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9/14 00:20:31.86 .net
故宮文物遭毀損 趙少康痛批蔡英文讓大台獨吳密察當院長
2022年10月30日 下午5:10
故宮博物院發生館藏嬌黃釉?麹ハ龍紋碗等3件文物毀損事件,引發舉國譁然。
媒體人趙少康今天(30日)表示,民進黨口口聲聲辯說蔡英文總統沒有要台獨,
但蔡英文重用的人從大法官到監察委員,從中央選委會到轉型正義委員會,
幾乎都是台獨,「最近出事的故宮院長吳密察,本身就是個大台獨」,
蔡英文讓一個大台獨去當中華民國國史館的館長,又來當故宮院長,用意為何?
他強調,這兩個機構的首長是有指標意義的,蔡英文任用吳密察「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為了讓台北及台中重現清?K藍天,趙少康今天一早先到台中出席市議員李中的
競選總部開幕典禮,大讚李中在教育文化上的付出,還和現場支持者合唱「國旗歌」,
氣氛熱烈;下午則到台北市議員徐巧芯的競選總部開幕茶會,和徐巧芯合唱一首
「台北的天空」。
他說,徐巧芯很有創意,用音樂會歡樂歌唱的方式取代傳統造勢,
為國民黨帶來年輕化的思考及創意,讓人印象深刻!
談起故宮3件文物遭毀損,趙少康直指蔡英文任用吳密察,就是心懷不軌、心術不正!
他說,故宮的國寶在中國大陸的時候,躲過抗日、剿匪,歷經千辛萬苦、
從北京到四川到南京到台灣,四處逃難奔波,從來都沒有破損過。吳密察當故宮博物院院長,
沒幾年就破了三件,總價值高達25億,不但沒有保險,還隱匿不敢告訴民眾,
「吳密察以為他叫密察就可以『祕密的存查』嗎?」
趙少康說,如果這種事情在日本發生,館長一定切腹自殺以示負責,在韓國大概也差不多,
結果在蔡英文主政之下,好像什麼事都沒發生,還說「黏回去修復就好了」,
這是什麼歪理?破損後的國寶跟完好的國寶價值是一樣的嗎?
他表示,民進黨執政,壞事一件一件做、簡直罄竹難書,連逃過日本、
中共的國寶都逃不過民進黨的手掌,民進黨根本沒有把國寶當國寶,非常可惡。
犯了錯還不肯承認、還要狡辯、找理由抵?ョ,這樣的政府根本沒有繼續支持的道理。
趙少康指出,相比民進黨在中央的荒唐執政,台中在盧秀燕市長的主政下,
空污排碳大幅減少,捷運規劃完成只卡在中央核定後就可以大步前進,無論是公園、
學校、教育文化、圖書館、大型建設都改善良多,所以在台中大家要繼續支持李中、
支持盧秀燕高票連任!
在台北也要堅定支持蔣萬安,以及勇往直前的徐巧芯,讓人民用選票壓過民進黨,
告訴他們不可以靠勢,不可以靠「抗中保民進黨」一招就想行騙天下!
342:美麗島の名無桑
23/10/04 14:25:25.05 fKVR8XBLU
歴史伝統文化芸術観光宗教スポ━ツって何ひとつ価値生産できないガイジ丸出し寄生虫が税金泥棒する際の常套文句だよな
スポ一ツ庁(笑)た゛の観光庁(笑)だのビックリするようなキチガイジ丸出し税金泥棒庁まで作って救いようのない腐敗国家
そうやって何ひとつ価値生産もできす゛に他人に物乞い乞食してるた゛けの地球に湧いた害蟲だから、
てめえの端末が四六時中スパイ通信してる現実にすら気づけないんだろ脳タリン
霊感商法がどうたら寝言ほざいてるが、靈感商法でない宗教と称するものなんてひとつも存在しねえだろ
まずは宗教法人に固定資産税含めて満額課税して政教分離徹底してから寝言ほざけやカス
公明党議員で統一教会との繋か゛りが発覚したのは現在のところ.石川博崇.高木陽介.佐藤茂樹な
ΝPсに投票なんかさせて政治が腐敗しないわけがないだろ
(羽田)URLリンク(www.)Call4.jp/info.рhp?tyрe=items&id=I0000062 , ttPs://haneda-РrojecT.jimdofree.com/
(成田)ttps://n-souonhigaisosyoudan.amebaownd.com/
(テロ組織]tΤps://i.imgur.com/hnli1ga.jpeg
343:美麗島の名無桑
23/09/19 02:08:46.25 .net
故宮3文物慘碎「調查報告」出爐!監視器畫面曝光
2022/10/31 22:00:00
故宮3件文物破損引發外界高度關注。
根據故宮送往立法院的初步調查報告,共有編號16896「明弘治款嬌黃綠彩雙龍小碗」
和編號007167「清康熙款暗龍白裏小黃瓷碗」兩份報告,
初步判斷文物的破碎時間點也隨之曝光。
報告指出,編號16896「明弘治款嬌黃綠彩雙龍小碗」
是在2021年2月3日,器物處瓷器科研究人員、行政人員、研究助理、
技工等6人進入山洞瓷器庫房進行例行整理時,發現院1873箱內16896破裂,
因此政風室啟動行政調查。
