損傷、管線雜亂及後期?建或錯誤裝修等問題。

張大春指出,台中州廳自戰後一直做台中市政府辦公廳使用,
即使市政府在新市政大樓落成大舉搬遷,仍保留環保局
及都發局在原廳舍辦公,未曾推動整體整建計畫,
這次配合文化部再造歷史現場專案計畫,台中市推動
「台中文化城中城歷史空間再造計畫」,爭取中央補助1億2千餘萬元,
市府自編部份經費共1億9千萬餘元,推動台中州廳全面性整建,
也是州廳建造以來最大規模整建計畫。

張大春指出,除原廳舍建築依原工法、樣式、材料「修舊如舊」
原則照原貌整建外,事後加蓋、非文資的硬體均將拆除,
還台中州廳原始面貌,拆除加蓋的建築後,可望釋出更多空間進行景觀設計。

張大春指出,環保局與都發局預計12日前淨空,
15日點交後就能啟動整工程,預計2022年底完工。

至於整建後的台中州廳用途,張大春指出,初期會先參酌民意,
保留辦公廳舍功能維持人氣,根據空間的調配性,
可能會保留1到1個半的局處在台中州廳辦公,另中山廳做市史館,
中正廳做會議廳功能。但張大春指出,因工程達兩年半,
會再找各界商議台中州廳中期的定位,市府保留任何彈性。

台中市文資處指出,台中州廳創建於日治大正2年(1913年),
最初作為台中廳的辦公廳舍,至大正9年(1920年)地方行政官制
廢廳改州而改稱州廳,並因陸續擴建,至昭和9年(1934年)始奠定現有規模。
2002年由台中市政府登錄為歷史建築,2006年再指定為市定古蹟;
2019年再升格公告指定為國定古蹟。


URLリンク(news.ltn.com.tw)


最新レス表示
レスジャンプ
類似スレ一覧
スレッドの検索
話題のニュース
おまかせリスト
オプション
しおりを挟む
スレッドに書込
スレッドの一覧
暇つぶし2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