行政調查總共有3次現場勘查,第一次是2021年2月25日到山洞瓷器房勘查,
瞭解器物處進入山洞瓷器庫房之行政作業流程、庫房現場各項物品或設備等擺放情況,
同時也確認現場監視器裝置情形,並調閱所需監視器錄影畫面。
也瞭解院1873箱原本擺放之處及因為整理而另移置擺放到幾個位置,報告顯示,
院1873箱除破裂故瓷16896之外,其餘38件文物仍保存現況。
第二次勘查是在2021年3月4日,至庫房勘查故瓷16896現況及發現破裂後之處置保存情形。
同年3月31日再次勘查故瓷16896實際破裂情況,詳細查看該故瓷破裂狀況
及試圖拼湊修復後可能之完整狀況。
報告顯示,2015年9月16日及同年11月25日因大陸學者特別參觀提歸件,
雖有搬動移置院1873箱內文物,但因為時間久遠,已無法調閱相關時間點的
監視器錄影畫面,且相關人員均已不復記憶,無法確切還原當時現場狀況。
初步判斷文物破碎的時間落在2012年3月2日至2021年2月3日。
報告再指,2022年4月7日進行例行文物整理,發現故瓷7167
「康熙款暗龍白裏小黃瓷碗」碎成2片,本案在2022年4月12日歷經現場勘查,
經過調閱書面及監視器畫面資料,並且訪談相關人員,
破碎的時間初步研判為2020年2月19日至2022年4月7日。
344:美麗島の名無桑
23/09/24 00:54:21.08 .net
國民黨團質疑故宮隱匿 要求成立故宮調閱小組
2022年11月2日 下午1:00
故宮博物院3件文物毀損,引發外界嘩然,國民黨質疑相關人員隱匿,
國民黨立院黨團1日也要求立法院成立「故宮國寶文物專案調閱小組」,
調閱相關文件,包含庫房人員進出錄影紀錄。
由於本周立院教文委員會由民進黨立委陳秀寶輪值,
國民黨團2日將在委員會中提案變更議程,改直接去考察故宮。
立委陳以信質疑,去年2月3日「嬌黃綠彩雙龍小碗」破碎,故宮所提供的調查報告照片,
並非第一時間拍攝照片;「嬌黃綠彩雙龍小碗」在調查報告中說明是
「發現破損是在保存文物箱內,並立即拍照存證」,但給立法院的破損照片,
卻是放在桌上,並不是調查報告所稱「打開時發現破損,並且立即拍照」。
國民黨團副書記長林思銘表示,故宮文物破損事件,是從去年2月「嬌黃綠彩雙龍小碗」開始,
今年又接連2件,最近一次是發生在今年5月19日,已快過半年,吳密察卻以調查為名,
列最高密件處理,如果沒有吹哨人,是不是全國人民還被蒙在鼓裡。
345:美麗島の名無桑
23/09/25 00:33:11.50 .net
典藏瓷器因「人為疏失」破損 故宮公布懲處結果:1人記大過
2022/11/03 21:21:00
國立故宮博物院器物處瓷器科人員今年5月19日整理文物時,在作業過程中因操作疏忽,
導致「清 乾隆 青花花卉盤」掉落破損。
故宮3日公布行政懲處結果,依情節輕重,懲處2位職員,1人因執行公務疏失,
致文物有重大毀損,核予記1大過;另1人未妥適照管提出的文物盒,於盒內尚有文物情形下,
亦未確實扣上盒子繫帶,致他人因疏失而有文物毀損情事,核予申誡2次。
346:美麗島の名無桑
23/09/27 05:35:55.32 .net
頒公務人員傑出貢獻獎 蔡英文:盼共同努力給世界更好的台灣
2022.12.13 17:47
總統蔡英文今(13)日下午出席「111年公務人員傑出貢獻獎表揚大會」,
肯定所有獲獎者在工作崗位上全力以赴,讓國家社會更好、更進步,為全體公務人員樹立最好的典範。
也感謝全國所有辛勤付出的公務人員,讓國家的各項政策可以持續穩健推動,
「讓我們一起繼續努力,給世界一個更好的台灣」。
總統致詞時首先恭喜今年獲得「公務人員傑出貢獻獎」的同仁們,大家在工作崗位上全力以赴,
讓國家社會更好、更進步,也為全體公務人員樹立最好的典範。
總統接著逐一介紹得獎人和團隊。在個人獎的部分,衛福部台北醫院副院長郭憲華,
在疫情期間擔任全國第一間集中檢疫所的指揮官,帶領團隊從無到有建立SOP,
也成為往後檢疫所建置的重要標竿;財政部賦稅署長許慈美不僅推動稅制稅政革新,
促進產業發展,也因應疫情推動手機報稅和稅務協助措施,便民溫暖的做法受到國人高度肯定。
總統指出,台灣高等檢察署檢察官林映姿參與多項重要刑事法制研擬,像是反滲透法、
國安案件提升二審管轄,以及國安專庭審理制度,是捍衛國家安全的幕後英雄;
桃園市政府海管處長林立昌結合公私部門的力量,推動生態保育和環境教育,
並且設立全國第一座「海岸環境監測科技中心」,保護桃園的海岸生態。
總統提到,環保署科長陳宜佳在三年內參與並督導近50項與空氣品質有關的法規命令,
是政府推動空氣污染防制,以及邁向淨零轉型的重要功臣;審計部廳長林建志導入大數據分析工具,
查核政府機關工作及管理的缺失,被譽為「策進審計公信力的廉正偵探」。
在團體獎部分,總統指出,這幾年來台美關係持續深化,不斷有新的成果、新的進展,
也展現台灣作為民主夥伴一員的價值,感謝外交部北美司的努力;
屏東縣政府團隊以自然生態工法及污水管理,成功解決地方溪流的污染問題,翻轉屏東市的城市風貌。
總統提到,台東縣大武鄉衛生所與醫學中心合作,首創全國5G遠距醫療門診服務,
守護南迴地區民眾的健康;台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促進台南文創與民宿業發展,
讓更多旅客體驗到台南之美,再度帶動台南的觀光經濟。
總統說,內政部空中勤務總隊透過團隊合作,完成黑鷹直升機的接機及訓練任務,
提升空中救災能量,保護國人和國土;衛生福利部在疫情期間運用數位科技,
在最短的時間建置檢疫及醫療資源整合系統,展現政府應變危機的能力和韌性。
總統表示,今天考試院特別邀請入圍決審的兩位公務人員和兩組團體到場,頒發入圍決審獎座,
他們的表現也非常優秀。國立故宮博物院科長康綉蘭以創新多元的方式,
向大眾推廣故宮文物背後的歷史故事;台中榮民總醫院副院長吳杰亮發揮專業能力,
積極參與各項防疫任務,也提高醫療服務的品質。
總統指出,交通部鐵道局克服萬難,如期如質完成南迴鐵路電氣化,帶給東部鄉親便捷回家的路;
新北市政府團隊提出「六水治理策略」,執行防洪、防災工作有成,也有效改善淡水河沿岸的生態。
總統恭喜所有得獎人及團隊,也代表國人感謝全國所有辛勤付出的公務人員,讓國家的各項政策,
可以持續穩健推動,並表示疫後的世界秩序充滿挑戰,接下來還有許多重要的工作要做,
包括維持經濟成長動能,減輕民眾生活負擔,也要確保國家安全和利益以爭取更多的國際支持。
總統提到,今年的國慶日她說要從經濟產業、社會安全網、民主自由體制、國防戰力,
打造更精實的四大韌性,「讓我們一起繼續努力,給世界一個更好的台灣」。
347:美麗島の名無桑
23/09/30 08:25:11.83 .net
..・ヾ(。 ̄□ ̄)ツ ギャァ!!
348:美麗島の名無桑
23/10/18 05:41:55.26 .net
從「谿山行旅圖」到「翠玉白菜」
04:10 2022/12/15
最近朋友轉述了一個笑話,為了怕學生答不出題來成績太糟,老師就出了這樣的一個考題:
「話說劉備、關羽、張飛3個人結拜,號稱1、基隆三結義,2、台北三結義,
3、桃園三結義,4、新竹三結義?」可這樣的題目,還是有人答錯了。
雖是笑話,反映的卻是殘酷的現實,去歷史化的教育,美其名為本土化、為同心圓的史觀,
但就將歷史變成碎片,受眾既無法由此獲得因果的清晰串聯,也就能遂行其「去中國化」的目的。
這情形近年來可說無所不用其極,但其實,已辭世的美術家倪再沁,
本世紀初故宮整修時,就提醒我,這樣的整修將會導致稀釋中國文化的後果。
他的理由是:整修後的故宮,被區隔成一間間的小展覽室,除了空洞的故宮名號外,
看展人面對的是一個個不相關的特展,就難有整體的感覺。
後來的發展果如他所料,原來故宮雖常被視為老大保守,但不僅有皇家意味,
主述的更是中華五千年史,外界固常以其研究成績不夠豐富,但僅就典藏與展覽,
也足夠呈現出它與其他博物館在特質與位階上的不同。
可當故宮成為一間間特展室的組合時,即便辦了一些如「明四大家特展」
這般具文化高度的展覽,卻因基底位階與內涵的稀釋,大眾對它的認知仍繼續位移。
不錯!故宮最無可替代的正是它的典藏,國府遷台花了多少精力,
就只為了將這些國寶安全搬來,以此證明自己在政統與道統上的地位,
這樣的動機儘管難謂之純正,但其連結則確是基於一種歷史高度的認知。
也由於歷史高度,故宮藏品乃都是放在大時空座標下來衡量其價值的。
在沒被稀釋前,談故宮典藏,一直有一些被大家津津樂道的說法,例如:
北宋「巨碑山水」的三寶是范寬的《谿山行旅圖》、郭熙的《早春圖》、
李唐的《萬壑松風圖》;銅器的三寶是「毛公鼎」、「宗周鐘」、「散氏盤」;
文人畫的三寶是倪瓚的《容膝齋圖》、趙孟頫的《鵲華秋色圖》、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
當時提到故宮,當然也會提到「翠玉白菜」、「肉形石」,
但沒人將它當成重要文物來看,頂多就是民間工藝的極品,一般人看它們,
固一句「巧奪天工」,專家學者看它們,也依然是一句「巧奪天工」,
並無法由此衍生出深刻的美學觀照與文化論述來。
可曾幾何時,「翠玉白菜」竟變成了故宮招牌,整個故宮所承載的文化也幾乎就一句「巧奪天工」。
誠然,「翠玉白菜」作為一種文創產品的發想,的確有它的市場效應,
可故宮的基點原在厚度,儘管這些年為了生存,為了擴充影響力,
博物館被要求與外界有更多連接,但故宮的文化原點、歷史厚度、
美學位階卻不能因此就可以出現根柢的扭曲。
正如此,一般遊客最想看「翠玉白菜」固無可厚非,執事者若以之為故宮代表,則萬萬不可。
而「翠玉白菜」之能成為賣點,固然有以文創為優先的趨勢影響,根柢的,
更就因可以不必涉及中國文化的豐富度。
在故宮事物上,最可以看出台灣這些年得了便宜又賣乖的心理,許多人明明知道,
兩岸再如何緊張甚至發生戰事,大陸都不可能讓故宮文物有絲毫損傷,台灣的安全,
故宮是個正面的力量,但檯面上,依然可以口誅筆伐、不遺餘力地「去中國化」,
而真要叫這些人把故宮文物送回大陸,則又以「文物的保存不一定就在文物母國」的理由來推脫。
從《谿山行旅圖》到「翠玉白菜」,看到的,不只是當前的「去中國化」,
也讓人見識到當今執政者所缺的視野與骨氣。
349:美麗島の名無桑
23/10/20 07:08:04.52 .net
凱基銀X故宮 讓美學豐富客戶生活
04:10 2022/12/21
凱基銀行再度攜手國立故宮博物院,以故宮院藏的清朝傳奇義大利籍畫家郎世寧「仙萼長春」冊為發想,
訂製骨瓷碟盤組及2023年桌曆,作為高資產客戶贈禮,將故宮的典藏以生活用品的方式呈現,
讓美學豐富客戶生活,同時推廣台灣文化設計及行銷軟實力。
凱基銀行近年投入於藝術X金融跨界合作,繼今年6月將故宮文創商品「法華繡球花雙杯組」
作為貴賓贈禮,深受好評及收藏,年底再次將故宮豐富的藝術典藏介紹給客戶。
故宮院藏的「仙萼長春」冊畫,原畫色彩細膩,光影層次分明,花卉栩栩如生。
經由設計師的巧思,以現代化的莫蘭迪克色系,如粉紅,粉藍,粉綠,粉黃等背景色襯托,
並局部取圖,擷取花卉的嬌姿,重新詮釋大師的作品,製作成骨瓷碟盤組及2023年桌曆,
預期將再次受到藝術愛好者、及重視生活品味人士的高度關注。
花卉本身各自蘊含不同花語,如「牡丹花」象徵雍容圓滿,富貴吉祥、「百合花」代表高貴及萬事順利、
「芍藥花」象徵富貴和美麗、「雞冠花」則因花形讓人聯想升官晉爵,帶給客戶一整年的好運連連,心想事成。
凱基銀行致力於富足客戶人生,自2019年起陸續於松山、中山、敦南、天母、新莊、
三重等6家分行設置「藝享空間」,邀請年輕新銳藝術家進駐策展,
以實際行動支持我國藝術人文素養的發展,且歡迎喜好藝術的民眾入內參觀,
親身感受兼具社區共享與人文關懷的服務體驗。
350:美麗島の名無桑
23/10/21 14:09:04.11 .net
10/22 03:30~
BSフジ
ワールドツアー 世界の博物館
貴重な作品や資料が数多く展示され、その国の文化や歴史に触れられる博物館。
この番組は世界でおすすめの博物館を厳選してご紹介。
観る <様々な種類の博物館!>
台湾の首都、台北では、世界四大博物館のひとつ、故宮博物院。
351:美麗島の名無桑
23/10/24 21:25:06.80 .net
台灣意象展2.0 流水席搬進故宮南院
04:10 2022/12/28
故宮南院即日起推出「台灣意象展」2.0版,結合AR、VR等虛擬實境科技的新媒體展,
把電子琴花車、流水席、金光布袋戲「搬」進展廳,就連俗稱的「阿比」藥酒也成特色展件,
充分呈現台灣常民文化,與故宮傳統文物展覽更有相當大的反差。
故宮南院處長彭子程指出,「台灣意象展」3月曾在科工館展出,這次移展到南院,
全新2.0版規畫2大展區,是全新特展,展場內互動裝置、沉浸劇場等,
讓民眾與展物直接互動,像是「台灣人、一家人」拍照裝置可重疊參觀者影像,
合成出新台灣人的臉,十分特別。
策展總顧問台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館長林開世說,故宮在台灣超過80年,
過去一直是古物陳列館,所以策展理念就希望有所突破、挑戰,讓故宮透過
「台灣意象展」與台灣社會發生關係,仍期待透過聯合展覽,吸引更多人來看展。
國立故宮博物院數位資訊室主任王揮雄說,「台灣意象展」
透過科技不但呈現館方聯合展出的經典文物,也做了一些符號,讓大家認識台灣意象。
南院指出,這次主要與台灣博物館、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
及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等館方合作,3大展區分別為「帝國眼中的台灣風物」、
「變動中的台灣人」和「台灣人經驗」,至於2樓大廳「沉浸劇場」以7支主題影片,
搭配擴?撥焔ォ、虛擬實境科技,讓民眾體驗台灣歷史上的藝術人文與地理風貌。
352:美麗島の名無桑
23/10/26 22:40:57.45 .net
瑞兔迎春 故宮南院福祿壽賀年年如意
04:00 2023/01/11
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坐落嘉義縣太保市,占地70公頃,是嘉義重要的文化觀光地標。
故宮國寶精品,不可不看!
2023萬事「金」如意!故宮南院新春特地精選〈清 金鑲寶石萬壽如意〉及
〈清 掐絲琺瑯太平有象〉等吉慶展件陪伴觀眾過新年;喜迎瑞兔!
兔子自古被認為是長壽、祥瑞的象徵,也常出現於月亮的傳說中,
「翰墨空間G宮書畫賞析」規劃賞兔專區,展出「元代〈秋景嬰戲〉、明代〈嫦娥奔月圖〉、
清代〈喬松臥兔〉,以及〈天問〉等作品,帶觀眾一窺古畫中兔子靈活討喜的模樣。
新春福祿壽相隨,羅漢接棒賀元宵
人氣國寶展展出5件清代精緻工藝作品,取其造型、紋飾或諧音,組合出
「吉祥如意、太平有象、萬年長青、福壽綿延、松鹿長春」等吉祥意涵,
觀眾不妨依照展場說明,尋覓紅色蝙蝠(鴻福)、葫蘆(福祿)、綬帶(壽)、
卍(萬)來?搏Y新年好運氣,展期至1月29日止。
2月4日起「羅漢」主題接續登場,羅漢是佛教中修行得道的聖者,十八羅漢中,
大眾熟知的降龍羅漢、伏虎羅漢、布袋和尚以及達摩祖師都是明清以來佛教藝術常見的題材。
本檔精選宋、元3件國寶書畫以及3件清代竹、玉雕刻展件,神態逼真,喜歡羅漢的朋友別錯過!
?K天牧羊女情愛故事 印度織品討喜有趣
1月14日亞洲織品展全新換展,兩件印度繪染掛飾皆顏色討喜,焦點展件
〈科羅曼多海岸 花鳥紋繪染掛飾〉由山丘、花樹、雙頭鷹等構成主體紋樣,
雙頭鷹是毗濕奴的化身,力大無比,據傳可抓住4隻大象,在歐洲也常作為皇室紋章;
〈?K天與牧牛女繪染儀式掛飾〉講述毗濕奴的化身「?K天」與牧牛女的情愛故事。
?K天在樹下吹笛,與尋聲而來的牧牛女們相會、共舞的歡愉場面,是印度經典的藝術主題。
臺灣意象展帶觀眾深入歷史、瞭解臺灣
平埔仔、土生仔、熟番、灣生、芋仔蕃薯?這些看似熟悉的名詞與族群歷史,如何耐人尋味?
臺灣意象展Part?為國立故宮博物院館際合作的新媒體展,除了延續第一檔透過地圖、繪畫、
風物來介紹歷史上的臺灣風土面貌外,更聚焦在歷史上造訪臺灣的人與臺灣住民,
如何互相影響、摩擦、爭執、交融,型塑出一段特殊的「臺灣人經驗」。
展覽結合數位科技,除了提供歷史臺灣的人文風土沉浸式體驗外,觀眾透過科技輔助,
更可即興來場30年代的環島旅行!展場之一以臺灣常見的流水席及電子琴花車作成互動裝置,
將歡愉、熱鬧的氣氛與社會邊緣的一面雜揉在臺灣的通俗飲食文化中,有趣又讓人沉思回味。
戶外美術館新作亮相 體驗園區藝術「群生」之美
故宮南院「藝術方舟」強調藝術作品與環境的融合,讓8件舊作與〈不知道的時間〉、
〈土間〉及〈風-景〉等3件新作彼此形成「群帶」關係,為觀眾創造自在暢遊的博物館空間。
新春期間來南院走春看展,也別忘了走到戶外,在東側園區享受美好的陽光、清風與草地。
353:美麗島の名無桑
23/10/31 21:42:49.19 .net
2023年01月20日 21:00
故宮出借場地給李康生新片 劇組手滑「最後三只」汝窯碗摔破兩個
影帝李康生新片《山中森林》中,他所飾演的?K道大哥「阿生」,
因小時候跟父親去故宮時看到「汝窯」這個碗很漂亮,
竟然跟父親說長大要買這個碗給父親當作「十八豆」的碗。而劇組拍攝時,
向故宮買下最後三只高仿精品碗,本是未雨綢繆,沒想到真的被工作人員摔破了兩個。
為了拍攝的真實性,劇組特別跟故宮精品買了三個高仿的汝窯蓮花式溫碗,
成為電影當中重要的符號與道具,根據內部說法也是故宮館內最後三個高仿精品碗。
可惜的是在拍攝過程當中,因工作人員疏失,不小心打破了兩個。
一個精品汝窯要價兩萬六千五百元,相當於美術助理一個月薪水,
不過導演大器的說:「為什麼拍一個要買三個,就是怕你們打破,
今天真的打破了,代表我的未雨綢繆是對的,既然如此何必要你賠呢?」
李康生片中獄友吳震亞開玩笑說:「我不知道什麼是乳窯,我只知道林森北酒店有乳搖。」
而故宮也特別開放汝窯長展廳給電影《山中森林》拍攝,
另出借故宮牌樓及故宮大門紅毯入口,讓李康生拍攝長達一分半鐘的走下故宮階梯的長鏡頭。
354:美麗島の名無桑
23/11/03 08:58:21.96 .net
故宮攜手松山奉天宮 邀民眾「跟著皇帝去旅行」
18:08 2023/06/24
國立故宮博物院攜手松山奉天宮,即日起至11月12日於奉天宮天公藝廊推出
《跟著皇帝去旅行—故宮錫口遊》數位展,展覽免費入場,透過虛擬實境、
體感互動等新媒體展演,跟著古代皇帝的腳步,尋訪山水好風光!
24日的開幕記者會上,故宮院長蕭宗煌表示,故宮與松山奉天宮早在10年前就締結下深厚的緣分,
2013年首次於天公藝廊推出《故宮潮.松山奉天宮遊》數位藝術展,廣受大小朋友的喜愛。
松山地區古名為「錫口」,本次展覽以旅行為策展脈絡,邀請民眾「跟著皇帝去旅行」,
展覽分為三大展區,第一區「漫遊‧地圖寰宇」,以行前必備的地圖為開場,運用數位光雕、
虛擬實境技術,呈現〈清南懷仁坤輿全圖〉、〈康熙臺灣輿圖〉與〈乾隆臺灣輿圖〉,
探索當時地理知識與台灣山川地貌。
第二區「馳騁‧山川沃野」,以北宋范?ェ〈谿山行旅圖〉為題,搭配「走入畫中」體感互動裝置,
讓民眾化為翔鳥飛入巨幅山水,俯瞰崇山澗水的地景風貌。
而「大漠遊獵」遊程,觀眾可與元世祖忽必烈一同策馬奔馳於沙漠戈壁,
體驗蒙古貴族出遊狩獵的樂趣。
第三區「品味‧花鳥風月」可讓民眾彷彿置身於寧靜怡人的皇家花苑。
在「月影梅」互動投影空間,撥動映月池水,依照水波流動,
映照出相對應的花器器型與奉天宮吉祥籤詩。
「四季百駿—東西方交流的協奏曲」結合故宮藏品〈清郎世寧百駿圖〉
與音樂家演奏之韋瓦第《四季》,透過虛擬實境實現古今交會的可能。
355:美麗島の名無桑
23/11/08 19:06:27.00 .net
故宮攜手松山奉天宮 邀民眾「跟著皇帝去旅行」
18:08 2023/06/24
國立故宮博物院攜手松山奉天宮,即日起至11月12日於奉天宮天公藝廊推出
《跟著皇帝去旅行—故宮錫口遊》數位展,展覽免費入場,透過虛擬實境、
體感互動等新媒體展演,跟著古代皇帝的腳步,尋訪山水好風光!
24日的開幕記者會上,故宮院長蕭宗煌表示,故宮與松山奉天宮早在10年前就締結下深厚的緣分,
2013年首次於天公藝廊推出《故宮潮.松山奉天宮遊》數位藝術展,廣受大小朋友的喜愛。
松山地區古名為「錫口」,本次展覽以旅行為策展脈絡,邀請民眾「跟著皇帝去旅行」,
展覽分為三大展區,第一區「漫遊‧地圖寰宇」,以行前必備的地圖為開場,運用數位光雕、
虛擬實境技術,呈現〈清南懷仁坤輿全圖〉、〈康熙臺灣輿圖〉與〈乾隆臺灣輿圖〉,
探索當時地理知識與台灣山川地貌。
第二區「馳騁‧山川沃野」,以北宋范寬〈谿山行旅圖〉為題,搭配「走入畫中」體感互動裝置,
讓民眾化為翔鳥飛入巨幅山水,俯瞰崇山澗水的地景風貌。
而「大漠遊獵」遊程,觀眾可與元世祖忽必烈一同策馬奔馳於沙漠戈壁,
體驗蒙古貴族出遊狩獵的樂趣。
第三區「品味‧花鳥風月」可讓民眾彷彿置身於寧靜怡人的皇家花苑。
在「月影梅」互動投影空間,撥動映月池水,依照水波流動,
映照出相對應的花器器型與奉天宮吉祥籤詩。
「四季百駿—東西方交流的協奏曲」結合故宮藏品〈清郎世寧百駿圖〉
與音樂家演奏之韋瓦第《四季》,透過虛擬實境實現古今交會的可能。
356:美麗島の名無桑
23/11/23 23:31:13.42 .net
百年古厝彩繪身世揭曉 國寶畫家林玉山少年作品
2023/06/08 05:30
嘉義縣梅山鄉深山一棟逾百年歷史的古厝牆上彩繪栩栩如生,吸引藝文人士探訪,
但連屋主也不知作者為何人,僅聽聞是「神童」所繪,近日經文史研究者考據後,
證實是已故台灣本土畫家林玉山17歲時的作品,也是林玉山現存唯一的民宅彩繪,
補足台灣美術史被遺忘的一頁。
這間梅山古厝位於深山,吸引老屋愛好者造訪,牆上彩繪雖已斑駁,
令人驚艷的是「姜太公釣魚」、「福祿壽」、「牧童遙指杏花村」及錦上茶花、鳳凰、
野鶴等各式彩繪作品栩栩如生,經口耳相傳,時有藝文人士前來探訪,
讚嘆彩繪藝術價值,但不知作者是誰。
林玉山之子、前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林柏亭上(5)月底親自上山見證,經比對父親同期作品落款、
畫風及字跡,確認是林玉山作品,對於屋主的致力保存及文史研究者的用心,
讓他深受感動說:「父親成年後曾為民雄劉家古厝彩繪,該古厝已拆除,僅留下構件,
梅山鄉古厝是現存父親唯一完整的民宅彩繪。」
彰化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生李維漢說,經考據,當年古厝彩繪年代約1923年,
林玉山僅17歲左右,另於門邊彩繪可見「羅山立軒畫」文字,請教藝術史學者,
得知林玉山本名「英貴」,字「立軒」,與林玉山以「立軒」落款的名作〈下山猛虎〉、
〈梅蘭竹菊〉均為同時期,且繪畫筆觸、人物神韻相似,進一步比對後,
確認古厝彩繪出於林玉山之手。
林玉山於1907年日治時期出生於嘉市,擅繪動物,尤擅畫龍虎,並以其膠彩及水墨作品著稱,
1927年作品入選首屆台灣美術展覽會,曾與陳進、郭雪湖被譽為「台展三少年」。
林玉山生平獲獎無數,2004年過世,作品由國立台灣美術館等各大美術館收藏,
2015年作品「蓮池」被文化部登錄為國寶,成為台灣近代畫家首件國寶級畫作。
古厝屋主陳建榮說,先人在梅山開墾已9代,古厝歷史至今有148年,歷經地震、風災,
仍屹立不搖,如今彩繪作品身世之謎揭曉,古厝有傳承的意義,雖已老舊,
他仍居住在內,盼世代傳承保存。
357:美麗島の名無桑
24/04/29 01:17:40.29 .net
秋の外国人叙勲、台湾から林曼麗名誉教授が受章 日台間の文化交流などに寄与
11/3(金) 18:46
政府は3日、2023年秋の外国人叙勲受章者を発表した。台湾からは台北教育大学芸術・造形デザイン学部の林曼麗名誉教授が選ばれ、旭日中綬章を受章した。
林氏は国立故宮博物院院長、台北市立美術館館長、国家文化芸術基金会董事長(会長)などを歴任。長年にわたり、日台間の文化、学術交流や相互理解の増進に寄与してきた。
日本の対台湾窓口機関、日本台湾交流協会は同日の報道資料で、日台関係の発展のために長年にわたり献身的な尽力をしてきた林氏の貢献に衷心の敬意と謝意を表した。
秋の外国人叙勲の受章者は103人。
358:美麗島の名無桑
24/05/11 14:20:53.11 .net
アナザースカイ 俳優で彫刻家の片桐仁が創作のヒントを求め個展を開いた台湾へ!!
5月11日(土)23:00~23:30
俳優片桐仁が、海外で初の個展を開いた場所、台湾を巡る!美食の街で絶品中華に舌鼓!創作のヒントを求め国立故宮博物院&気になる建築を見学!水彩画を完成させる!
359:美麗島の名無桑
24/06/13 22:35:11.76 .net
小池百合子訪台灣形象展 最愛故宮「翠玉白菜」
2023/11/10 19:27
2023日本台灣形象展昨天於東京新宿開幕,日本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
今天前往體驗「沉浸故宮」展區互動裝置,並分享故宮文物中最喜愛「翠玉白菜」。
故宮表示,展覽廣獲熱烈迴響好評。
國立故宮博物院此次於台灣形象展中推出「沉浸故宮:走入畫中」數位展,
展出「走入畫中」、「富春印象」、「國寶新視界」等數位作品,
今天由故宮副院長黃永泰、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董事長
黃志芳接待小池百合子。
故宮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小池百合子沉浸於宋代畫家郭熙筆下的
虛擬山水世界,並分享「翠玉白菜」是她最喜愛的故宮文物,
這次參觀也對故宮的數位作品感到驚豔,留下深刻的印象。
故宮表示,「走入畫中」取自故宮經典畫作宋代郭熙「早春圖」,
透過體感互動讓觀者彷彿走入宋代巨幅山水畫,欣賞畫中點景人物、
宏偉山勢,感受飛鳥遠眺般的視覺體驗。
「富春印象」VR裝置,以故宮「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為底本,
透過AI人工智慧學習繪畫大師梵谷、塞尚、莫內的繪畫風格,
由電腦「繪製」具有歐洲巨匠畫風的「富春山居圖」,
展現東西方跨時空的藝術交會。
「國寶新視界」則以8K高畫質,呈現「早春圖」雪片消融、
草木發枝,一片欣欣向榮的早春氣象。
日華議員懇談會會長古屋圭司則向黃永泰分享當年領軍在日本國會通過
「司法免扣押條款」的往事,重申日本國民對故宮文物展覽的高度期待。
故宮表示,日本台灣交流協會理事長谷崎泰明也到故宮展場感受VR裝置
及富春山居圖AI風格轉換體驗,驚豔於故宮以5G、8K及AI技術呈現故宮文物,
也期待故宮數位成果如台日友好關係,不僅體現在經濟層面,
也能深植於文化及人民情感,為日本民眾帶來科技與文化整合的高感度體驗。
360:美麗島の名無桑
24/06/17 23:59:24.69 .net
故宮北院推「端陽時節」展 分享端午節由來
2024/6/2 17:17
端午節即將到來,國立故宮博物院北部院區應景推出新展
「院藏清代歷史文書珍品—端陽時節」,展出端午相關文物,
並分享端午節由來,端午節當天也將推出掛飾手作體驗活動。
策展人、故宮書畫文獻處副研究員賴玉玲透過新聞稿表示,
「端午」原是指五月開端的「端五」,起源夏、商、周朝的夏至節,
主要意義在於避邪驅疫,並配合節氣、節儀和節物,而有五月節、
重五節、天中節、午日節、端陽節、菖蒲節、浴蘭節、龍舟節、粽子節等別稱。
賴玉玲表示,此次「端陽時節」展覽透過古籍文獻讓民眾認識端午節由來,
追溯夏季毒月驅厄,以及懸掛菖蒲、吃粽子、飲雄黃酒、
賽龍舟等祈福納祥的傳統習俗,同時展出描繪蜀葵、石榴、
粽子或五毒的應景擺設圖畫和器物。
「端陽時節」展分為夏日傳說、重五故事、收藏端陽、天中同樂、鯤島端午主題。
展件包含以端午節別稱「天中」為畫題的「元人天中佳景」,
畫中瓶插蜀葵、石榴、菖蒲等五月花卉,枝梢上繫有香囊,
畫幅上方則有道教靈符與鍾馗畫像,蘊含端午驅鬼迎福寓意。
故宮表示,在端午節10日當天,北部院區將結合「元人天中佳景」畫中元素,
推出「佳景掛天中—來去故宮過端午」掛飾手作體驗活動。
民眾憑當天故宮門票至正館B1兒童學藝中心,即可免費兌換材料,
隨到隨做,數量有限,換完為止。
「院藏清代歷史文書珍品—端陽時節」
展覽即日起於故宮北部院區103陳列室展出至8月25日。
361:美麗島の名無桑
24/06/23 01:25:34.66 .net
出席故宮「無界之涯」特展開幕式 陳揆:呈現大航海時代的臺灣歷史
締造國際文化交流具體成果
日期:112-11-23
行政院長陳建仁23日出席國立故宮博物院
「無界之涯-從海出發探索十六世紀東西文化交流」
特展開幕式時表示,此次特展以16世紀「大航海時代」為主題,
並由國內外12個館所與單位出借寶貴珍藏,讓參觀遊客能夠近距離欣賞
16世紀歷史文物,以及臺灣參與當時全球互動的身影,
進而找尋臺灣在海權時代的地位與角色,可說是故宮作為世界級博物館
所達成國際文化交流具體成果之一。
陳院長表示,今(2023)年3月他曾到故宮出席
「梵蒂岡宗座圖書館暨明清宮廷藏書特展」,對豐富飽滿的藏書記憶猶新,
很高興今日再次前來故宮,參加今年年度大展
「無界之涯—從海出發探索十六世紀東西文化交流」特展開幕式。
陳院長指出,此次特展以16世紀「大航海時代」為主題,透過瓷器、
繪畫、古籍、地圖等文物,述說16世紀人們在無邊無際大海上的活動、
探索與交流,以及大航海時代如何帶動世界經濟與文化交融的巨大變化,
喚起民眾在小說、電影或漫畫看過有關航海、尋寶,甚至海盜故事的回憶,
而這些生動的人物與情節,也帶給大家許多冒險闖蕩海洋與探索世界各地的想像。
陳院長表示,明(2024)年是荷蘭東印度公司在臺南安平建築堡壘、
發展市鎮滿400年,從此次故宮特展的豐富文物可看出,
早在16世紀臺灣參與當時全球互動的身影,
以及與世界各地人們頻繁的交流接觸,不僅能感受當時人們往來於海上的足跡,
也能找尋臺灣在海權時代的地位與角色,並從中汲取經驗與智慧,
進而繼續面向世界,迎接未來挑戰。
陳院長指出,此次展覽除了故宮本身豐富的珍品外,
也借重國內外12個館所與單位鼎力協助,出借寶貴珍藏,
尤其部分珍寶從法國巴黎、荷蘭阿姆斯特丹、日本大阪遠渡重洋到臺灣,
可說是身為世界級博物館的故宮所達成國際文化交流具體成果之一,
相信透過此次難得的展出機會,將能讓所有參觀遊客近距離觀看
與欣賞16世紀的歷史文物。院長也感謝策展團隊辛勞付出,
以及海內外提供協助與合作的單位,並預祝活動順利圓滿成功、大家滿載而歸。
陳院長提到,故宮被譽為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
向來是國內外旅客來臺必訪景點之一。
而故宮北部院區現有建築與設施已陳舊,正館展覽空間現已登錄為歷史建築,
因此行政院投入超過100億元推動「新故宮計畫」,以提升故宮參觀品質、
觀光量能及拓展文化外交;今年7月,行政大樓及圖書館新建工程已上樑,
此為重要階段性里程碑,明年6月竣工後,所有行政人力將集中於山下行政園區,
全力推動整建具現代化博物館規格的第二展覽館(圖書文獻大樓)。
陳院長到場後,手持「無界之涯」手板,與行政院林子倫發言人、
故宮蕭宗煌院長、黃永泰副院長、余佩瑾副院長,以及借展單位、
駐臺代表等貴賓一同合影留念;隨後,院長聽取余副院長及書畫文獻處
蘇峯楠助理研究員說明本次特展背景,並於致詞結束後前往展場參觀亞洲新圖、
沈船文物、隆慶像、安平壺、扇面與扇形盒等國內外館所典藏,
院長也實際操作互動螢幕,了解16世紀「大航海時代」的航行路線與交流活動。